第499章 風雨飄搖
字數:8031 加入書籤
轉眼到了農曆六月初,京城迎來了最熱的時節。
由於是中午,烈日當頭,前門大街上此時一個人也沒有,兩邊店鋪的門也都是虛掩著,蟬鳴聲響成一片。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越近越響,大樹上的蟬都停止了鳴叫。
一騎驛馬疾馳而來,汗流滿麵的驛差不斷揮鞭猛抽胯下的快馬,向紫禁城方向疾馳。
保和殿裏擺了好幾個青銅大冰鑒,一大片白煙嫋嫋升起,使得殿內涼爽宜人。
還是那個巨大的沙盤,內閣五位大學士和兵部左侍郎都來了,卻都默默地站在那兒,沒有一個人吭聲。
甄應嘉被無尚皇欽點入閣,同時兼著吏部尚書。
無上皇背著手在沙盤前來回疾走。
走著走著,無上皇猛地站住了,在沙盤上到處掃視,半晌才煩躁地說道:“羅刹人到底去了哪裏?”
一片沉默。
無上皇眼光向眾人掃去,接著落在兵部左侍郎身上,問道:“羅刹人在哪裏?他們的主力藏在哪裏?”
兵部左侍郎支吾著答道:“大草原上找不到羅刹人,他們或許躲進了陰山裏”
“你怎麽不說他們飛上天了呢?!”無上皇差點氣笑了。
兵部左侍郎撲通一下在沙盤的側邊麵對無上皇跪倒了,把頭緊緊地趴在磚地上。
“哼”了一聲,無上皇轉身走回龍椅上坐下了。
內閣首輔無聲地歎了口,羅刹人率領漠西蒙古諸部和中亞仆從軍在原烏蘭察布盟王庭附近與謝鯨、王子騰率領的官軍主力相遇,雙方展開了一場激戰。
大順的紅衣大炮和後膛自生火銃無人能敵,打得漠西蒙古諸部和中亞仆從軍潰不成軍。
眼看著打不過大順官軍,羅刹人果斷拋棄漠西蒙古人和中亞仆從軍,遁入了大草原深處。
無上皇出了一回神,接著將目光轉向正在另一張書案前整理公文的狀元郎:“給李虎去一道旨意,讓他派人翻越杭愛山,看看羅刹人是不是去了漠北。”
“是。”
狀元郎轉身向椅子走去,眸底閃過一抹意味不明的光芒。
就在這時,掌印太監領著神態驚惶的午門當值大太監走了進來。
掌印太監走到龍椅邊,匆匆地向無上皇請了個安,低聲稟道:“無上皇,南疆八百裏急遞,南安郡王反了!”
軍器局
滿頭大汗的威廉急匆匆向住處走去,不時左右張望,眼中滿是緊張。
走到門前,他四下張望了一輪,這才推開門走了進去。
臥房裏,早已坐在那兒等候的威廉夫人連忙站了起來。
威廉抹了一把臉上的汗:“都準備好了嗎?”
威廉夫人指了指床上的兩個大包袱,答道:“都準備好了。”
威廉:“都說了,隻帶銀票。”
威廉夫人有些不舍地:“這裏麵都是上等的狐皮貂皮,值不少錢呢。”
威廉沒好氣地:“出了軍器局就有搜查,怎麽解釋?”
威廉夫人猶豫了一下,問道:“是不是與他們說一聲?”
威廉:“漢人有句俗話‘死道友不死貧道’,通知他們,咱們就走不了了。”
威廉夫人輕輕歎了口氣:“好吧。”拿起身旁的荷包,隨威廉走了出去。
古木參天,雜草叢生,陰森森地連陽光也照不進來。
誰也不會相信,這裏曾經是北靜王府的後花園。
一身粗布長衫的楊啟隆走到林子邊,望著荒涼的後花園,眼中滿是傷感。
後花園一片沉寂,偶爾從樹林中傳出一兩聲怪鳥的叫聲,益顯陰沉瘮人!
這時,楊啟隆身後傳來走步聲,循聲望去。
一個穿著粗布短褂的壯漢拿著一個信封走了過來,向楊啟隆一揖:“楊管家,這是那邊送來的一封信。說是事關重大,請您即刻拆看。”說著將那封信遞給了楊啟隆。
楊啟隆接過那封信,拆開封口展看,先是一驚,接著激動起來,把信一攥,“好,南安郡王好樣的!”
然後對那壯漢說道:“你即刻動身,務必在十天內趕到漠北,告訴教主,就說老皇帝猜到了,讓教主領著教中兄弟和羅刹人立刻退到漠北深處,躲避大順官軍的搜尋。”
那壯漢:“是。”
楊啟隆將那封信折好,遞給他:“將這封信交給教主,告訴教主,我去遼東了。”
那壯漢接過信大聲答道:“是。”轉身大步離去。
楊啟隆興奮地拍了拍手,若是能說服福康安一起攻打大順,成功的機率就更大了!
南北東三個方向同時開戰,耗也能把大順耗死!
想到這裏,楊啟隆眼中一陣陣閃出光來,這次一定能滅掉大順!
六月中旬,卯時初天就亮了。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迎來的必然是朝中勢力的洗牌,鈕鈷祿氏在政變中給了福康安非常大的支持,自然受到了豐厚的封賞。
鈕鈷祿氏一門雙國公、雙大學士、雙軍機大臣,一躍成為頂級豪門,成了盛京城新貴。
和珅現在是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總官內務府大臣兼戶部尚書,一等忠襄公,賞穿四團龍服、戴三眼花翎!
其子豐紳殷德因獻門有功,指為十公主之額駙,在禦前行走,賞穿貝子服飾。
和琳為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鑲黃旗副都統,一等超勇公,同樣賞穿四團龍服、戴三眼花翎!
和珅成為領班軍機大臣之後,非但沒有張狂得意,反倒越來越謹慎小心。在同福康安相處的過程中更是小心翼翼,加上他與福康安有救命之恩,很快成為了福康安的親信,深受他的喜愛。
福康安新膺大寶,勵精圖治,卻因缺乏帝王教育鬧出了不少笑話,好在有和珅替他擦屁股。
於是,和珅每天都要在辰時初趕到皇宮,隨時聽候福康安傳喚,與他提前商議朝廷的大事。
外罩四團龍服,頭戴寶石頂子三眼花翎頂戴的和珅從客廳走了出來,院子裏那頂八抬大轎立刻傾在那裏,劉全將轎簾撩開了。
和珅慢慢走到了大轎邊,對劉全說道:“小廚房新做的糕點不錯,給康王送些過去。”說罷,走進了轎子。
另一邊,福康安也早已起來了,這會兒正坐在禦案前翻閱公文。
幾縷晨曦透過窗戶射到了禦案上,福康安站了起來,低著頭吹熄了禦案上的蠟燭,伸了個懶腰。
這時,管事太監輕步走了進來,向福康安稟道:“萬歲爺,和中堂來了。”
福康安:“讓他進來吧。”
管事太監:“嗻。”答著退了出去。
稍頃,和珅走了進來,跪下:“奴才恭請聖安。”
福康安:“起來吧。”
和珅叩了個頭站了起來。
福康安:“給你看個東西。”說著,從公文堆裏抽出一張信箋遞給和珅。
和珅接過一看,頓時吃了一驚。
福康安笑了:“倘若南安郡王真的起兵造反了,這還真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和珅將那張信箋放回禦案上。
福康安接著說道:“南安郡王不是水溶那個廢物,南疆軍更不是白蓮教那群烏合之眾,就算因為內部火並損失慘重,也有很大的機率擊敗雲集在雲貴的大順官軍。”
和珅點了點頭。
福康安:“朕決定了,與水溶的使者簽訂盟約,一起進攻大順,覆滅大順至於瓜分大順,嗬~~”
和珅笑了一笑,輕聲說道:“和親王爺的大軍隨時可以向退到遼西走廊的漢人軍隊發起進攻”
福康安將手一抬:“不,朕要看看南安郡王能鬧到什麽地步,他要是能打到長江,咱們就出兵響應。”
頓了頓,“在這之前,咱們要再向那個老東西多要些糧食。”
和珅眼睛一亮,笑著點了點頭。
福康安:“告訴那個老東西,再送十萬石稻米來.”說到這裏,他默了一下,“朕承諾,讓康王夫婦回京城過中秋節。”
和珅怔了一怔,小心翼翼地問道:“萬歲爺,您真打算放康王回去?”
福康安冷笑道:“朕會親自送他回去的。”
和珅明白了。
福康安踱到窗邊,望著窗外的天空:“再從朝鮮征召仆從軍,朕要組建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
和珅大聲答道:“嗻!”
離中秋節越來越近了,然而京城沒有半點過節的喜慶氛圍,雖然街頭巷尾掛上了大紅燈籠,卻掩蓋不住一股緊張和不安的氣氛。
還不到九月,秋風已有了蕭瑟之意,大樹上許多葉子還沒有黃便紛紛飄落下來。
一輛十分普通的馬車駛進了西城,在魯國公府門前停下了,趕車的少年插了馬鞭,從轎廂前跳了下來,搬下他坐的那條矮凳放在車把邊,撩開了車轎簾:“姥姥,國公府到了。”
一個老婦人從轎廂出現了,雖然老了許多,依然能看出,她是劉姥姥!
那少年攙著她踏著矮凳走下了馬車。
這時,管事的從側門裏走了出來,笑著說道:“姥姥來了。”又望向那少年,“喲,板兒又長高了!”
劉姥姥滿臉堆笑:“快過節了,給太太送些新鮮的瓜菜和自己晾曬的幹菜。”
管事笑道:“二門上一早就交代過了,你老請進去吧。”
劉姥姥笑著應聲,又囑咐板兒幾句,進門之後就輕車熟路的往後院走去。
逢年過節,劉姥姥都要親自來一趟,送上節禮和自家地裏的新鮮瓜菜。
這次來李家,劉姥姥還有兩件事要辦,一是打探消息,二是看看有沒有能幫到李家的地方。
自七月中旬,京畿及周邊幾個省到處都在征兵,特別是京畿,青壯年幾乎被抽調光了,再這麽下去,今年的秋收就成了大問題。
李家莊子多地多,莊子上的青壯被抽調走了,靠著那些老弱婦孺無法將地裏的莊稼收上來。
劉姥姥跟板兒他爹商量了,請村裏的鄉親幫李家把西山別院的莊稼收了,順便打聽消息,問問需不需要進京避一避。
林黛玉此時正站在李虎書房那副巨大的軍事地圖前,翻閱著手中的邸報,不是將目光投向牆上的地圖。
看罷,林黛玉輕歎了口氣,僅一個多月,大順就狼煙四起,東西南北都在打仗,且越打越大,到處都在向朝廷要援兵。
特別是江南,南疆一戰,朝廷會集的十餘萬官軍一戰而潰,叛軍一路勢如破竹,橫掃雲貴,不到一個月就攻入了湖南,直逼長江天險。所過之處,官軍望風而降。
有傳言,南安郡王麾下的兵馬可能超過了三十萬!倘若讓他成功北上,攻入中原,後果不敢想象。
李虎那邊也打起來了!
南安郡王擊敗官軍的消息傳到京城,朝廷立刻抽調京營主力入關,任命謝鯨為新任京營節度使,與王子騰一起統帥京營南下平定叛亂。
沒了京營主力,李虎麾下隻剩下了五六萬人,好在紅衣大炮帶不走,全部留了下來。
見京營南撤,一直躲在漠北深處的羅刹人跳了出來,在漠北蒙古人和白蓮教餘孽的配合下,先後攻破了陰山六鎮中的兩座軍鎮。
現在與李虎的大軍在武川附近殺的難解難分。
聽說漠南蒙古人也加入了進來,大有一口吞沒李虎部人馬的架勢!
遼東的女真韃子也是躍躍欲試,一邊會集大軍,一邊襲擊遼西走廊的官軍,隨時都有可能對大順宣戰。
一早粵海將軍府送來了八百裏加急,南洋那邊也打了起來,西夷人截斷了朝廷的海上糧道。
粵海將軍此刻正率領著水師艦隊與西夷人的聯合艦隊在海上搏命。
一瞬間,好像全世界都對大順充滿了惡意,合起夥來欺負大順。
林黛玉明白,如果這一仗打敗了,大順將會四分五裂,甚至是直接亡國!
走到李虎的書案前坐下,林黛玉皺起了眉頭。
她心中有兩個疑惑,一個是陳強,他是李虎一手調教出來的。以他的能力,就算敵不過南安郡王,也不至於敗得如此慘烈,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雲貴總兵全部戰死,自己也至今生死不明。
這一戰不僅讓叛軍士氣大振,還讓南安郡王得到了數萬精銳,實力大增。
林黛玉懷疑這裏麵另有陰謀!
還有就是李虎,她仔細琢磨過,以李虎的能力,以及官軍的戰力,他完全有機會迅速擊敗羅刹人的聯軍,但他卻一直按兵不動,任由對方調兵遣將。
李虎想幹什麽?一戰蕩平羅刹人、漠北蒙古人和漠南蒙古人?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所有的麻煩?他就不怕撐破了肚子?!
林黛玉略想了想,取過一張空白信箋,拿起筆寫了起來。
這時,外麵響起了紫鵑的聲音:“姑娘,劉姥姥來了。”
林黛玉沒有抬頭仍在揮筆疾書,隻是習慣地應了一聲:“嗯。”
這是李虎的內書房,紫鵑不敢進來,隻能在外麵等待。
寫完後,林黛玉又拿起信箋吹了吹,待墨跡幹了,這才裝進信封封好,接著起身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