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9章 當年的經驗教訓

字數:4335   加入書籤

A+A-


    葉如雲,程奎要級別有級別,要背景有背景,投到霍飛燕門下,完全可以理解。
    但宋思銘隻是一個副科級的秘書,靠山還倒了,這種情況下,還能得到霍飛燕的青睞,簡直就是奇跡。
    要知道,想讀霍飛燕在職研究生的廳級幹部,都數不勝數。
    “看來宋思銘還是有點兒東西的。”
    原本,某些人隻是因為宋思銘有可能掌握著曾學嶺留下的U盤,才對曾學嶺另眼相看,但現在,忽略那個U盤,他們開始重視宋思銘本身。
    見所有人都看向自己,宋思銘還真有些許尷尬。
    關於讀霍飛燕在職研究生這事,是霍飛燕主動提出來的,當時,宋思銘屬於勉強答應,而且什麽手續都還沒辦。
    大庭廣眾之下,霍飛燕把他和葉如雲,程奎並列,宋思銘底氣著實不太足。
    “思銘雖然年輕,但是有闖勁兒,希望各位領導多給他一些機會。”
    而接下來,霍飛燕更是公然給宋思銘拉起“選票”。
    青山市的這些市領導,自然要給霍飛燕麵子。
    “霍教授的高徒,能力毋庸置疑。”
    “我和小宋幾年前就認識了,他應該擔更重的擔子。”
    “如果小宋不嫌棄的話,我這倒是有個合適的位置。”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向宋思銘拋出橄欖枝。
    是個人都能聽出來,霍飛燕對宋思銘格外重視。
    以前,他們對宋思銘的態度,多是敬而遠之,可隨著宋思銘身份的轉變,敬而遠之變成了多親多近。
    宋思銘又不傻,敏感地感知到大家態度的變化。
    很明顯,他低估了霍飛燕在幹部群體中的影響力,隻是,霍飛燕這麽不遺餘力地幫他架橋鋪路,宋思銘還是有些無法理解。
    畢竟,他和霍飛燕,滿打滿算,這才是第二次見麵。
    “難道是王叔?”
    宋思銘突然想起了王宇堂。
    這麽多年了,王宇堂與他不似親人,勝似親人,每年過年,宋思銘都要回福利院一趟,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王宇堂。
    而王宇堂和霍飛燕,肯定有著一段不同尋常的過往。
    從霍飛燕得知王宇堂的下落,連夜去找王宇堂,便能窺探出一二。
    所以,宋思銘高度懷疑,是王宇堂和霍飛燕見麵後,特意提起了他,這才使得霍飛燕對他愈發親近。
    宋思銘能大概猜出是怎麽回事,但程奎,葉如雲猜不出來。
    特別是程奎。
    宋思銘和霍飛燕第一次見麵,還是在他組織的飯局上。
    除了多年之前,宋思銘報了霍飛燕的研究生,卻放了霍飛燕鴿子這一項,宋思銘和霍飛燕之間,再無交集。
    理論上,霍飛燕不該為了宋思銘,和青山市的這些領導,說這麽多話。
    知道的,宋思銘是霍飛燕的學生,不知道的,還以為宋思銘是霍飛燕的兒子呢!
    程奎現在能做的,也隻有羨慕嫉妒恨。
    該說的說了,不該說的也都說了,霍飛燕把能做的都做了,之後,她和大家揮手告別。
    宋思銘,葉如雲,程奎想送霍飛燕,但被霍飛燕拒絕。
    孤身一人出了醫院,一輛黑色的轎車,停在霍飛燕麵前。
    霍飛燕拉開副駕駛的車門,坐了上去。
    主駕駛是王宇堂。
    “我跟梁秋香都交代好了,思銘的仕途,很快就能走上快車道。”霍飛燕對等候已久的王宇堂說道。
    “這真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王宇堂持懷疑態度。
    其實,當年,宋思銘考上公務員,向他報喜的時候,他就勸過宋思銘,希望宋思銘能放棄進入體製。
    宋思銘的身份特殊,進入體製,暴露的風險會增大,不如做個邊緣人,安安穩穩地過完這一生。
    霍飛燕卻是完全不同的想法。
    “以思銘的能力,即便我不幫他,他有朝一日也會走上高位,既然如此,還不如在後麵推他一把,讓他飛得更快更高,隻要他能在沒有暴露前,站到一定的高度,也就安全了。”
    霍飛燕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
    王宇堂聽完若有所思。
    不得不承認,搞理論研究的人,邏輯思維更為縝密。
    比起他的“縮頭烏龜”式打法,霍飛燕的“拔苗助長”式,顯得更為激進,但成功後,也會一勞永逸。
    “不要忘了當年的經驗教訓。”
    霍飛燕接著說道。
    “當年的經驗教訓……”
    王宇堂明白,霍飛燕說的是宋思銘的父親。
    假如當年,宋思銘的父親,已經站到了一定的高度上,相信那些人也不敢動他。
    很多時候,人們喜歡講生命平等,但現實是,生命很難平等,副科級的宋思銘,很容易出意外。
    但到了副廳級,副部級,出意外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因為讓一個副廳級,副部級出意外,成本會非常高,高到會把自己乃至全家搭進去。
    “看來,我得聯係聯係我當年那些戰友了。”
    有了新的方向,王宇堂茅塞頓開。
    從今天開始,他將不再是福利院的雜工。
    醫院內。
    感慨宋思銘又有了新靠山的同時,青山市這些市領導,陸續走進病房,探望病榻之上的梁秋香。
    在他們看來,比靠山,江北省,乃至全國,都沒有幾個人的靠山,比梁秋香硬。
    殊不知,梁秋香早就因為一個男人,與所謂的靠山斷絕了關係。
    當然,僅是作為團省委書記,梁秋香也足以讓青山的大小官員前來探望,要知道,她是在青山出的事,青山很難撇清責任。
    如果梁秋香非要追究責任的話,把青山主管交通的副市長撤掉,都屬正常。
    畢竟,高速公路塌方,可以算天災,也可以歸為人禍,隻要能確認養護巡查不到位,主管領導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隻不過,梁秋香也沒打算追究到底。
    因為,很快,她就會來青山,與今天見過的這些人,成為同僚。
    省城。
    永壽市委書記邱景陽,已經在省城呆了整整一周。
    最開始,他樂觀地認為,自己永壽市委書記的任期一滿,就能再上一步,成為江北省排名最後的副省長。
    然而,真正運作起來,卻發現難上加難。
    他的老領導,已經徹底退休,影響力迅速衰退,即便有心幫他,也是有心無力,所以,他必須再過渡一步。
    而這個過渡,就是青山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