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90章 二次加工

字數:4933   加入書籤

A+A-


    “原來宋鄉長是這麽出名的。”
    葉如雲在旁邊“偷看”了一會兒,直接就笑出了聲。
    “有點兒尷尬啊!”
    宋思銘幹咳著回應。
    “習慣了就好了。”
    葉如雲安慰宋思銘。
    “習慣了就好了……”
    宋思銘分分鍾明白了葉如雲的意思。
    江北日報的視頻賬號,此前一直都是不溫不火,如今,終於找到了流量密碼,肯定會再接再厲。
    繼續以他為主題進行視頻創作。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宋思銘隨手刷新了一下頁麵,江北日報的主頁上,就又多了兩個視頻,還是以他的頭像為封麵,還是同類型的鬼畜視頻,隻是配樂和台詞改了改。
    “你可以考慮收版權費了。”
    葉如雲說道。
    “我倒是想收,可也得敢啊!”
    宋思銘苦笑道。
    江北日報可是省直機關報,標準的正廳級架構,他一個小鄉長,都不見得能進江北日報的大門。
    “要不讓我爸跟他們打聲招呼,讓他們別可著你一個人薅了?”
    葉如雲擔心宋思銘承受不住這種程度的惡搞,試探著問宋思銘。
    “別。”
    “好多人想要這種機會還找不到呢!”
    宋思銘毫不猶豫地拒絕。
    “你不怕對你高大上的形象造成負麵影響?”
    葉如雲又問宋思銘。
    “幾個搞笑視頻,能有什麽負麵影響?”
    “而且,我也不需要高大上的形象,高大上就意味著高高在上,那可就脫離群眾了。”
    宋思銘說道。
    剛說完,他的電話就響了。
    電話是龐蓓蓓打來的。
    不用接,宋思銘都能猜到龐蓓蓓打電話的目的。
    “宋鄉長,您還在王寨鄉嗎?”
    “報社的領導,覺得我們前兩天拍攝的素材有點少,想讓我們再補拍一些。”
    電話接通後,龐蓓蓓說道。
    “實在不好意思,我現在在江台機場,要去京城呆幾天,差不多正月初六才能回到王寨鄉。不過,王寨鄉政府有人值班,你們拍攝視頻素材的話,直接過去就行。”
    宋思銘對龐蓓蓓說道。
    “可領導的意思,主要還是拍攝宋鄉長你。”
    龐蓓蓓解釋道。
    “但我現在實在回不去。”
    宋思銘很想配合龐蓓蓓,可現實情況不允許。
    “明白了,我跟領導匯報一下。”
    龐蓓蓓也沒辦法勉強宋思銘,隨後就掛了電話。
    龐蓓蓓之後,宋思銘又陸續接到一些其他人的電話,比如青山文旅局局長張孝儒,再比如瀾滄縣常務副縣長陳煌。
    他們也都刷到江北日報的視頻了,建議宋思銘利用好當下的熱度,為青山和瀾滄的對外宣傳,添一把火。
    宋思銘也知道,這是一次免費宣傳的大好機會,利用好了能省下一大波的宣傳費用和一大波的人情。
    但考慮到,江北日報發布的視頻,還有繼續發酵的可能,熱度還沒有達到最高,宋思銘準備幾天後,再公開發聲。
    那樣,效果應該會更好。
    與此同時。
    江北日報大廈。
    九樓。
    新媒體運營部。
    一幫人看著後台不斷攀升的數據,喜笑顏開。
    正月初一早八點的時候,江北日報各短視頻平台的粉絲數量加起來是一萬五千多。
    如今單是一個逗音平台,就突破了二十萬,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
    也就是說,他們隻用了一天,就超額完成了上級領導交給他們的漲粉十萬的任務。
    原本大家對於過年被拉過來加班,頗有怨言,但現在,一點兒怨言都沒有了。
    這可是貨真價實的成績。
    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必然是升職加薪。
    一想到升職加薪,大家的幹勁兒更足了。
    “繼續,繼續。”
    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招呼大家回到各自的崗位上。
    “領導,沒有視頻素材了。”
    “能用的視頻素材都用了。”
    剪輯組組長說道。
    雖然,鬼畜視頻看起來就是一段視頻不斷重複,但他們已經連發了七十多個作品,那就是七十多段視頻。
    實在是找不出和宋思銘有關的素材了。
    事實上,龐蓓蓓和呂岩提供的視頻素材,就不是以宋思銘為核心。
    展現拜年的那一部分素材,都是全景,甚至連一個宋思銘的特寫都沒有。
    他們作為作品封麵的宋思銘頭像,都是通過技術手段,把全景視頻放大,再單獨截取出來的。
    “素材一會兒就到,我已經聯係了駐青山的記者,讓他們抓緊時間補拍視頻素材,而且是這次要圍繞著宋鄉長來拍。”
    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說道。
    “這樣最好。”
    剪輯組的人員連連點頭,然後就是等米下鍋。
    可不一會兒,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就接到了龐蓓蓓打來的電話,龐蓓蓓在電話裏,將實際情況作了說明。
    告知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宋思銘已經不再王寨鄉,去了京城。
    “補充的視頻暫時沒有了。”
    接完電話,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如實對大家說道。
    “沒有了?”
    “沒有了怎麽幹活啊?”
    “駐青山的記者,就不能加加班嗎?”
    部門內的人員抱怨起來。
    “不是記者的問題。”
    “是宋鄉長休假去外地了,沒辦法配合拍攝。”
    “預期三四天之後才能回來。”
    負責人解釋道。
    “那這三四天怎麽辦啊?”
    “好不容易摸到門道,總不能停更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
    “停更肯定是不行的。”
    江北日報的視頻賬號漲粉這麽快,量大管飽,也是一個關鍵,突然停了,大好的趨勢就被破壞了。
    他想了想,說出解決方案:“剛才,駐青山的記者跟我說,宋鄉長之前在網上,已經小火過一次了,當時是在服務區冒著危險救人,網上有很多不同視角的救人視頻,大家把相關視頻找出來,二次加工一下。”
    “這行嗎?”
    大家持懷疑態度。
    “有什麽不行的。”
    “宋鄉長這個IP已經起來了,我們不深挖宋鄉長的過去,網友也會深挖。”
    “而且,我們是黨媒,服務區救人的視頻加工出來,也更符合我們的宣傳導向。”
    “就這麽幹了!”
    新媒體運營部的負責人直接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