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44章 重啟調查

字數:4506   加入書籤

A+A-


    “鄭元吉……”
    鄭元吉參與其中,宋思銘並不意外,因為,在競爭青山醇商標的時候,鄭元吉就是王培基的支持者。
    而且,鄭元吉與潘建國,本身就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哪怕沒有王培基,鄭元吉也不會坐視潘建國的青山醇酒廠做大做強。
    但要說鄭元吉是這次網絡舉報事件的幕後主使,宋思銘不太相信。
    鄭元吉能一步步走到市國資委主任這麽重要的位置上,政治敏感性肯定是有的,他應該很清楚,事情鬧那麽大,會是什麽後果。
    “況縣長,我覺得,還是要用證據說話。”
    “有些違法犯罪分子為了減輕罪責,最喜歡拉其他人下水,公安機關不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宋思銘在電話裏,對況大誌說道。
    “明白了。”
    況大誌瞬間明白了宋思銘的意思。
    宋思銘不想事態擴大化。
    對況大誌來說,這是好事。
    畢竟,鄭元吉的級別在那擺著,他一個副縣長兼縣局局長,真去查鄭元吉,沒準就得把自己搭進去。
    掛了況大誌的電話,宋思銘又有點兒睡不著了。
    這次的事,可能和鄭元吉沒關係,但不代表鄭元吉就沒問題。
    鄭元吉想方設法給潘建國製造障礙,透露著做賊心虛,宋思銘不相信,一個一清二白的人會那麽在意,十幾年前,被潑的一盆髒水。
    第二天一早。
    宋思銘想了又想,還是撥通了市紀委副書記王振的電話。
    早在剛剛認識潘建國的時候,宋思銘就把潘建國保存已久的那張照片,交給了王振,希望王振能循著那張照片,發現鄭元吉違法違紀的線索。
    但年前的時候,王振反饋,照片中的別墅,跟鄭元吉沒有任何關係。
    同時,針對鄭元吉的調查,已經被市紀委書記許滄海叫停。
    不過,節後上班的第一天,許滄海就調走了。
    青山市紀委書記,已經換成原省紀委常委,第三督導組組長饒立言。
    重啟調查的條件,已然成熟。
    電話通了以後,宋思銘還沒來得及提鄭元吉的事,王振便先行問候起宋思銘,“雨過天晴的感覺怎麽樣?”
    宋思銘自然明白雨過天晴是什麽意思。
    從前天晚上到昨天晚上,對他來說,確實是滂沱大雨,王培基和梁洪芳的舉報視頻,所引發的輿論,讓他坐立難安。
    好在,關鍵時刻,有貴人相助,讓這場大雨化為無形。
    “以後,還是要低調一些,人紅是非多啊!”
    宋思銘自嘲地回應王振。
    “有些時候,不是想低調就能低調的。”
    “省市兩級的媒體采訪你,你能不接受?”
    王振說道。
    “確實沒辦法拒絕。”
    宋思銘感慨著說道。
    現在是一個唯流量論的時代,各級單位、部門,也不能免俗。
    這次的舉報事件,讓他的熱度來到了一個新高度,他有預感,江北文旅,江北日報,會更加賣力地宣傳他,以獲取更多的流量。
    “你給我打電話,是不是想問鄭元吉的事?”
    隨後,王振主動問宋思銘。
    “對。”
    宋思銘回答道。
    “市紀委已經重啟了對鄭元吉的調查。”
    王振說道。
    “什麽時候重啟的?”
    宋思銘問道。
    “饒書記上任的第一天。”
    王振回答道。
    “饒書記上任的第一天?”
    “是有新線索了嗎?”
    宋思銘又問。
    “是,有人把舉報信寄到了督導組。”
    “舉報信裏說,鄭元吉有一個私生子,從小在國外讀書,期間所有費用,都由鄭元吉提供。”
    “前年,他這個私生子大學畢業,跟人合夥開公司,被騙了上千萬,之後沉迷於炒虛擬幣,又賠了不少。”
    “另外就是綠景莊園的別墅,十幾年前,鄭元吉確實在綠景莊園買了一套別墅,隻不過是以他那個私生子的名義買的,由於不知道兩者的關係,所以,之前的調查,才沒有查出結果。”
    王振介紹情況。
    “這麽看來,鄭元吉沒少貪啊!”
    出國留學的費用可是很高的,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十幾年的時間,沒有一千萬,絕對下不來。
    再加上,被騙的錢,炒幣賠的錢,如果舉報屬實的話,鄭元吉光是在他那個私生子身上花的錢,就得三千萬以上。
    “目前已經固定了一部分證據,預計下周,就會對鄭元吉采取留置措施。”
    “接下來一段時間,還會有一大批處級,副處級幹部被查。”
    王振繼續說道。
    “一大批?”
    “看來饒書記是帶著尚方寶劍來的。”
    宋思銘馬上明白,省裏安排饒立言,以督導組組長的身份到青山市督導,再轉任青山市紀委書記的深意。
    “確實是帶著尚方寶劍來的。”
    “目前,市紀委辦案高度獨立,不會提前跟任何人,任何部門打招呼。”
    王振說道。
    理論上,紀委就應該獨立辦案,不打招呼,但在過去的實踐中,卻並非如此。
    以調查鄭元吉為例,過去會跟分管副市長打招呼。
    本意是讓分管副市長有所準備,以免影響後續的工作安排,可實際上,卻是給違法違紀分子,留出了操作的時間和空間。
    多年前,市紀委就調查過鄭元吉,也是先跟鄭元吉的分管領導打了招呼。
    然後,分工領導就告訴了鄭元吉,鄭元吉一頓操作,最後直接屁事沒有,後續,更是步步高升,成為市國資委主任。
    “王書記應該沒有離開市紀委的打算了吧?”
    宋思銘問及王振個人。
    “沒有了。”
    “那麽多活等著我幹,怎麽能離開呢?”
    王振哈哈笑道。
    前紀委書記許滄海處處打壓王振,每次功勞沒有王振的,背鍋王振排第一。
    特別是那次給陳輝背鍋,讓王振心灰意冷,萌生了離開市紀委的想法。
    不過,許滄海一走,他的境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於辦案經驗豐富,新紀委書記饒立言上任第一天,就對王振委以重任,包括鄭元吉在內的數個重要案件,都由王振負責。
    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王振又怎麽可能舍得離開市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