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84章 京城的朋友

字數:4350   加入書籤

A+A-


    這段時間,豐瑞國際確實開始了運河景觀帶的招商。
    運河景觀帶這個項目最後能不能賺錢,招商質量與招商數量,至關重要,隻有大量優質商家入駐,項目才能真正的火起來。
    不過,由於項目剛剛開始建設,地基還沒打好,招商廣告打出去之後,並沒有收到太多反饋。
    絕大多數商家,都還處在觀望狀態。
    這讓歐陽瑞很是著急。
    盡管,項目資金問題,他已經通過財富寶解決了,但是,財富寶的利息,比起銀行的利息是要高出一截的。
    歐陽瑞非常希望,能夠迅速完成招商工作,利用商戶的定金,來衝抵多出來的那一部分利息。
    但這需要一個有足夠知名度,足夠分量的商戶,跳出來,打破僵局。
    頤和酒店無疑完美契合上述條件。
    酒店可是重投資,特別是像頤和酒店這種五星級酒店,一租就是一整棟大樓,還要加上後期的裝修,一個五星級酒店,想投入使用,至少要上億資金。
    這意味著,頤和酒店入駐,對於其他商戶的帶動作用,會非常巨大。
    其他商戶肯定會這麽想:頤和酒店上億都投了,證明對運河景觀帶有絕對信心,我們這幾十萬,幾百萬,有什麽不敢投的?
    所以,在頤和酒店之後,招商工作必然會迎來一波大的高潮。
    宋思銘在這時候,把頤和酒店送上門,無異於雪中送炭。
    歐陽瑞自然要給出最為積極的回應。
    而歐陽瑞的反應,也完全在宋思銘的預料之中。
    至於之前,頤和酒店方麵說,去豐瑞國際,都沒能見過歐陽瑞,宋思銘覺得,大概率是前台,都沒有把頤和酒店主動接洽的事,報告給歐陽瑞。
    通過上一次的項目協調會,宋思銘已經發現,豐瑞國際就是一個草台班子。
    特別是主管日常工作的副總沈光豪,一點開發經驗都沒有,估計,沈光豪都不知道一個五星級酒店對運河景觀帶的重要性。
    故而,頤和酒店的事,到沈光豪那,就停下了。
    “那明天中午吧,地點的話,就在頤和大酒店。”
    宋思銘直接就確定了時間,地點。
    “沒問題,我準時到。”
    歐陽瑞回應道。
    而後,宋思銘又給運河開發公司的總經理邊泰和打電話,通知邊泰和明天中午,抽出時間,參與洽談。
    盡管,運河景觀帶的招商決定權,已經不再運河開發公司手裏,但運河開發公司終究還是運河景觀帶的股東,該參與還是要參與一下的。
    最後,宋思銘給聶有才回電話。
    讓聶有才明天中午在頤和酒店擺一桌,邊吃邊談。
    “好,好。”
    對麵的聶有才喜出望外。
    掛了電話,第一時間,向小李總李榮凱匯報,聽到終於可以和豐瑞國際的負責人見麵了,李榮凱懸著的心,也是徹底放下了。
    這段時間,父親李雙星給了他很大壓力,甚至放出狠話,運河景觀帶分店拿不下,就會免掉他的總經理。
    曾幾何時,李榮凱是不想接班的。
    可真正進入接班流程後,當上頤和集團的總經理之後,他又喜歡上了這種前呼後擁的感覺。
    所以,才又把壓力下放給副總聶有才。
    聶有才也算不負他的期望,終於讓他見到了光亮。
    “明天中午這頓,一定要按最高標準來。”
    李榮凱叮囑聶有才。
    “但是,宋局長那邊可是不太喜歡鋪張浪費。”
    聶有才提醒李榮凱。
    “這樣嗎?”
    想到之前,直接給宋思銘送錢,根本送不出去,李榮凱馬上改變主意,“那就搞得簡單一點,一切以宋局長為主。”
    現在,李榮凱也已經看明白了。
    在青山,無論你是什麽人,都得給宋思銘麵子。
    頤和酒店入駐運河景觀帶,能否成功,宋思銘起決定作用。
    既然宋思銘起決定作用了,那肯定得按照宋思銘的喜好來。
    “好的。”
    聶有才連連點頭。
    印象中,這還是李榮凱第一次聽勸,也算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了。
    王寨鄉。
    宋思銘給聶有才打完電話,想了想,覺得明天中午的洽談,還是再帶上市文旅局局長張孝儒比較好。
    盡管,張孝儒從不插手運河景觀帶的事,一切都讓宋思銘做主,但是,對於一把手的尊重,還是要有的。
    不能他們這邊把事情定下來了,作為一把手的張孝儒卻什麽不知道。
    電話接通,將頤和酒店計劃入駐運河景觀帶的事一說,張孝儒也是舉雙手支持。
    “頤和酒店是咱們青山的老牌酒店了,入駐運河景觀帶之後,完全可以成為運河景觀帶的又一地標。”
    張孝儒這個一把手也不是白當的。
    考慮問題,非常全麵。
    直接就上升到品牌和地標的高度。
    這和宋思銘的想法不謀而合。
    運河景觀帶主打的是青山文化,青山特色,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宋思銘才極力推進頤和酒店入駐運河景觀帶。
    真把頤和酒店,換成那種國際五星酒店,反而是和運河景觀帶的主題格格不入。
    “張局,明天中午,你到場,幫著把握一下大方向。”
    宋思銘隨後邀請張孝儒。
    “我就不去了。”
    “有你把關就可以了。”
    張孝儒覺得這種事,有宋思銘在就足夠了,他去了也是在旁邊聽著,起不到什麽實質性的作用。
    “而且,我明天中午已經有安排了。”
    “有個京城的朋友,要在青山,搞一個旅遊公司,想讓我幫著參謀參謀。”
    張孝儒又對宋思銘說道。
    “京城的朋友,旅遊公司……”
    “如果有需要我配合的地方,隨時告訴我。”
    宋思銘馬上說道。
    “沒準還真得麻煩你,等明天我們談完了,看看具體情況再跟你說。”
    張孝儒回道。
    他那個朋友,完全是慕名而來。
    而慕的就是宋思銘的名。
    旅遊公司也是想開在王寨鄉。
    不過,電話裏沒說具體的細節,所以,張孝儒也就沒有急著安排自己的朋友與宋思銘見麵,等他把朋友的想法,都了解透徹了,再安排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