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陛下,天家總是不一樣的!

字數:5674   加入書籤

A+A-


    農曆九月已是深秋。
    金陵城雖地處南方,卻也已漸漸有了幾分寒意。
    亭院裏不知何時起了微風。
    吹動著一旁的樹葉,輕輕搖晃,微微作響。
    給肅靜冷漠的氣氛帶來了幾分似冷還寒的生氣。
    那原本濃得化不開的殺機,轉瞬間便又消失在無形的風中。
    來得快,去得也快。
    老朱的神色恢複如常,再無喜怒衰樂。
    楊士奇身形紋絲不動,目不轉睛,麵不變神,微微低著頭,仿若對剛才驟然暴發的殺機毫無察覺。
    老朱淡淡問道:“熥兒可是有什麽發現嗎?”
    “沒有!”楊士奇搖頭道:“殿下不願再追查下去,也不願有任何發現。”
    “就此打住,才是殿下心中所願。”
    老朱看著他,突然怒道:“咱最疼愛的孫兒,被人行刺了。”
    “就這樣不聞不問,不追查了?”
    “那咱還算是皇帝嗎?”
    “還算是九五至尊嗎?”
    楊士奇隻是垂頭,目光盯著地板,一轉不轉,更不應聲。
    老朱餘怒未消,大聲咆哮。
    “若是連堂堂皇孫,咱親封的吳王,被人刺殺,都這樣不了了之。”
    “那天下百姓有冤屈,誰還能幫他們出頭呢?”
    “堂堂大明朝廷,連給吳王追查真凶都做不到,還能幫百姓做什麽嗎?”
    “熥兒年齡尚輕,不知道這其中的輕重。”
    “你從小飽讀聖賢書,寫得一手錦繡文章,道理說得頭頭是道,難道連這一點都不懂嗎?”
    楊士奇再不敢坐著了。
    連忙將身體移開坐椅,跪了下去,磕頭拜首道:“陛下,草民以為,此事或許就是樸家的人喪心病狂,報複吳王殿下。”
    “畢竟,樸家全家男女老少皆被殺,若有流落在外的餘孽,因此而對殿下恨之入骨,不顧生死,定要刺殺殿下,亦屬情理之中。”
    “如今樸家的餘孽都已殺死,此時再大索全城,既鬧得人心惶惶,又毫無必要。”
    “就此打住,未必不是良策。”
    明明是深秋的天氣。
    楊士奇的額頭上,卻已有密密麻麻的汗珠滲出。
    盡管自始至終,他都非常淡定。
    連臉上的表情,眸中的神色,也都拿捏得當,表現得恰到好處。
    然而,此刻的楊士奇,畢竟還隻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
    又是平生第一次直麵當今皇帝陛下。
    還要實行心中醞釀已久的計劃,又不能讓皇帝陛下看出有絲毫不對的地方。
    若說一點也不緊張,那肯定是假的。
    好在任何人第一次麵聖,都會緊張。
    特別是皇帝還發了脾氣,那就更加如此了。
    這很正常。
    並不會因此而引起老朱的懷疑。
    老朱沒有接言,他陷入了沉思中。
    望向天際蒼穹飄過的朵朵閑雲,似乎心緒也隨之飄到了天外。
    過了一會兒。
    老朱站起身來,左右走動,來回踱著步子。
    又過了片刻,方停下腳步。
    龍眸低垂,望向地上跪著的楊士奇,道:“這是你的看法嗎?”
    “是!”楊士奇道:“回陛下的話,這是草民的看法。”
    老朱彎下腰去,看向他低著頭,道:“抬起頭來,看著咱。”
    楊士奇隻得緩緩抬頭,望向老朱。
    老朱將彎著的腰伸直,再度問道:“你就一點都沒有疑慮?不懷疑樸家的背後,還有人指使?”
    楊士奇表情鎮定,道:“草民以為,世間的事,不必事事疑慮。”
    老朱抬了抬手,很快又放了下去,就仿佛心中有無數複雜難明的情緒,無處發泄一般,振聲道:
    “可他是咱的孫兒,大明的吳王,他竟然在金陵城內遭遇刺殺,又怎麽能不追查到底呢。”
    “要是熥兒有什麽三長兩短,咱就是殺十萬人,一百萬人給他陪葬,也不能泄心頭之恨。”
    “生死有命!”楊士奇望著老朱,語氣平穩地說道:“陛下以前還有一個好皇孫,不也出意外了嗎?”
    “還有陛下的兒子,大明的故太子,身體素來都很好,可今年感染風寒後,就一病不起,竟至薨逝!”
    “還有殿下的母親,故太子的太子妃,在生下殿下幾天後,竟不幸殞命。”
    “他們也都是陛下的至親之人,難道陛下都要殺百萬人去陪葬嗎?”
    他一番話說完,又一次磕頭拜首,額頭死死貼在地麵上,臉上的神情便再也看不到了。
    老朱卻是呆在了那裏,整個人都仿佛如遭電擊,陷入麻木中,一動也不動。
    許久,他的手才顫顫巍巍的抬起,指著楊士奇,用極慢的語氣,緩緩說道:“你是想說,他們的死都有疑點,要咱去追查嗎?”
    “陛下明鑒,草民絕無此意!”楊士奇語氣急促,連忙快語道:“草民是想說,人生無常,總有意外發生。”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昔日皇長孫的事,是意外!”
    “故太子的事,是意外!”
    “常妃娘娘的事,也是意外!”
    “昨日吳王殿下遭遇刺殺,還是意外!”
    “陛下,這世間的很多事,本來就是查不出真相的。”
    “又怎麽可能事事都有人見到,事事都有證據證物呢。”
    “很多事,本來就說不清。”
    “永遠也說不清。”
    “或許隻有老天爺才知道。”
    “若每一次有意外發生,都緊盯著不放,大肆追查所謂的真相。”
    “則人心不定,社稷不安。”
    “陛下,凡事適可而止,就此罷了吧!”
    楊士奇的話說完,老朱還站在那裏,抬起的手無力垂落。
    他臉上的怒意早已消失,但神情中的複雜難明,卻再也掩飾不住。
    龍眸內的目光,亦是如此。
    就好像一頭猛獸,遭遇了最嚴重的背叛。
    心底有一個聲音在呐喊。
    卻靜靜的躺在那裏,一動也不動。
    任由悲傷流過心頭,散漫全身。
    風吹過他的發稍,有幾根或黑或白的頭發隨風舞動。
    默默傾訴著那不知是悲傷,是憤怒,是難過,還是仇恨的情緒。
    意外被咬而受傷的老虎,在那裏靜悄悄舔著傷口,它能忘記被咬的仇嗎?
    又會怎麽對待咬它的狐狸呢?
    “楊士奇,你是怎麽想到這些的?告訴咱!”
    老朱的聲音很輕,相比之前的怒氣衝衝,此時說話的語氣,卻是平淡了許多。
    仿若已然再沒有任何怒意。
    隻是這看似平靜的背後,有一座火山正在悄然醞釀,等待著隨時爆發!
    “草民自幼喜歡讀史書,史書上記載了很多這樣的事。”
    楊士奇的聲音也十分平淡,但相比老朱輕柔中帶著複雜情感的語氣,他的語氣非常穩定,和平常一般無二。
    “自古以來,天家的人,總是容易出各種意外。”
    “翻遍史書,概莫如此。”
    “正所謂“天家無私情”。”
    “草民深知陛下起於微末,是至情至性之人。”
    “但陛下如今已是天子,九五至尊,便不能再和從前一樣了。”
    “請恕草民鬥膽說一句。”
    “天家,總是不一樣的!”
    老朱靜靜聽他說完,臉上的神色更加複雜難明了。
    他用極低的,微弱無比的,僅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喃喃道:
    “史書有很多這樣的記載嗎?他們這是欺侮咱是泥腿子出身,沒文化,書讀得不多嗎?”
    “天家無私情……”
    “天家,總是不一樣……”
    老朱的臉上,浮現了一抹笑意。
    似是自嘲,似是悲哀,又似是滿含刻骨銘心之恨的笑意。
    那笑意便宛如深秋裏的花,並不溫暖,反而陰寒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