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真正心機深沉的人!往事!

字數:5198   加入書籤

A+A-


    朱棣一走,屋內便隻剩下了姚廣孝和朱允熥兩人。
    姚廣孝閉目,嘴唇微動,似乎在念著佛經,卻沒有任何聲音發出來。
    床上的朱允熥,也閉上眼睛休息。
    之前交待工匠們幹活,思考印製寶鈔等諸多事務,便很是費了一番精神。
    剛才與朱棣交鋒,看似平常,實則也很耗精力。
    老朱的這些兒子,大體上都遺傳了老朱的性格。
    一個個看起來,都是豪爽大氣,喜怒隨心。
    有時會勃然大怒,有時又高興得眉毛色舞,有時還會放聲高歌,興奮得手舞足蹈……
    諸般情緒,皆付之於臉色,盡展於眉眼之間。
    善於察言觀色的人,很容易從他們的語氣、神情、舉止動作中,分析出他們心中所想。
    由此得出此人心機不深,是一個性情中人的結論。
    畢竟,世人很容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總以為心機深沉的人,都是喜怒哀樂不形於色,不言於表的。
    似他們這般心底裏根本藏不住事,無論什麽情緒都寫在臉上的人,又怎麽可能會是心機深沉之輩呢?
    然而。
    誰若真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被他們表現出來的樣子給騙過去了。
    誰說性情中人,就不能同時也心機深沉?
    誰說喜怒哀樂,盡付於臉上的人,心裏就真的藏不住事?
    若是誰都能看出這個人心機深沉,那這個人,又怎麽稱得上真正的心機深沉呢?
    真正的高手,表麵上看起來,總是普普通通的。
    老朱便是這樣的人,喜怒哀樂,隨意表現在外,完全沒有半分心機深沉的樣子。
    朱棣作為老朱的兒子,也遺傳了老朱的幾分本領,亦是如此。
    隻是那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諸般情緒,究竟有幾分真,幾分假,幾分在演戲,那恐怕就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了。
    與這種人當麵對話交鋒,搭台唱戲,不容易啊!
    朱允熥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便宜哥哥朱允炆,那也是一個演戲高手。
    這大約是老朱家遺傳的基因太好了!
    不過,相比老朱的揮酒自如,喜怒隨心所欲,萬般情緒任意控製,朱允炆隻擅長扮演仁孝忠厚。
    這樣一比,卻是要遜色老朱不少。
    朱允熥覺得很累。
    在床上躺著,都比幹一天的活更累,絞盡了腦汁。
    此時幹脆趁著這個空隙,放空頭腦,什麽都不去想,讓自己得到片刻的安寧。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房內分外安靜。
    姚廣孝仍站在那裏,不動如山。
    道衍和尚的禪功倒是頗有幾分真功夫,非常沉得住氣。
    足足過了大半個時辰。
    許是他一篇佛經已然默念完,終於開口道:“吳王殿下費盡心機,將貧僧弄到府中,就不打算說點什麽嗎?”
    朱允熥嘻嘻笑道:“剛才不是說了嘛,推出你來,就是為了救我四叔。”
    道衍和尚雙眸上方的眼皮輕輕抬起,緩緩道:“此地並無外人,隻有貧僧與殿下。”
    “剛才那些話,騙騙燕王也就罷了,又何必在貧僧麵前再說呢?”
    “燕王前日的行事雖有錯處,卻也是陛下默許,有心來試探你,看你能力如何。”
    “何況陛下素來疼愛兒子。”
    “秦王犯了大錯,也不過是挨一頓板子罷了。”
    “燕王這點小事,又怎麽可能要削王爵?”
    黑衣宰相還是不一般的。
    朱允熥看著他那張生來就有若病虎,異於常人的臉,笑道:
    “你剛才還說自己整日隻知吃齋念佛,不懂出謀劃策,如今這樣說,卻是又要如何解釋呢?”
    “阿彌陀佛!”道衍和尚輕念佛號,雙手合十,道:“佛法無邊,神通無量。”
    “貧僧整日誦念佛經,天長地久,自能得佛門智慧一二。”
    “以此堪破虛妄,參透世事,又有何奇?”
    說得振振有詞啊!
    辯經果然是和尚的強項。
    朱允熥也懶得和他繼續辯下去了。
    單刀直入道:“召你來我府上,是本王惜才,要救你一命。”
    “如若不然,此刻的你,已經人頭落地,屍首分家!”
    “這都是本王的恩德,你不要狗咬呂洞賓,將我的一番好心,都當成驢肝肺了。”
    “皇爺爺疼愛兒子不假,但殺你一個和尚,卻不會有半分猶豫。”
    “阿彌陀佛!”黑衣和尚再念佛號,道:“陛下對貧僧,自是不會有任何垂憐。”
    “然貧僧隻是化外之人,籍籍無名。”
    “陛下日理萬機,所慮所思,皆朝中大事,國家要務。”
    “又怎麽會知道貧僧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和尚,還特意下旨來殺貧僧呢?”
    “除非是吳王殿下向陛下建議!”
    靠!
    還真是什麽事都瞞不過你這老狐狸!
    太狡滑了!
    看來不上大招是不行的。
    朱允熥沉聲道:“那你覺得,自己該殺嗎?”
    他語氣已是一變,直如利刃。
    “生死前程,自有因果,暗含天意。”姚廣孝平靜道:“陛下是天子,秉承天意。”
    “該如何行事,皆由天定,又豈是貧僧所能判斷?”
    這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朱允熥冷冷笑道:“本王聽聞,你雖出家為僧,卻不修佛法,反而拜道士為師,專修陰陽術,精通占卜,算卦,天文,謀略,可有此事?”
    這一回,黑衣和尚半眯著的黑眸內明顯掠過一絲異色。
    似很驚訝朱允熥為何竟知道自己的過往。
    須知這些事,知道的人極少。
    但是錦衣衛密探或檢校,也不應查出來。
    他雙手合十,道:“不瞞吳王,確有此事。”
    “當時初入佛門,以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修道是為了更好的禮佛!”
    “吳王殿下久居深宮,竟對貧僧之事了如指掌,令貧僧既欽佩,又慚愧!”
    “貧僧才疏學淺,位卑身賤,實當不起吳王殿下這般關注。”
    朱允熥嘴角翹起一抹弧度,笑得很開心,道:“我不但知道這些,我還知道另一件事。”
    他如同講故事一般,慢慢講述。
    “曾經有一名妖僧,在第一次見到燕王的時候,就說要送他一頂“白帽子”。”
    “這“王上加白”是何意,道衍大師應該很清楚吧?”
    “燕王表麵上斥責妖僧,私下裏卻對他頗為看重,與他往來甚密。”
    “還將他帶去了北平,從此長伴自己身側。”
    “參與機要,謀劃大事。”
    “你說,燕王的心裏,到底在想些什麽呢?”
    “難道真想王上加白,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畢竟他也是皇爺爺的兒子,龍子嘛,有些想法,倒也正常。”
    “隻是倘若皇爺爺知道了,該怎麽看待,就不好說了。”
    “還有這個妖僧。”
    “道衍大師,你說他算不算犯了謀逆大罪?該千刀萬剮,五馬分屍呢?”
    朱允熥語氣平淡的問道。
    聲音落下,姚廣孝始終半眯的雙眸驟然完全睜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