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官場哲學,斬立決!

字數:8443   加入書籤

A+A-


    金陵城,吳王府。
    聽到姚廣孝的話,朱允熥的眉頭不由抬了抬。
    黃子澄終於按耐不住了嗎?
    “你怎麽看?”朱允熥笑問老和尚。
    姚廣孝從僧袍裏抽出一紙密報,遞了過來:“據探聽司打探到的消息,黃子澄在前往刑部之前,與獻王發生了劇烈衝突。”
    “黃子澄更是當眾高聲宣布,自今日起,與獻王一刀兩斷,再無任何瓜葛。”
    朱允熥愣了一下。
    黃子澄這麽做,明顯就是準備拚一個魚死網破了?
    唯恐連累朱允炆,才斷絕關係。
    老和尚道:“依貧僧之見,殿下應立即趕往刑部,以防止黃子澄狗急跳牆,不顧一切將王弼等一幹武將勳貴都殺了。”
    僅僅因為方孝孺的事,就沉不住氣了?
    真不是辦大事的人!
    朱允熥搖了搖頭,神色卻十分平靜,一點都不慌亂。
    “不用擔心,黃子澄根本殺不了王弼等人。”
    姚廣孝愣了愣:“他有皇命在身,乃是陛下欽定的審案官。”
    “他要審案,沒有人能阻止。”
    “他若是真的豁出去不要命,隻消在公堂上動刑,下令狠狠打板子,都能將王弼等一幹武將勳貴全部打死。”
    朱允熥笑了起來:“打打王弼等人的板子可以,但真要動大刑,弄出人命來,刑部尚書楊靖就要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了。”
    “黃子澄一介書生,臨時受命辦差而已,有皇命又如何?”
    “刑部的胥吏,有的是辦法應付他。”
    “救王弼等人的事,不能太急。”
    “要不然,他們還真以為是咱們上趕著求他們呢。”
    老和尚臉色一變再變,半晌方合十道:“殿下所言有理,是貧僧一時著急了。”
    時移境遷。
    如今的大勢在朱允熥這邊。
    刑部官員又豈有不知之理?
    即令黃子澄想豁出去亂來,但刑部的人可不會陪他一起發瘋。
    說到底,黃子澄隻是一名翰林編修,身份清貴是不假,但他不是刑部的人,在刑部沒有根基。
    單純憑一紙皇命,處理一般的事情,自然沒啥問題。
    刑部也會乖乖配合。
    但真要涉及到重要之事,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就好比某個不太熟悉的文官,驟然拿著聖旨,去京城外的大營宣旨,說朝廷有變,要立即調兵包圍皇宮。
    駐軍的大將接旨後能立即聽命嗎?
    不會!
    他們隻會再度請示,確認聖旨的真假。
    除非前去傳旨的人,本身是皇帝身邊的公公,或者幹脆就是駐軍大將的頂頭上司。
    那才會立即聽令行事。
    黃子澄審案之事,亦是同理。
    若黃自身就是刑部尚書,再受命審王弼等人的案子,那他豁出去殺王弼等人,輕而易舉。
    可他並不是。
    一旦刑部的人,發現情況不對,立即就會自行阻止他。
    什麽皇命聖命都沒用!
    故而,朱允熥一點都不擔心。
    若黃子澄真以為憑借著皇命在身,就能為所欲為,那隻能說,他雖為官多年,卻仍然連官場的基本規則都沒有搞懂。
    “對了,你查戶部的賬,查得如何了?”
    朱允熥反而問起了另一件事。
    姚廣孝欠身道:“經過連日的查核,發現戶部曆年賬目,總計有二百三十七萬兩白銀的收支對不上。”
    “其餘所有賬目,俱已查清。”
    “除此之外,在封賬查賬期間,還有人舉報戶部尚書趙勉貪汙受賄,總計達數十萬兩白銀。”
    朱允熥眸內閃過一絲詫異之色。
    戶部賬目一定會有對不上的地方,這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畢竟,原來的記賬法本身固有的缺陷,就決定了其在大量賬目的記錄裏麵,一定會有遺漏之處。
    隻不過數額達到兩百多萬兩,還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料之外。
    至於趙勉貪汙受賄數十萬兩白銀,更是讓朱允熥深感震驚。
    須知老朱對貪官的懲罰非常嚴厲,貪汙六十兩白銀就要處死。
    趙勉竟敢貪數十萬兩白銀,這是吃了什麽熊心豹子膽?
    仗著戶部尚書的身份,真以為別人都不敢告發嗎?
    此次封賬查賬,戶部大權旁落,就立即有人出來舉報了。
    “貧僧的探聽司已經去查過了,趙勉貪汙受賄之事屬實。”
    “收受銀兩,主持相關事宜的,是趙勉的妻子劉氏。”
    “她是劉三吾的女兒。”
    “該如何處理,還請殿下定奪。”
    劉三吾?
    那個一心想推朱允炆當儲君,扶他上位的老翰林?
    朱允熥略一思索:“劉三吾從前便是皇爺爺身邊的近臣,皇爺爺對他還是有幾分情誼的。”
    “趙勉又是他的女婿。”
    “這樣吧,你將趙勉貪贓枉法的證據,全部都收集好。”
    “待到明日派人入宮送報紙的時候,一並呈送進去,給皇爺爺過目。”
    “該如何處理,他老人家自有聖斷。”
    殺李景隆的事,比殺趙勉嚴重十倍。
    但朱允熥說殺就殺了。
    可對於趙勉,他反而沒有自做主張。
    這其中區別,一是李景隆是公開挑釁,他必須要當場處理,刻不容緩。
    否則,他監國的權威,就會受損。
    但趙勉的案子,卻不必急在一時。
    其二則是,老朱此前特意派人傳過密令,讓他隻管放手去做,不管是勳貴功臣,還是皇親國戚,自行決斷即可,不必再啟奏。
    換句話說,李景隆或者其他身份相當的人出麵阻攔,早在老朱的意料之中。
    老朱才特意下旨,讓他自己看著辦。
    實際上,就是告訴他,誰敢挑釁,殺無赦!
    若再去啟奏老朱,老朱礙著人情麵子,反而難辦了。
    朱允熥正是清楚這一點,所以殺起李景隆來,才沒有半分猶豫。
    “是!”
    姚廣孝領命而去。
    朱允熥返回房內,提筆開始整理自己前世所學的知識。
    要改造大明,離不開這些。
    他腦海內的知識說起來還挺多的,可都十分零碎,其中遺忘的地方也很多,需要慢慢整理歸納。
    ……
    刑部大堂。
    王弼等人被從獄中提出,帶上堂來。
    這段時間以來,他們在大獄裏,可是吃了不少苦頭。
    自大明成立以來,他們便被賜予了高官厚祿,享盡榮華富貴,何曾吃過這樣的苦!
    剛關進的時候,他們以為會被朱允熥拿來立威,砍頭抄家。
    許多人對此並不害怕。
    都是南征北戰多年的人,多少次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多少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他們有足夠的勇氣!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要不然,當初也不會跟著老朱一起造反,更不會爬到今天的位置。
    如今大難臨頭,反而一個個皆是豪氣衝天。
    腦袋掉了碗大的疤,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廷一直沒有處理他們。
    連審問都沒有人來審問一下。
    仿佛將他們都全然遺忘了一般。
    這一下,頓時讓一幹武將勳貴,心思又都重新活絡了起來。
    看來是吳王出手了,要保他們!
    也對。
    自己等人雖然持兵刃圍過吳王,可那也是為了救梁國公藍玉啊。
    如今藍玉與吳王已重歸於好。
    藍玉是吳王的舅姥爺,效忠於吳王。
    自己等人是藍玉的好友親信,那不等於也就是吳王的親信嗎?
    吳王又怎麽會自斷其臂,殺自己等人?
    這麽一想,看來自己等人遲早會無罪釋放。
    想到這裏,他們一個個都高興起來。
    雖說是不怕死,但若是能夠不死,誰又不願意呢?
    這輩子舍生忘死,浴血奮戰,好不容易拚一個功臣勳爵,能享榮華富貴了,誰又真的想死呢?
    一時間,大牢內,武將勳貴們彈冠相慶。
    可好景不長。
    日子一天天過,朝廷還是沒有任何動靜。
    始終對他們的案子不聞不問。
    可刑部大牢裏的生活,卻讓他們生不如死。
    難捱啊!
    希望的光芒漸漸在無盡的等待和折磨中消失殆盡。
    就在他們以為沒希望了的時候。
    前幾日,梁國公藍玉終於卻托人傳來信息,讓他們趕快寫認罪書。
    這讓監獄裏的一眾武將勳貴,很是震驚。
    他們並不是不信任藍玉。
    要不然,當初也不會豁出去帶著家丁去做那等事。
    但寫了認罪書,承認自己謀反,那還有活路嗎?
    左思右想之後,他們最終還是決定聽藍玉的話,寫認罪書!
    反正無非是一死而已。
    總比這樣一直拖著受罪受煎熬要好。
    再拖下去,他們一個個都要自行了斷了。
    沒想到,認罪書才剛剛寫好,還沒有來得及遞交上去,審案的人就已經來了。
    有救了!
    這是眾多武將勳貴的第一反應。
    此際被帶到公堂上,看著大堂上方坐著的官員,眾武將勳貴臉上卻沒有半分害怕,反而盡是歡喜之色。
    看來今日就要被無罪釋放了。
    他們根本不待黃子澄開口詢問。
    “大人,我等全招了!”
    “我等聚眾圍攻吳王殿下,意圖謀反,皆是事實。”
    “這是我等的認罪書,還請大人過目。”
    一眾武將勳貴紛紛從懷中掏出認罪,爭先恐後的認罪。
    大堂上方,坐在一旁的刑部尚書楊靖驚得目瞪口呆。
    什麽情況?
    這些人是瘋了嗎?
    還沒有審呢?
    就自己先招了?
    承認自己謀反?
    這……這……
    黃子澄則是一陣狂喜。
    他正想著要如何殺眼前這批武將勳貴。
    雖說已經決定豁出去了,但畢竟要殺得名正言順,還是需要一個合情合理的借口。
    要不然,刑部的人,也不一定會聽命行事。
    沒想到,這些人一上場,就給自己送來了大禮。
    認罪了!
    一個個趕著將頭送到斷頭台上!
    黃子澄接過他們的認罪書,迅速翻閱。
    很快便全部看完。
    出乎意料,這些人的認罪書都寫得非常清楚明白,並沒有巧言辯解。
    這讓他頓感又驚不喜。
    雖然不清楚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但黃子澄明白機不可失。
    當下,他將驚堂木猛地一拍:“爾等身為勳貴,身受國恩,卻不思報效朝廷,報效陛下,竟欲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如今證據俱在,事實清楚,爾等亦已伏法認罪。”
    “可國法無情,本官受皇命審理此案,對爾等所作所為,不得不嚴厲判處。”
    “王弼……等一幹勳貴,謀朝纂位,大逆不道。”
    “本官念爾等昔日有功於社稷,且主動認罪,可從輕發落,免受千刀萬剮折磨,現判爾等斬立決!”
    “來人,將他們拉出去,全部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