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公平算賬!從未見過的新時代!

字數:7224   加入書籤

A+A-


    要懲治戰犯,自然要抓首惡。
    就如二戰之後,被審判的頭號戰犯正是東條英機一般。
    足利義滿亦是倭寇侵犯大明邊境的頭號戰犯。
    何況在此之前,他還曾兩次屠殺老朱派至倭國的使團。
    單此一點,就足以判他死罪。
    朱允熥此前故意麻痹足利義滿。
    隻因大明海軍剛剛登陸倭國,尚未將天皇控製在手,更未私下秘密達成協議。
    時機尚未成熟,才與他周旋。
    直至大明將士控製了將軍府、皇居以及京都要地,又與倭國天皇私下商議妥當之後,這才突然發難。
    實際上,在前來倭國的途中,朱允熥就已經擬定了要將足利義滿鏟除的計劃。
    一是懲治戰犯,為無辜喪生的大明百姓報仇,也讓倭國武士明白,哪怕是幕府將軍,冒犯大明也要受到懲處,令他們再也不敢來大明滋事。
    二是隻有控製雙天皇比控製單一的幕府將軍容易,將其抓起來問罪,對大明有益。
    三是有了倭國皇室背書,有了平定幕府將軍以下犯上的功績,更能彰顯大明軍隊是正義之師,也能大幅降低倭國民眾的抵抗心理。
    其四嘛,足利義滿兩次殺大明使臣,要說老朱完全不惱怒,那必然是假的。
    隻是出於無奈,才未派大軍前來討伐問罪。
    他此番出征倭國,乃是擅自作主,未得到老朱的許可。
    將此人抓回去,正好能討老朱的歡心。
    有倭國天皇的配合,再加上大明的軍隊早已掌控倭國朝廷的中樞要地、各個重要的衙門,鏟除幕府將軍的行動,進展得極為順利。
    倭國天皇其實對幕府將軍極度不滿已久。
    此時有大明軍隊作靠山,動手時便毫不手軟。
    足利義滿全家皆被滅族,幕府將軍的勢力在倭國自此銷聲匿跡。
    當然。
    幕府實際統治倭國數百年,其本身就是倭國最重要的武士階層代言人,若是將所有勢力一下子全部連根拔起,自然是不可能之事。
    但隻要首腦人物一除,再加上有大明軍隊威懾,還有兩位天皇的號召,原本依附幕府將軍的勢力,很快就紛紛作鳥獸散了。
    如今兩位天皇親自執政,他們也都分別依附其中一方。
    其中不少人,更是私底下悄悄來求見朱允熥,希望能抱住大明的大腿。
    朱允熥便借此機會,從中平衡兩位天皇的權力。
    反正就是要讓他們二者勢均力敵才好。
    還有大明海軍的戰爭賠償,也要和他們算清楚。
    待到所有事務都處理完畢,才率領大明海軍艦隊,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一轉眼已過去數月。
    若再晚一些,就該趕上台風季了。
    那是極為可怕的事情。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的科學水平,還無法提前進行有效的預測。
    隻能避開那個時段。
    此次返航,四十一艘戰艦足足帶回了兩千萬兩白銀。
    其中絕大部分是倭國給大明的戰爭賠款,還有一小部分,則是第一年的納貢。
    不得不說,倭國雖然其他礦產資源匱乏,但銀礦卻極為豐富。
    當然,搜集出兩千萬兩白銀,也幾乎掏空了倭國的家底。
    但朱允熥的賬算得很清楚。
    炮彈是很貴的。
    這個“貴”並非指生產成本,而是銷售價格。
    炮彈這種稀罕物,由大明製造局生產出來之後,按生產價格的一百倍來計算售價,應當算是很公平了。
    倘若真有哪個國家要購買“炮彈”,就是這個價!
    在海港內殲滅倭寇大軍,消耗了不少炮彈,算下來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筆賠償是曆年倭寇在大明境內殺燒搶掠的賠償。
    抓了那麽多曾經去過大明,做過燒殺搶掠之事的武士,那當然要一筆一筆算一算,他們都給大明造成了多大的損失,該如何賠償!
    人雖已被處死,但一碼歸一碼,錢還是要賠的。
    這可是經過倭國官府定罪的,大明絕沒有冤枉他們。
    所以,當朱允熥提出這個要求時,盡管倭國朝堂上文武官員都驚得目瞪口呆,卻無人能說出反對的理由。
    大明並未多要他們的錢,更未憑借武力敲詐勒索,隻是要求照價賠償罷了。
    突出一個公平、公正、合理!
    除了白銀之外,還帶回了幕府將軍、戰犯足利義滿、大明叛徒黃子澄,以及倭國兩位天皇的子嗣。
    這些子嗣作為明倭友誼的使者,將前往大明讀書,接受文化思想改造,以便將來獲得大明的冊封和認可,能回來繼承皇位。
    站在指揮艦的甲板上,欣賞著海天一色的美景,朱允熥對旁邊的馬和笑道:“此番大明海軍出征,你表現出色,立下了汗馬功勞,想要些什麽賞賜呢?”
    馬和帶隊治軍皆可圈可點,尤其是在收複台灣的時候。
    他做得極好,一邊威懾土著部落,另一邊又有效地減少了與土著部落的矛盾。
    若是換一個人帶隊,恐怕收複台灣之事,不會如此順利。
    來倭國之後,對於朱允熥的警衛安排,調兵控製京都、將軍府、倭國皇居等地,都是他一手操辦,未出任何差錯,足見其辦事能力之強。
    何況馬和還極為崇拜朱允熥。
    對於這樣的人,當然要施以恩惠,收為心腹。
    聽到太孫殿下問自己,馬和有些激動起來:“太孫殿下,卑職是一個閹人,也無子嗣。”
    “金銀珠寶、美女豪宅,於卑職無用。”
    “太孫殿下若是賞識卑職,卑職有一個不情之請。”
    “卑職想請太孫殿下給卑職賜一個姓。”
    朱允熥愣了一下。
    賜姓向來是這個時代的上位者拉攏功臣勳貴的手段之一。
    但他從未想過用此種方式。
    畢竟,在朱允熥看來,姓氏是祖宗傳下來的,上位者用權力去改變,似乎不太妥當。
    倒是未曾想到,馬和會主動提出賜姓的要求。
    但很快,朱允熥就明白過來。
    馬和已是閹人,他想改姓,是想和過去的自己、過去的家族做一個切割。
    一個新的姓氏,意味著全新的開始。
    “那本宮就賜你姓‘鄭’吧。”朱允熥道:“從今日起,你便叫‘鄭和’。”
    “鄭和?”馬和喃喃念著自己的新名字,臉上綻放出笑容:“謝太孫殿下。”
    朱允熥微微頷首,又笑道:“本宮將來要開拓海外之地,日後恐怕還會派你出海,你可願意?”
    鄭和拱手道:“太孫殿下,這藍天大海,一望無垠,世間美景,莫過如此。浮舟於海上,此生足矣。”
    “莫說還能建功立業,報效朝廷,報效太孫殿下。”
    “就算什麽都沒有,讓卑職一輩子乘船呆在海上,卑職也心甘情願。”
    “太孫殿下日後若需派人出海,鄭和願效犬馬之勞。”
    朱允熥哈哈大笑,轉而望向另一旁的朱能和張輔,笑道:“你們兩個的表現也不錯,回朝之後,本宮自會論功行賞。”
    “謝太孫殿下!”朱能和張輔皆麵露喜色:“能跟在太孫殿下身旁,便是我等的榮幸。”
    “至於賞賜嘛。”朱能沉吟了片刻,有些猶豫道:“太孫殿下,卑職能問一件事嗎?”
    朱允熥笑道:“便問無妨!”
    “黃子澄說,派他出使倭國,乃是太孫殿下的有意安排,太孫殿下正是使此計,誘使倭國大軍出海,好將其全殲,這是真的嗎?”
    朱能說出了一直縈繞在心中揮之不去的疑惑。
    張輔也露出了好奇的目光。
    這一路上,跟隨太孫殿下滅倭寇、收台灣、征倭國,太孫殿下的諸多指揮,皆如有神助,每每令他們感到匪夷所思。
    但事後想來,又覺理所當然。
    比如在倭國扶持兩位天皇,卻將權勢最大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抓起來問罪,就是他們二人絕不會做的事。
    在他們看來,能讓足利義滿俯首稱臣,已然足夠。
    但太孫殿下做了之後,兩人才恍然大悟。
    太孫殿下這招高明啊!
    還有在海上全殲倭國大軍的事。
    在他們兩人看來,這是打聽到了倭國要出征的情報,抓住機會,趁敵人剛出海港之際,將其全部殲滅。
    也就到此為止了吧!
    這已經稱得上是出神入化的指揮了。
    打探情報,隱藏大軍蹤跡,抓住最佳時機……能做到這些,可以稱得上世之名將。
    可當黃子澄說出這一切都是太孫的安排,是太孫殿下借他的手,促使倭國出兵,頓時讓朱能和張輔兩人都不淡定了。
    若果真如此,那太孫殿下的謀略,未免也太深遠了吧。
    “謀全局者,方能謀一地;謀萬世者,方能謀一時。”朱允熥笑道:“其實本宮也就是隨手布了一顆棋子。”
    “倭國不久前才完成南北朝統一,正是雄心勃勃之際。”
    “此時有人去挑動一下,就極易滋生本不該有的野心。”
    他伸了一個懶腰,道:“反正,倘若黃子澄的挑拔未能成功,本宮也不會有任何損失,何樂而不為呢?”
    朱能和張輔的臉上皆露出了然之色。
    此事說起來輕鬆,可實際操作起來,卻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關鍵在於對人心的拿捏與把握。
    “若倭國沒有派大軍出征呢?”張輔又追問道。
    “那咱們就炮擊倭國的港口,逼他們出戰啊。”朱允熥笑道:“雖說上岸去擊敗倭國的軍隊並非難事,但所需時日,可就漫長了。”
    “隻要用少量炮擊,給倭國造成可以戰而勝之的假象,他們必定會出海與我大明海軍決一死戰的。”
    朱能猛拍大腿,道:“對啊,倭國未曾見識過如此厲害的炮火,他們根本不知曉。”
    張輔深深一拜:“太孫殿下用兵如神,卑職望塵莫及。”
    朱允熥淡淡笑了笑,道:“這恐怕是本宮此生唯一的一次領兵出征。”
    “日後再有戰事,就得依仗你們這些將領了。”
    “本宮特意將你們帶來,就是期望你們能好好體會,日後能為朝廷所用。”
    “時代變了!”
    朱能和張輔,皆是心中一凜。
    幾個月的征戰,在兩人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時代變了!
    戰爭的模式也徹底變了!
    在此之前,兩人已是戰場經驗豐富的宿將。
    卻從來沒有想過,原來仗還可以這樣打。
    大明海軍,是一支他們從未見過,也未曾想象過的軍隊。
    在太孫殿下的帶領下,大明正闊步邁入新的時代。
    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