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宣布退位……分治!

字數:11440   加入書籤

A+A-


    狼居胥山。
    本來隻是草原上一座很普通的山。
    直至大漢冠軍侯,驃騎將軍霍去病在此封禪天地,勒石記功。
    自此之後,“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就被認為是中原王朝最高的軍功,也是軍人至高無人的榮譽。
    一代又一代的中原將領,他們畢生的夢想,便是能驅逐韃虜,封狼居胥。
    朱允熥特意令張輔和朱能將會盟的地址選在這裏,自然也有助他們“圓夢”之意。
    到了會盟之日,一支又一支的草原部落,雲集狼居胥山下。
    因為草原部落的關係複雜,恩克雖是大汗,卻並沒有成吉思汗那樣的威望,並不能一呼百應。
    故而,他發出在狼居胥山會盟的命令後,還很擔心有些部落會視而不見,不前來參加。
    若不是朱能和張輔逼迫,恩克根本不會發這樣的命令,讓草原所有部落都來會盟。
    一旦有許多部落拒絕,將會使自己身為大汗的威望,跌落至穀底。
    然而,恩克還是低估了大明新軍在草原上的恐怖威望。
    在張輔和朱能發出嚴厲警告,凡是不前來參加會盟的部落,一律視作與大明為敵,大明誓要將其滅除後,草原上大大小小所有的部落,都極為明智的選擇了前來參加會盟。
    烏格齊哈什哈部落的下場擺在那裏,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部落最終落得那樣的下場。
    前來會盟的部落,都帶來了自己部落的精銳騎兵。
    因為張輔和朱能已經明言,此次會盟,將幫助草原各部落解決長久以來的互相征戰,互相廝殺的問題。
    他們要給草原製定新的秩序。
    長久以來,一直秉持著誰的拳頭大,誰就能製定秩序的草原部落,此番自然是盡起精銳,展現實力,以圖在製定新秩序時,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雖然最終的結果肯定是由大明一錘定音。
    但大家心裏都明白,大明也會從實力出發,給予不同實力的部落不同的利益。
    這一點,無論是誰統治草原都不例外。
    狼居胥山四周,一下子竟然雲集了十幾萬精銳鐵騎。
    相比之下,張輔和朱能所統率的六千新軍,幾乎要被幾十倍數量的北元兵馬完全包圍。
    盡管如此,大明新軍卻仍占據著最核心也最好的位置。
    周圍各部落都對大明新軍保持了最高的敬意。
    時至今日,大明新軍已經成了草原上的恐怖傳說。
    朱能和張輔被傳為大明太孫殿下麾下的兩大殺神。
    而那位遠在金陵城的大明皇太孫,則更是天神轉世。
    草原部落的人,對其都沒有了敵意,隻有深深的恐懼和崇拜。
    嗚軋~
    嗚軋嗚~
    嗚軋~
    清晨,嘹亮的號角聲吹響。
    一眾部落首領,在恩克的帶領下,魚貫進入明軍帥帳,向坐在上方的張輔和朱能行禮。
    大帳四周,站著一排排明軍士兵,皆戴著魔王麵具,莊嚴的氣氛中透著縷縷肅殺之意。
    “首先,我有一件大事要宣布。”朱能揮了揮手,示意恩克上前。
    恩克走上前台,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眾人,深吸了一口氣,道:“我孛兒隻斤·恩克在此正式宣布退位,從今往後,我便再也不是草原的大汗。”
    此言一出,下方眾首領都驚得下巴掉了一地。
    在大明新軍抵達王庭之時,恩克很明智的選擇了向大明投降。
    也因此而收獲了大明的友誼。
    這段時間以來,恩克與大明將軍的關係密切而融洽,許多人都看在眼裏。
    大家都以為,有了大明做後盾,從此以後,恩克的大汗之位,便算是坐穩了。
    不少之前與恩克關係不太好的人,都已經在想方設法巴結討好他。
    誰也沒有料到,突然之間,竟會發生這樣意想不到的轉折。
    恩克要退位?
    這是為什麽?
    誰又會成為新的草原之王呢?
    大明朝廷,到底要做什麽?
    眾部落首領疑惑間,張輔開口了。
    “長期以來,草原上征戰不休,各部落之間殺伐不斷。”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喪命,也不知損失了多少牛羊馬匹。”
    “這其中一個極為關鍵的原因,便是為了爭奪大汗之位。”
    “許多部落首領,都想要成為草原上至高無上的主人。”
    “大明的皇太孫殿下認為,要結束草原上混戰的局麵,讓草原永遠和平,就不能再因此事而起戰禍爭端。”
    “黃金家族是草原上至高無上的家族,黃金家族的人,都有資格做草原之主。”
    “但究竟該選誰呢?”
    “前幾年,恩克的父親也速迭兒殺了脫古思帖木兒,奪走大印,登上汗位。”
    “他死後,又將汗位傳給了恩克。”
    “可是,諸位當中,對恩克這位大汗,當真就全部服氣嗎?”
    張輔冷笑道:“若果真如此的話,之前烏格齊哈什哈也不至於掌握大權。”
    “既然不服氣,他這個大汗大位,就不會穩。”
    “即使我大明強行壓著,終究隻是一時之策,難以長治久安。”
    “因此,我與恩克談過,他自願放棄大汗之位,換取草原的和平與穩定。”
    張輔說到這裏,旁邊恩克的嘴角不自覺搐動了一下。
    憑心而論,誰又真的願意放棄汗位呢?
    隻是形勢比人強!
    朱能和張輔對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幫恩克認真分析過草原上的局勢。
    大明軍隊幫著,恩克確實可以繼續做草原上的大汗。
    但各部落其實還是不服的,他們隻是畏懼大明的天威而已。
    一旦有機會,他們便會尋求脫離恩克的統治,或取而代之。
    若是被推翻,恩克的家族及其部落,都將付出十分慘重的代價。
    弄不好便如烏格齊哈什哈部落一般,從此在草原上除名。
    既然這樣,還不如現在主動退位,在接下來的分割中,收獲最大的利益。
    一番利害陳述之後,恩克最終同意了朱能和張輔的建議。
    “恩克退位之後,大明又打算立誰為大汗呢?”下方有部落首領出言問道。
    張輔搖頭,聲音鏗鏘如金鐵:“誰也不立!”
    他環顧四周,緩緩道:“諸位皆是草原上各大部落的首領。我想,無論立誰為新的大汗,諸位當中,都會有人不服。”
    “成吉思汗孛兒隻斤·鐵木真已經永遠離開你們了。”
    “草原上不會再有第二個成吉思汗。”
    “黃金家族的人,也僅僅隻是成吉思汗的後代,並不能成為新的成吉思汗。”
    “何況,如今草原各部落既已歸順我大明,那你們就該奉大明朝廷為主,又豈能再立大汗?”
    “我今日將諸位召來,便是要宣布此事。”
    “從今往後,草原上再也沒有了大汗。”
    聲音落下,大帳內驟然安靜無比。
    沒有一個部落首領出言,連呼吸聲都在這一刻小了許多,已變得微不可聞。
    草原上從此再無大汗?
    憑心而論,下方的眾多部落首領,確實都不希望有一個大汗淩駕於自己的頭上。
    但對於草原上再無大汗,卻又深感不可思議。
    就如同中原的百姓看來,天下一定得有一個皇帝一樣。
    草原上的牧民,也認為他們必須要一個大汗。
    沒有大汗?
    一時間,眾部落首領感到很是茫然。
    草原上若沒有大汗,就會有人站出來爭奪大汗之位。
    大明口口聲聲說要維護草原的和平與穩定,卻故意不設大汗之位,是想挑起草原部落之間的爭鬥嗎?
    沒有大汗,部落之間起了紛爭的時候,誰來裁定對錯是非?
    豈不是更加要不死不休了嗎?
    許多人都這般想。
    隻是,當著大明兩位將軍的麵,沒有人敢說出來。
    畢竟,誰不知道,這兩位可是奪命的閻王。
    誰敢公開反對他們,對方就敢將其殺了,將他的部落全部滅掉。
    可草原沒有大汗,遠在萬裏之外的大明朝廷,能統治得了草原部落嗎?
    思索中,隻聽張輔笑道:“草原上沒有了大汗,大家便不用爭大汗之位了。”
    “你們都是草原上的部落,都是長生天的子民,應該和平相處。”
    “我大明皇太孫殿下憐惜你們,決定幫助你們實現永世和好。”
    說話間,他拍了拍手。
    立時有士兵從外麵,抬著一張巨大的地圖進來。
    眾部落首領的目標,齊刷刷凝望過來,不解其意。
    “這是草原上的地圖,本將與恩克也商量過了。”
    “你們雖然皆是遊牧部落,但其實各個部落放牧,都有一定的範圍。”
    “若是有其他部落的人越界,就很容易挑起戰爭。”
    “草原上絕大多數的紛爭,皆是因此而起。”
    “但是,具體的界限在哪裏,草原上又從來都沒有清晰的劃分。”
    “各個部落都自認有自己的道理,誰也不願認錯。”
    “今日將大家召集過來,就是讓大家都一起來議一議,議定各自部落的範圍。”
    “將各部落的疆域邊界都弄清楚,大家一起在長生天的見證下,發下誓言。”
    “從今往後,誰也不許越界放牧,侵犯別家的領土。”
    “若有違反,則草原諸部落共誅之,我大明也會派兵,前來主持公道。”
    “有了清晰的界線,以後大家都守著自己家的牧場,也就不需要什麽大汗來裁定紛爭對錯了。”
    “有了這個規矩,草原各部落從今往後,彼此都井水不犯河水,再也會有什麽兵戎相見。”
    “諸位以為如何呢?”
    這就是朱允熥治草原的辦法。
    漢武帝時,便想在草原上建城,移民墾荒,以此充實邊疆。
    希望能將草原部落,都變為定居的農耕百姓。
    那樣的話,朝廷就能像統治中原大地一般,統治草原。
    這一思想,延續了很多年。
    一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仍不斷命令邊疆駐軍在草原上墾荒屯田。
    但朱允通卻是很清楚,這條路根本行不通。
    草原上的土壤和氣候,並不適合大規模農耕。
    即使強行開墾出來,種不幾年,也會荒漠化。
    將不得不拋棄,讓其重新長草。
    不僅沒用,反而嚴重破壞草原的生態,乃至製造沙暴,影響中原百姓的生存環境。
    至於將草原部落的人,遷移中原,那更是極度無知的想法。
    且不說遷移的成本高昂無比。
    真要大規模遷移,隻會引發數不清的衝突。
    再說,草原的土地還在這裏,如今的部落人口遷移之後,便會有更遙遠的部落人遷移過來,占據這塊土地。
    將人口遷移走,等於是將遼闊無比的草原,拱手送給別的國家。
    外族侵犯中原的問題,仍然不能解決。
    因為後麵占據草原的部落,又會再度南下進攻中原。
    聯姻什麽的,同樣不靠譜。
    國家利益之爭,又豈會真的因為一場婚姻而改變?
    即使能維護一時,也絕不是長久之策。
    何況,朱允熥可不想用自己去搞什麽政治聯姻。
    這些主意都不行。
    但有一個思路是正確的。
    那便是治理草原,需要讓遊牧民族定居。
    否則,中原王朝很難對草原進行有效的統治。
    可遊牧民族的生存環境,又決定了他們不會定居。
    朱允熥分析後發現,實際上,每個部落在草原上放牧,都是有一定疆域範圍的。
    看起來他們一直在遊牧,從東跑到西,從南跑到北。
    但實際上,他們大部分時間,都隻在自己疆域的範圍內活動。
    隻是長久以來,這個疆域範圍並不固定,而更像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
    也不斷會有部落打破從前的習慣,引發糾紛和戰爭。
    朱允熥的辦法,就是給草原各部落,分別劃定固定的疆域。
    從此再沒有越界,也就沒有了從前那麽多紛爭。
    更重要的是,疆域範圍一確定,各部落從此各自為政,草原再也不可能有統一政權出現。
    隻要草原不統一,而是分裂十幾個乃至幾十個部落勢力,那他們便誰也不能對中原政權造成威脅。
    當初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他的孫子能打下中原,直至最終滅掉南宋,至關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草原統一了!
    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統一的草原,由此迸發出恐怖且驚人的威力。
    草原騎兵的兵鋒所過之處,世界皆為之顫抖。
    今日,張輔和朱能便要按照太孫殿下製定的“分而治之”的辦法,將草原給“瓜分”了。
    不是分成兩部分,或者三部分,而是分成幾十塊。
    一旦分割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疆域的觀念,便會慢慢深入各部落牧民的人心。
    從此之後,草原再不能統一。
    中原王朝就真的能高枕無憂了。
    隻需要派使臣在部落中合縱連橫,都能讓那些桀驁不訓的部落吃盡苦頭。
    要派兵來遠征背叛朝廷的部落,也非常容易。
    因為那時候,需要征伐的便不是整個草原,而是其中的幾十分之一。
    甚至,還有周邊的其他部落相助。
    對遠征的大軍來說,這絕對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殲滅烏格齊哈什哈的部落,便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如果沒有恩克和眾部落首領的帶路以及配合,張輔和朱能所率領的新軍,要擊敗烏格齊哈什哈的部落很容易。
    但要將其全部殲滅,則十分困難。
    若是對方在得到消息時,便提前分散開來。
    茫茫草原,想將他們全部殲滅,甚至將成為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可有了其他草原部落配合,事情便立即變得很簡單。
    大明新軍一戰就將全殲了。
    對草原分而治之,實際上也是後世曆史上清朝所用的方法。
    清朝將草原部落分成很多旗,每個旗都有固定的疆域,又在旗上麵設盟管理。
    自此之後,那些被征服的草原部落,便成了大清最忠實的走狗。
    他們不僅沒有再背叛大清,許多人反而幫著大清南征北戰,為大清立下了赫赫戰功。
    草原被分割後,中原王朝隻需要防止有野心家重新發起統一戰爭,在其出現的時候,第一時間派兵將其掐死,便再也不必擔心草原的威脅。
    聽完張輔的話,一眾部落首領頓時你看我,我看你,麵麵相覷起來。
    一時間,無人接言。
    張輔的目光,落在後方一個部落首領的身上,問道:“你們部落願意嗎?”
    那名部落首領霍地一下站了起來,環顧左右四周,朗聲道:“我們願意!各部落就應該劃定疆域和邊界,免得大部落總是欺淩小部落。”
    有他帶了頭,其他部落首領也開始紛紛出言:“我們也願意。”
    “我們也願意。”
    “我們也願意。”
    ……
    這是陽謀。
    各部落將領都能看出大明的用意。
    大明是要分割草原,以消除他們的威脅。
    可對很多部落而言,這又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他們的部落,在草原上生存一直都困難。
    因為草原上素來都是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
    大部落勢力大,自然不將小部落看在眼裏。
    如果能劃定疆域邊界,勢力較弱的小部落,它們的生存處境,便會立即得到極大的轉變。
    小部落當然求之不得。
    大部落的首領,心裏肯定是不太願意的。
    他們都有逐鹿草原,乃至在一定的時機,自立為大汗的實力。
    不劃定疆域邊界,自己的部落,才能獲取最大的利益。
    這也是為什麽長期以來,草原部落雖然有傳統習慣形成的勢力範圍,卻從無明確疆域劃定。
    因為那不符合實力強大的大部落利益。
    然而,看到其他部落紛紛出言讚同,上方還有兩尊大明殺神壓著,他們也隻能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同意劃定疆域邊界。
    “好!”張輔拍掌道:“既然大家全體都讚同劃定疆域邊界,那我們就來好好議一議該怎麽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