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重逢

字數:3718   加入書籤

A+A-


    胡素白今年已然年過七十。
    七十載歲月,這位老人幾乎見證了大燕的榮辱變遷。
    誠然,她所目睹的不過是這廣闊天地的一角,但這也足以讓她察覺到某些變化。大燕初建時,茫州淪陷,寧州成為大燕邊疆的門戶,與鬼戎、齊楚衝突不斷,寧州邊境烽火連天,胡素白的丈夫便是當年駐守鬼戎邊境的士兵。在她與丈夫成婚的第三個年頭,某夜,家門被叩響,腰牌、衣冠以及沉甸甸的一袋銀子被塞進她懷中。
    她的丈夫離世了。
    身處這不太平的世道,身為軍人之妻,此類故事胡素白聽過不少,也曾為此感慨歎息。可當這一切真的降臨在自己身上,當那些東西真的遞到她手中時,她才明白,天塌下來時,旁人的安慰與勸解不過是毫無意義的憐憫,唯有依靠自己才能走出困境。
    胡素白抱著丈夫遺留的衣冠哭了整晚,次日紅腫著眼睛為他料理了後事。
    自婚後,邊境戰事愈發緊張,丈夫鮮少歸家,胡素白也未給他生下子嗣,倒是丈夫給她留下了一對年邁的父母。
    胡素白的父輩曾犯錯,以致她和母親在父親被斬首後,也被貶為奴籍。
    胡素白的丈夫與婆家不嫌棄她的出身,胡素白沒讀過多少書,但也懂得知恩圖報。丈夫去世後,胡素白未想改嫁,靠著節儉和在別人家做零工,艱難支撐著這個因獨子戰死而破碎的家庭前行。
    如今,那兩位老人早已離世,胡素白也從少婦變成了老嫗。
    現在的她,身體和精神都大不如前,有時做一碗清麵都要耗費大半精力,更別提出去做工賺錢了。
    胡素白的命運不算好,但也不算太差。
    約摸十八年前的一個雨夜,做完一天工回家的胡素白在暴雨傾盆的路邊撿到一個尚在繈褓中的嬰兒。那時,孩子已淋了許久的雨,眼看活不成了。胡素白未多思考,便將孩子帶回家悉心照料,過程雖有波折,但孩子最終奇跡般地挺了過來。
    可這樣的結果讓胡素白喜憂參半,畢竟當時的胡素白已年過半百,不確定自己有無能力撫養這個嬰兒。但問遍鄰裏,無人願意收養這孩子後,胡素白還是決定將其養大。
    為此,她還為孩子取了個自認為不錯的名字——胡樂。
    在她看來,人的一生,快快樂樂最為重要。
    之後的日子雖辛苦,但祖孫相互依靠,也有溫馨。胡樂聰慧,八歲時便展現出不俗的修行天賦,胡素白苦思整整三日,最後咬牙挖開床榻下的地麵,拿出當年丈夫用命換來的銀兩,將胡樂送進了白馬學館。
    那些錢當然不足以支撐胡樂從八歲到如今這十年的學資,但好在胡樂懂事,十一歲起便時常做工,或另尋賺錢門路,總能在家庭急需時帶回錢財。胡素白曾懷疑胡樂在外走了歪路,做了虧心事,但在他多次保證後,才漸漸放心。
    然而就在昨日,平日最晚亥時歸家的胡樂,竟一宿未歸。胡素白一夜未眠,整晚站在房門口等胡樂歸來,卻始終未等到。無奈之下,隻記得胡樂說昨日要去白鶴客棧見一位大人物,若順利,將成為紫雲宮的門徒。
    老婦人雖年事已高,但也聽過紫雲宮的大名,自然不會阻攔孫兒。隻是胡樂一日未歸,心中的擔憂終難抑製,一大早就獨自顫巍巍地拄著拐杖前往白鶴客棧。
    傳說三十年前,寧霄城並非如今這般模樣。
    寧霄城的重新規劃與建設始於三十年前,那時江浣水在寧州任州牧已滿十年,三霄軍成立,邊境漸穩,這位州牧大人終於有精力處理寧州內政,擴建寧霄城便是他治理寧州內政的第一步。其中緣由與考量繁多,難以詳述。自那時起,寧霄城逐漸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西城滿是商販集市,東城是州牧府及此間駐紮的軍伍和各級官員所在之地,南北兩城是百姓居住之所。不知是有人刻意操縱,還是物以類聚,如今北城區多是如胡素白這樣的普通百姓,而南城則更多是富人以及那些讓普通百姓望而卻步的豪華酒樓飯莊。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那條名為寧安的長街。
    隨著阿橙走進寧安街,醉人的酒香味從街頭飄出,彌漫整個街區,隻需遠遠聞上一口,便覺渾身酥軟,如入仙境。
    街道兩側的樓台中,隨處可見舉杯暢飲的錦衣男子,也不乏身著帛縷輕紗的妙齡女子媚眼嬌笑。這裏仿佛與街外是兩個世界,外麵是熙熙攘攘的塵世,這裏是隻有風花雪月的人間仙境。當然,在這樣的仙境中,得備好足夠的錢財才能真正融入,不然就會如……
    “滾!這地方是你能待的嗎!?”此刻,不遠處一座紅磚綠瓦的樓台中突然傳來怒吼。
    一道身影被從店門中狠狠推出,是位老婦人,在這一推之下,腳步踉蹌,摔倒在地,她手中的拐杖隨之滾動,正好停在魏來腳邊。
    魏來皺了皺眉,還未等他有所動作,身旁的少女便淡淡說道:“寧安街聚集了寧霄城大半的有錢人,在此處若能得某位大人物歡心,賞些錢財或給份營生,都是機緣,乞丐盜賊都愛來此碰運氣。”
    “正因如此,在這些店麵做小廝夥計,月錢不少,但得認清這些慣犯,不能讓他們驚擾到客人。”
    魏來聞言,側頭看了阿橙一眼。大概明白了少女的言外之意,但他沉默數息,還是彎腰撿起地上的拐杖,在阿橙微微皺眉的注視下,走向倒地的老婦人,將其扶起。
    “謝謝公子……”老婦人年紀很大,從魏來手中接過拐杖,杵著在原地站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向魏來道謝。而店門中剛才推搡老婦人的小廝們見魏來走來,雖不認識,為免衝撞世家公子,紛紛收起繼續辱罵老婦人的心思,退回店內。
    “婆婆沒事就好,這裏不是婆婆該待的地方,還是盡快離開吧。”魏來微笑著,將兩枚銅板塞到老婦人手中,就要轉身離開。
    一旁皺眉的阿橙見魏來沒有與老婦人過多糾纏,眉頭舒展開來。她本以為以魏來在烏盤城的行事作風,說不定會善心大發,非得為這老婦人討個公道。
    阿橙並非冷血,隻是知曉如今大燕的世道,有眾多流離失所、無處伸冤之人,魏來能管一時,卻管不了一世,更何況不了解事情全貌,僅憑一眼就判定是非未免過於魯莽和自以為是。而魏來雖給了老婦人些許錢財,卻無意插手雙方紛爭,單從這點看,魏來比起在烏盤城時成熟了許多。
    如此想著,阿橙稍感安心,可那老婦人卻伸手拽住魏來的衣袖,然後撲通一聲跪在魏來麵前:“公子,我不要錢,求公子為我做主!為我做主!”
    阿橙剛舒展開的眉頭又皺起,魏來也未料到老婦人此舉,即便如此,魏來還是再次將老婦人扶起,態度溫和地說:“老婆婆有何麻煩說來便是,若其中真有冤屈,小子願陪老婆婆去官府一趟。”
    老婦人顯然很驚慌,聽了魏來的話,又大口喘了幾口氣,才從慌亂中緩過神來,然後抬頭看向魏來,聲音顫抖地說:“老身有一孫子,昨日說要來這白鶴客棧找一貴人,然後便……”
    “吵吵鬧鬧!難道你們北境之人都如此不知禮數嗎?”
    就在這時,一道不耐煩的聲音從店門中傳來,魏來轉頭看去,一道熟悉的身影滿臉煞氣地從店門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