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底蘊

字數:417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當許宣跟著顧教授走入崇綺書院才知道這裏為什麽要建在山裏。
    因為文華和奢華都內斂其中了。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喜歡的,這裏有。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托物言誌的東西,這裏也有。
    碩大的講堂足足有三間,光是食堂就比之前的錦天書院還要大,以及戶外平整的練琴之所.....
    至於那些涼亭連廊什麽的更不用說,雖沒有雕梁畫柱,但點綴在山形之中有種天人合一之感。
    原來這才是名門書院。
    許宣前世和後世都沒有怎麽見過如此美麗的書院。
    建築之美真是讓人驚歎,無聲的見證了曆史的變遷和文化的傳承。
    不過修建在這裏所需要的財物恐怕也是車載鬥量,原來整座書院都是頂級奢侈品啊。
    顧教授看出了什麽,所以淡淡的說道。
    “這裏的學子皆是世家子弟,很多都是捐建。”
    “幾百年下來壘出一座學院不足為奇。”
    “況且這等外物和書院真正的價值相比不值一提。”
    隨後帶著許宣見到了書院的底蘊。
    “明法科盛原輔教授,原刑部侍郎,現為明法課教授。”
    麵色冷肅,不苟言笑的老者看了兩人一眼,鷹隼一樣的眼神仿佛要看透人心。
    互相拱手示意後就拿出一本案宗來看。
    “明書科柳仲郢教授,家學淵源。其楷書結體緊密,筆畫鋒棱明顯,如斬釘截鐵,書風遒媚勁健,一副碑文讓江南紙貴啊。”
    柳教授不言不語,繼續揮毫潑墨,沉浸其中。房間中已經寫了無數字帖,皆為“崇綺書院”。
    似乎在與山門題字進行一場無形的比拚。
    “明算科秦九韶教授,原司農丞,著有《數書九章》,創出“大衍求一術”和“三斜求積術”,數算一道,天下無出其右。”
    秦教授雙目微睜,口中念念有詞,手中算籌像是在風中飛舞。
    數學的力量就算跨越時空依舊讓人敬畏。
    “禮樂科師曠教授,善樂器,懂禮儀,述《寶符》百卷。”
    師教授....穿著一件白色吊帶在忘我的彈琴,琴聲悠揚,如泉水潺潺,其中意境讓人陶醉。
    就是這魏晉風流之氣是許宣萬萬不能及的。
    “諸史科太史卯教授,其祖上以太史為官職,後人便以此名為姓。”
    顧衛介紹這位的時候語氣都低了很多,看來這位才是最厲害的人物。
    和亭台樓閣相比這些人才是書院的底蘊。
    若是往上捋一捋幾乎等於大半個朝廷都是熟人,這師資力量著實恐怖,難怪那幾個世家子都想來當代理教習。
    但凡能走通幾分關係,平步青雲不是妄言啊。
    “你若是能通過最後的考驗,就可以以秀才的身份入崇綺書院當教習,也算是開書院曆史先河了。”
    對此許宣已有準備。
    在看到書院的教授教習都是什麽水平後他自己都開始懷疑為什麽自己能有資格踏入這裏。
    崇綺書院的學生裏就有不少秀才,卻要從外部尋找代理教習,肯定有問題。
    走到書庫的時候顧教授傲然的停了下來,打算讓年輕人開開眼,看看什麽才是底蘊。
    同時這也是院士夫人吩咐的,每一個教習教授剛進書院都要來書庫一觀。
    “這間書庫的藏書數量冠絕江南,便是西湖邊的覲天書院也比不過,唯有白鹿書院在此之上。”
    說到覲天書院還用怪異的眼神看了這年輕士子一眼。
    許宣先是摸不著頭腦,隨後恍然大悟。
    錦天書院就是在蹭這個學院的流量,李老夫子...和光同塵,果然厲害。
    “咳咳,書庫之中還有不少名人真跡,以及碑文拓本。”
    “據說還有聖人真言拓本在其中,就連老夫都沒有找到。”
    一聲輕響,兩扇木門緩緩敞開。
    在大門打開之時恍惚之間有無盡氣流奔湧而出,浩浩蕩蕩的清氣填滿了眼前的天地,至陽至剛,至大至正。
    又像是無窮無盡的波濤從未知之地垂落四野,山川河嶽,日月星辰,皆在其中。
    野外的戰場之上,身長十尺,大九圍,坐如蹲龍,立如牽牛,就之如昂,望之如鬥的壯碩老者站在戰車之中,手持竹簡對著身邊的弟子說著什麽。
    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宮廷深處,一青年學者對君王說道:“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學宮之中,中年學者麵對諸多駁斥者毫無懼色,坦然說道:“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一幕幕曆史畫麵在眼前拉開。
    甚至最後還依稀出現了老者騎牛,身後紫氣東來三萬裏。以及一隻蝴蝶似真似假的飛過巨魚的身旁。
    靈魂深處散發出微微白光,似乎在與這萬千思想的火花碰撞和吸收。
    時間不知過了多久才開始重新流逝。
    “書庫藏書以儒家為主,還有諸子百家殘篇等等。”
    “若是通過入職,看到這些書,想走都走不了嘍。”
    耳邊重新出現顧教授的聲音,許宣眼前的一切也已消失,剛剛仿佛是一場幻覺。
    “被嚇到了?”
    “不,我好像看見了儒家以及諸子百家的先輩在曆史之中沉浮,心有所感。”
    顧教授一樂。
    “嗬嗬,年輕人,我當年在這裏求學的時候也是這麽說的,後來回來任教後發現有近七成人都是這麽說的。”
    雖然是主科教授,但他也是對年輕人最寬容的那一位。
    所以招聘代理教習這種瑣事才會接過來處理,。
    顧教授喜歡看到新人後輩們出現,尤其是看他們說點有的沒得的時候更會覺得有種年輕真好的感悟。
    可他不清楚,許宣的看見和他們的看見,不一樣。
    這一關為靈覺超凡者或者說為修行者所設,凡心有歹念者,不論人神妖鬼皆無法隱藏。
    修為不夠者更是會被書庫中醞釀的正氣所誅殺,畢竟.....儒家最為霸道。
    “這裏走,最後一關我不是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