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許教習的謙遜

字數:5043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院士夫人問了我一個問題,但本人才疏學淺,一直未有所得,唉.....”
    眾學生一聽,頓時來勁!
    送上門的好機會。
    既能解決院士夫人的難題,又可以打臉這個手段頗深的新教習的臉,豈不美哉。
    唯有數人似乎看出了什麽,可好勝心驅使他們依舊圍了過來。
    “咳咳,諸位同學,可曾聽聞蹴鞠?”
    “蹴鞠?”
    有博聞強記者脫口而出,春秋時期齊國故都臨淄中曾經流行的遊戲,時齊王...分兩方....隻需把藤球踢入門內即可。
    引經據典考究的一批,這些士子之中還真是能人輩出。
    “不錯,再問諸位,軍伍之中十人為一什,可知為何?”
    一位年紀頗小的學子毫不猶豫的說道。
    《尉繚子·兵教上》:“伍長教其四人,以板為鼓,以瓦為金,以竿為旗。擊鼓而進,低旗則趨,擊金而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擊而坐。伍長教成,合之什長。
    沒想到這些學子中還真有看過兵書的,許宣深深看其一眼。
    兵書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傳之秘,畢竟能夠批判權利的手段嚴加管束是正常的。
    “大家不要多想,隻是院士夫人在翻閱尉繚子時突發奇想,試圖加入蹴鞠之中。”
    “這樣就既可以鍛煉士子體質,還能培養團結友愛的學習氛圍。”
    “可惜這種結合之法頗有難度....”
    一位油頭粉麵派的士子果斷的站了出來,自信的說道。
    “這有何難,軍伍之事,隻要令行禁止即可。”
    許宣嗤笑,誰來下令?
    學子麵露尷尬,他的身份不足以領導這件事。
    有大貴族學子站出來表示聽他的就可以。
    許宣反問,能下何種指令,人員如何安排調動,陣法變化可懂?
    學子被問的麵色漲紅不知所措。
    錢仲玉跳了出來還沒有張口就被許宣鎮壓。
    “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諸位學子博學之勉強達到,可後續四步呢?”
    “沒有人問院士夫人為什麽要選擇蹴鞠,沒有人問最多可以多少人參加,沒有人問什麽時候可以進行遊戲,也沒有人問背後深意。”
    狀若失望的搖搖頭,轉身對院士夫人行禮。
    “您看,就算是小小的蹴鞠也不是學生們可以完善的。七日之內,許宣定能研究出合適的蹴鞠之法。”
    這場景,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寓言故事,反麵教材就是這些因為傲慢而踏入陷阱的學生。
    許宣說完還帶著一種蔑視的眼神掃視一圈,揚長而去。
    眾位學子內心直接裂開,這個教習好生討厭。
    隻是殺人誅心之言還未結束,走遠的青衫背影再次張口,飄來一句話。
    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淩雲仍虛心。
    .......
    虛心!好一個虛心。
    殷夫人差點沒有維持住自己的表情。
    而學生們則是氣血上湧。
    “吳兄,關於尉繚子可否給為兄講一講。”
    “李兄,可曾在典籍中看過蹴鞠需要多大的場地。”
    “餘認為蹴鞠應當分.....”
    不需要再說什麽,學生們開始自發討論,如何完成一場讓許教習“看得上”的蹴鞠。
    院士夫人搖搖頭,便離開了此地。
    許教習,果真非常人也。
    改革先鋒小試牛刀便如此立竿見影,其他教授聽聞後也是有些詫異。
    便是最嚴肅的明法科盛教授都有些感興趣。
    有這樣的人在,可能未來招收非世家學子不會有那麽大的阻力了。
    等下午上課,許宣回到了操場找到了殷夫人。
    “許教習好手段,《鬼穀子》《公孫龍子》的手段用起來頗為嫻熟。”
    “那也是崇綺書院的學子有朝氣,有傲氣,才是關鍵。否則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許宣不複上午的狂態,當著院長的麵恭維一下書院的學生,做人,他是專業的。
    “若過幾天學子們反應過來又如何?”
    “無妨,許某人善講道理。”
    第二天,早課。
    許宣講了一個姓高,名爾基的寓言小故事。
    遙遠的北境之中寒風凜冽.....小時候的高爾基.....你敢燒掉那本書!.....最後.....
    很多學子聽的很認真。
    倒不是故事內涵有多發人深省。
    而是其中北境和南方的地理,氣候,人文的不同在吸引他們。
    許教習在講小故事的時候會把這些他習以為常的東西隨意的說出來,實際上古代普通人出一次遠門幾乎等同於生離死別。
    就算是這些世家子弟遊學也隻是在南方幾省境內。
    北方給他們的印象就是帝都,皇權,貧窮,戰爭,異族等等。
    等到早課結束,許教習邁著輕快的步伐離開了課堂。
    而日常時間有關於蹴鞠的討論還在繼續。
    到了第三天就稍微冷靜下來了。
    有些學子認為討論這些東西不如好好看書...
    隨後在課間時分,有學生“恰好”看到許教習正與顧教授交流,路過之時“偶然”聽到些隻言片語。
    “蹴鞠隻是表象。”
    “這種團隊性質的運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能力,以及領導力。”
    “朝廷現在選材參考的更多是策論啊。”
    “據說院士夫人也在等著...蹴鞠.....結果。”
    真的就是隻言片語而已,隨後便傳了出去。
    有人大著膽子試探性的向教授求證。
    隻得到了一個不承認,不否認的態度。
    “領導力.....蹴鞠還是要認真鑽研一番啊”
    “不錯,不錯。”
    而許宣則是該上早課上早課,該去書庫學習去書庫學習。
    心神中的白蓮聖父也在從中不斷汲取智慧和知識的火花,雖然不知道有什麽用,但不會是壞事。
    還有就是小故事固然好用,也取之不竭。
    可等招新之後他也是有正式課程要上的,多補充一些知識為將來做準備。
    至於蹴鞠?什麽蹴鞠?
    這東西就沒打算真按照足球規則來,符合時代才是最重要的,畢竟讓士子們把對麵的腿鏟折什麽的太不斯文了。
    似乎一切都在正軌之上,就差若虛師兄的淨土宗功法了。
    沒錯,許宣想開了。
    白蓮聖母都可以去學習,我為什麽不行。
    佛渡有緣人,自己和淨土宗的緣分之深厚難以描述啊。
    誰叫咱沒有自悟功法的能耐呢。
    若是將來東窗事發,就說若虛師兄是被自己這白蓮妖人蒙蔽的。
    至於管不管用,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四日。
    夜晚,一隻紙蝴蝶飛到了乙三院的書桌之上攤開。
    “後山。”
    許宣眼神一亮。
    “淨土宗,我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