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選擇題
字數:4311 加入書籤
許宣一路朝著西北方向的洛陽前行,內心本是打定了主意不招惹任何是非。
擔心節外生枝影響到春闈大計。
但他也深知自己這因果汙染的特殊性,冥冥之中總在不斷吸引著各種光怪陸離的大事件。
比所謂的包拯柯南還要凶殘千百倍,死個把人的事情根本沒有臉往上湊。
動不動就是毀滅一城,毀滅一郡,毀滅一州的程度。
為此特意在年後就早早出發,足足預留了三個月的提前量,指望能從容趕路。
可萬萬沒想到,這北方大地就像是把所有“攢勁的節目”都集中在了開春這段日子。
一路行來,竟無一日安生!
妖魔鬼怪,邪祟異事,權貴陰私層出不窮,趕集似的湧到了北上道路兩側。
許宣有時也不免暗自慶幸。
幸好,咱是能動手就不嗶嗶的法海禪師,不是那需要徒弟保護的玄奘法師……
不然就眼下這‘副本強度’,怕是還得再往上調兩個檔次,直接奔著仙神層次去了。
不過,抱怨歸抱怨,目前的麻煩程度尚在他的掌控之內。
畢竟在江南埋頭發育了三年,白蓮大魔王的家底也算有了一定的積累,等閑妖邪還真不夠他一隻手打的。
所以……下一步該往哪走呢?
此刻,許宣正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望著前方岔開的三條道路,心情略有些複雜。
往北,是沛國相縣,據說近來不太平。
往西北,是譙國,曹氏故裏,大晉禁忌。
往西,則是汝陰郡,路途相對平坦,但宗族勢力複雜。
若想避開那些可能提前引爆的“大麻煩”,第一步就是得選出一條既不會太過平靜,又不會一開始就難度拉滿的路線。
剩下的麻煩……等他有空了,再一一收拾也不遲。
“咦?”許宣忽然失笑,自言自語道:“難道這就是當年白蓮聖母感覺‘天下皆敵’的原因?”
他搖了搖頭,甩開這個無厘頭的想法,我瞎共情什麽啊。
我可是正義的保安堂主!
隨後熟練地從袖中掏出一卷精細的羊皮地圖,以及數枚記錄著各地情報的玉簡,就地鋪開。
結合這一路的見聞,開始冷靜地分析起來。
石王靜立一旁,它起初有些不解,以許堂主的能力,區區路線選擇何需如此躊躇?
但轉念一想,自踏入江北地界後的種種“際遇”.
從洪澤湖,到淮水,再到塗山,緊接著垓下,一路上仿佛無窮無盡的“意外”。
石王那堅硬的石芯深處也不由得默默點頭。
許堂主做得對,是得謹慎點。
這北方的水啊,太深了。
等待片刻,隻見許宣手指在地圖上輕輕一劃,率先將西麵的汝陰郡給排除了。
“此地,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是隱藏的陷阱最多,風險最難預估。”
首先,這裏有一座上古東嶽廟,據考建於夏商時期,乃是上古核心祭祀與行政重地。
但凡涉及人道氣運沉澱又兼古老祭祀之所,絕對少不了麻煩,一旦觸發,後果難料。
其次,此地流傳‘二郎擔山’之傳說。
喜來折草量天地,怒後擔山趕太陽。故事主角,名曰楊戩。
雖然仙神無蹤,但總歸有幾個意外殘存,並非絕對。
最後……
此地還有黎山老母的傳說。白姑娘的師門背景,懂的都懂。
石王聞言,哪怕是沒有表情的石臉,仿佛也僵硬了一下。
好家夥,上古祭祀,清源妙道真君,再加上一位輩分高得嚇人的遠古女神……
這汝陰郡哪裏是郡,分明是個地獄.不,地獄沒有這麽殘忍!
就以自家公子的特性,那是一點邊都不能沾上。
不然別人怎麽著它不知道,自己絕對會被打成齏粉回歸天地。
那麽……西北方向的譙國呢?
許宣將目光投向另一處。
此地明麵上的傳說似乎“溫和”許多:神醫華佗創五禽戲,以及曹操布下的“七十二疑塚”。
聽起來似乎比汝陰郡的“群英薈萃”要好得多。
但你們以為身經百戰、嗅覺敏銳的成熟期白蓮大魔王會這麽輕易被表象迷惑嗎?
不可能的!
許宣是什麽人?
那是從屍山血海裏殺出來,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的主!
他一眼就看穿了這“祥和”背後潛藏的巨大凶險!
“事出反常必有妖!此地過於‘幹淨’,過於‘祥和’,反而極可能是最大的陷阱!”
於是,排除法生效。
去掉地獄難度的A,再去掉看似簡單實則更凶險的C。
“所以,答案隻剩下一個了。”
許宣手指重重地點在向北的路徑上,語氣斬釘截鐵,“決定就是你了——沛國,相縣!”
選擇此地正是看中了此地傳聞多與“人間”曆史傳說相關,相較於那些動輒牽扯上古仙神的地域,顯得“樸素”許多。
比如那孔門七十二賢之一閔子騫“蘆衣順母”的孝道故事,流傳於此。
這屬於二十四孝的範疇,固然體現了人倫綱常,但
許宣雖然是個讀書人,走的卻非正統儒家修身養性,凝聚浩然正氣的路子。
自然不受那“孝順”二字的天然道義鉗製,內心毫無波動。
這點道德層麵的傳說,對他這白蓮大魔王而言,簡直如同清風拂麵。
再比如那大澤鄉“陰兵借道”的詭異傳聞。
陰兵?
許宣嘴角勾起一抹古怪的笑意。
他在陰司地府的關係網真要擺出來,怕是能嚇死幾個鬼怪。
五方鬼帝道場,十八層地獄霸主,以及南閻浮堤哪裏不曾傳過咱的名號。
區區陰兵這點陣仗,在他麵前恐怕還真不夠看。
這兩個看似麻煩的點對他而言,反倒都是能輕鬆“罩得住”的小問題。
至於沛國當地的皇朝力量,主要便是一位受封於此的沛順王。
北方作為九州中心,沃野千裏,曆來是藩王分封的重地。
大晉朝分封的幾十個藩王國,大多擠在這片區域,基本上一個郡就能攤上一個王,多如牛毛。
其中還有幾位封地更廣實力更強的“大號”藩王,兵強馬壯,私蓄甲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