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坦噶尼喀湖

字數:4605   加入書籤

A+A-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騎行,兩人終於到達了布瓊布拉西城區的“快樂香蕉”店。
    店主是一個約莫四十歲的中年婦女,身材消瘦,但眼睛炯炯有神,很是精神。
    其實布隆迪近千萬人口,很少有胖子,大多數布隆迪人都是消瘦的身材。
    沒辦法,肚子裏一年到頭都沒多少油水,想胖也胖不了。
    雖然木薯號稱“澱粉之王”,飽腹能力是夠了。
    但熱量與炸雞那些工業食品相比,是拍馬也不及。
    中年婦女顯然認得雷馬納,看到雷馬納和奧德彪騎著二八大杠,後座載著香蕉騎過來時,就興奮地上前迎接。
    “謝謝伊馬納保佑,再晚一點,店裏的香蕉就要賣完了,那該損失多少布朗。”
    中年婦女嘴裏念叨著。
    “布羅姆女士,您先生要我們運送的香蕉我們送過來了。”
    看到老板娘親自出來迎接,雷馬納略有些恭敬地說道。
    中年婦女具體叫什麽其實他也不知道,但雇傭他們的老板叫做赫瓦德·布羅姆。
    所以叫老板娘為布羅姆女士準沒錯。
    布隆迪的女人出嫁之後,都是隨夫家姓。
    不管中年婦女以前叫什麽,現在肯定就是布羅姆女士了。
    事實上,除了華夏少數幾個國家外,幾乎全世界的女人出嫁以後,都得隨夫家姓。
    不管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是落後的非洲國家,一概如此。
    個別像西班牙、日本這樣也不用改名的國家。
    其實也隻是法律不強製更改,但大部分人會沿襲舊傳統,跟隨夫家姓。
    布羅姆女士繞著雷馬納和奧德彪車後座的香蕉檢查了一番,看見香蕉完好無損,不禁連聲稱讚。
    “雷馬納,還是你送貨能讓我安心,你不知道這幾天接替你送貨的那個家夥弄壞了我多少香蕉。”
    見香蕉沒事,布羅姆女士也不急了,反而向雷馬納抱怨了起來。
    “這幾天你去哪了,怎麽都不來送貨。”布羅姆女士好奇地問道。
    “呃,家裏有點事,這幾天就沒送貨,現在事情忙完了,我肯定天天幫赫瓦德先生送貨”
    雷馬納表示道。
    “那還差不多,咦~這位小夥看著怎麽有點眼生。”
    布羅姆女士突然打量著奧德彪向雷馬納問道。
    “他叫奧德彪,是我的同村好友,今天第一天做香蕉自行車手。”
    雷馬納如實回道。
    “那雷馬納你可真是找了個好幫手啊!”
    布羅姆女士笑著對雷馬納說。
    雷馬納得意地笑了笑,回頭看了奧德彪一眼,仿佛在說:
    “看吧,我就知道你行!”
    之後也不再說什麽廢話,雷馬納便解開後座綁著香蕉的繩子。
    和奧德彪兩人來回幾趟,就把自行車後座15掛香蕉搬到了店內。
    步入店內,一股清新的果香撲麵而來。
    水果店不大,大概10個平方左右,牆麵是發灰的土牆壁。
    布隆迪可沒有乳膠漆這些東西。
    房子能用就行,要那些花裏胡哨的幹嘛。
    木質的貨架整齊地擺放著幾種不同類型的水果,芒果、菠蘿、橙和柚子。
    前麵的一大排貨架是空的,上麵隻擺放有五六根零散的香蕉。
    看來,這個貨架就是用來擺香蕉的。
    沒有過多停留,放下香蕉奧德彪和雷馬納兩人就告辭離開。
    剛出水果店,雷馬納就從兜裏掏出1500布朗的紙鈔,說道:
    “伱的酬勞。”
    奧德彪伸手接過,點了點頭。
    他也沒推辭,去扯什麽自己拉的重量少,你拉的重量多,應該多拿點之類的話。
    不管是前身還是今世,奧德彪都覺得這種話太過矯情,有點說不出口。
    就像是前幾天擺佛像賺錢平均分一樣。
    一起做事一起分錢,不用扯什麽誰做得多,誰做得少,誰就要分得多,誰要分得少之類的。
    有時候分得太清,反而不好。
    心裏領情就夠了。
    “接下來要幹嘛,我們要騎回去再找找有沒有活幹嗎?”
    奧德彪收起錢,看著雷馬納問道。
    “不了,雖然你比我想象中力氣大很多,但怎麽說也都是第一次拉這麽重的活,再拉一趟的話我怕你吃不消。”
    雷馬納認真想了想,又搖頭拒絕道。
    沒幹過重活的人第一次幹得太猛的話,很容易傷到自己。
    為了奧德彪的健康,雷馬納決定不拉第二趟了。
    “為了慶祝你第一天當香蕉自行車手,我們去坦噶尼喀湖轉轉吧。”
    雷馬納提議道。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六大湖,緊鄰首都布瓊布拉市區,算是布隆迪境內唯一出名的旅遊勝地了。
    雖說是湖,但坦噶尼喀湖卻被譽為非洲腹地的“地中海”,氣勢磅礴,變幻無窮。
    湖麵海拔73米,麵積為3.29萬平方公裏,比整個布隆迪國土麵積都要大了。
    當然,這個湖並不全都是布隆迪的,非洲有四個國家擁有這個大湖的一部分。
    除了布隆迪外,還有剛果民主共和國﹙擁有45%﹚、坦桑尼亞﹙擁有41%﹚和讚比亞。
    布隆迪隻擁有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使用權。
    但即使如此,布隆迪也視之為珍寶。
    要知道布隆迪可是靠著國際經濟支援才能存活的一個國家,但今年卻拿出約80萬美元投入到坦噶尼喀湖的旅遊事業。
    布隆迪政府在湖邊因勢修建了遊泳場、俱樂部、別墅、旅館、飯店等設施。
    每到周末或節假日,布瓊布拉的市民便舉家至此,或遊泳,釣魚、曬太陽、或泛舟湖上,或進行各種水上運動。
    這裏每年也吸引了數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沒過多長時間,奧德彪和雷馬納兩人便騎車來到了坦噶尼喀湖畔。
    湖麵波光粼粼,仿佛一麵巨大的鏡子,倒映著天空和周圍的景色。
    湖邊綠樹成蔭,微風拂過,帶來陣陣清涼。
    今天的海灘特別多人,黑人、白人、黃人集齊了。
    人頭簇擁,遊泳的,散步的,燒烤的,太陽傘下陽光浴的。
    霎時間讓奧德彪有種置身邁阿密沙灘的錯覺。
    遠處,一艘艘帆船在湖麵上穿梭,它們隨風起舞,仿佛在與海浪共舞。
    又或是一艘艘摩托快艇在寬闊而平靜的湖麵掀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
    那些都是外國人最喜歡玩的玩意,布隆迪人基本很少玩。
    畢竟太貴了。
    快艇來回一趟的油費,就抵得上普通布隆迪人一個月的工資。
    沒多少人舍得花這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