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道而別

字數:4768   加入書籤

A+A-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正酣。
    江東卻被一股陰霾所籠罩著。
    前不久才攻破豫章,一統江東之地的小霸王孫策,在打獵時被許貢的三個門客所刺,傷重,危在旦夕。
    孫策自知命不久矣,將除了在柴桑方向防備劉表的周瑜之外,所有孫氏的重臣都召集回了吳宮。
    內殿之中,一眾孫氏的重臣都在外等待著,卻聽得一陣腳步聲匆匆,本是平靜的宮殿之中響起了一陣埋怨聲。
    “早跟你說過,為人主不可輕陷危地,更不要仗武勇甩開護衛在山野中馳獵,你就是不聽!”
    誰人敢在孫策的宮殿如此說話?
    “是三爺!”
    人群之中,很快響起了細嗦的討論聲。
    劉興,他不是在合肥麽?
    張昭微微直起身來,看了一眼帷幕中那身影,隨即低下了頭,心中不解。
    孫策遇刺,江東眼看就要變天了。
    周瑜都沒有回來,在合肥鎮守的劉興怎麽會回來?
    不管外麵一眾臣子心裏如何想的,殿宇之內,孫策看見自己的三弟,臉上露出了笑意。
    大喬在旁,自從孫策遇刺後,絕美的容顏上便沒有掛上笑容。
    此刻,她見劉興,自家的三叔回來之後,臉上愁緒稍減,找到主心骨一般,從旁搬了一張胡床。
    “三叔,坐!”
    雖說孫策的兄弟姐妹不少,可要論熟悉,大喬還是與周瑜、劉興,自家夫君的兩位異姓兄弟更親近一些。
    劉興拜謝,坐在了孫策周邊。
    隻見孫策如今虛弱不堪的身體,微微扭動,抬起了手,握住劉興的手臂。
    “三弟,當初我父被劉表所害,我與一眾部曲孤苦無依,多蒙三弟收留,這份恩情,我一時一刻也不敢忘。”
    “都這麽些年了,還說這些舊事做什麽,兄長如今還是要養好身體。”
    孫策握住劉興手臂的手,力道卻越來越重。
    “不,為兄心中的話,不吐不快。”
    劉興也有些無奈,微微拍了拍孫策的手。
    “兄長有話想說,那就說吧!”
    孫策有些勞累,躺在床榻上,有些失神。
    “當初,袁術逼迫我為其四處征戰,在最危難的時候,是三弟帶兵前來,助我掃平敵軍。而後入江東,你我兄弟聯手,掃平江東,穩住了根基,為兄從此不再聽憑袁術驅使。”
    “之後,公瑾西取柴桑,三弟北奪合肥,又值曹袁鏖戰,我正欲與兩位兄弟北上許昌,迎立天子,共謀大業,誰知卻為小人所趁。”
    “兄自知命不久矣,有一事相托,三弟切不可推辭。”
    “兄長放心,我一定輔助仲謀,穩固江東基業。”
    聽到了劉興的話,孫策搖了搖頭,身體裏仿佛有一股力量在往外湧,用力抓住了劉興的肩膀,傷口處,血流不止。
    “兄長,你這是做什麽?”
    “我要三弟繼承為兄基業,為江東之主!”
    劉興心中猶如一道閃電降下,麵容中,極度不可思議。
    倒是一旁的大喬,倒好像是心中早有預料,顯得很平靜。
    “兄長便是擔憂紹兒年幼,不能掌控基業,那也可由仲謀繼任。”
    劉興這話倒不是假話,來之前,他的心中早就做好了預案。
    曹操和袁紹正在官渡僵持,趁這個機會北上,掏曹老板的腚。
    就算最後不能成功,也能占據淮南之地。
    以後和孫權翻臉,也能退居壽春,進圖中原。
    可沒有想到,孫策居然想將江東讓給他。
    劉興心中,有一度甚至在懷疑這是不是孫策在試探他。
    若是他真的答應,殿外就會跑出數百刀斧手,讓他就此殞命。
    “弟,萬不可推辭!”
    可孫策無比堅定的神情,卻讓劉興將心中想法一時消散。
    “兄長為何如此?”
    “仲謀年少,自保尚且不足,更別提進取了。這江東的基業,本有一半是你的。昔年陶謙三讓徐州於劉備,如今我將這另一半基業也給你,也不枉我父一世忠義之名。”
    孫策將殿外眾臣呼喚了進來。
    隨著一大幫江東孫氏舊部和世家出身的文臣走了進來,孫策讓大喬將他扶了起來。
    “吾命將終,已上表許昌,奏明天子,以吾弟劉興為揚州牧,繼吳侯之位。”
    說完,孫策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這殿宇之中一眾臣子,被這遺命所驚,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眾人,拜見新主!”
    孫策一聲厲喝,孫氏舊部如程普、黃蓋等武將都行了大禮,見過新主。
    這些年,劉興與一眾武將南征北討,本就信服。如今又有孫策的命令,沒有什麽猶豫的。
    倒是以張昭為首的一眾文臣,這些出身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各懷心思。
    “主公不將基業留於孫氏,何故給一外姓之人?”
    “大膽,張昭你好大言。”
    張昭一驚,轉過頭去,正見人群之中,有一人對其怒目而視。
    孫策的舅舅,吳國太的弟弟,吳景!
    張昭正疑惑時,吳景跳了出來。
    “我三侄劉興乃是漢室宗親,江東亦是大漢之地,主公欲將江東托付我侄,何謂外姓?”
    天下誰人不知道漢室名存實亡,天子不過是傀儡,各路諸侯嘴上說著匡扶漢室,私下裏誰不是在擴張地盤,割據一方。
    隻是,這實話是不能說的。
    張昭反應了過來,立馬也行了禮。
    “臣知罪!臣張昭見過主公!”
    見張昭都投了,一眾文臣倒是一時間也沒有他話。
    “臣等見過主公!”
    “三弟,照顧好孫氏。”
    “兄長放心,我一息尚存,便不會讓孫氏受了委屈。”
    “為兄便放心了。”
    -----------------
    宮殿上空,喪鍾聲響起。
    本在禮佛的吳國太睜開了眼睛,手中動作一滯。
    “孫權,你的兄長,薨了!”
    孫權跪在吳國太的身後,抬起了頭,年少的他,麵上似有萬分不解。
    “母親,我不明白。”
    吳國太微微歎了口氣。
    “劉興與策兒這些年南征北討,與你父一眾舊部有過命的交情,軍中之人是認他還是認你?”
    “……”
    “周瑜在外,手握重兵,你與劉興相爭,他會幫他的三弟還是你?”
    “……”
    “劉興文韜武略,你與他為敵,有幾分勝算。便是你運氣好,打贏了他,我孫氏又如何麵對江東一眾世家的複仇?”
    “……”
    三個問題,孫權皆不能答。
    屋中吳國太閉上了眼睛,道了一聲。
    “從今以後,汝等要以兄事之,以主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