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吾乃大漢忠臣

字數:5493   加入書籤

A+A-


    建安五年七月,曹軍退守官渡,袁軍進軍陽武。
    天下之勢,瞬息萬變,就在袁紹大軍開過黃河後,汝南黃巾賊劉辟反,十數縣響應袁紹。
    前有周泰、蔣欽軍的進逼,後有十數縣反叛,陽泉城中守軍,隻能向北退去了許昌,讓劉興得到了這座通往淮水上遊和許昌的要塞。
    不得不說,曾經的百年望族,天下仲門,即使隨著袁術而倒落,遺留的軀體的能量依舊巨大。
    這些袁氏的門生故吏本在曹軍的清剿下朝不保夕,如今有了袁紹的命令,都投入到了劉興麾下。
    劉興當然是來者不拒。
    轉瞬間,劉興已經控製住了淮水上遊汝南郡十數縣,憑添了二十多萬人口,並且攻占了汝南的數座養馬場,得到了數千匹戰馬。
    功成歸來,許攸剛見劉興,便自誇起來。
    “如何,憑許某三寸之舌,吳侯旬月間便拓地五百裏。”
    許攸的確有才,可也很得瑟。
    劉興再度給許攸和張郃安排了慶功宴會,並且讓許昌那邊送來的歌舞團再度前來跳舞助興。
    “曹賊退守官渡,人心已失,如今通往許昌的道路已通,吳侯若是率江東之眾,溯淮水而上,直取許昌,則大事可成。我家主公說了,事成之後,願給吳侯青徐二州,與吳侯共享天下。”
    “住口!”
    本來酒宴的氛圍還好好的,可許攸這話一說出來,氣氛霎時變了。
    劉興當即斥道。
    “我與袁紹皆漢臣,他怎能有如此心思?”
    許攸一愣,怎麽忽然間風雲突變?
    “吳侯什麽意思,兩家結盟,共抗曹賊,不是早就說好的麽?”
    “我隻說要抗曹賊,什麽時候說要共享天下了?”
    這不一個意思麽?
    許攸不解,卻見劉興轉向了身旁一直站立著的一個人。
    許攸以為這人是劉興的仆人,可沒有想到劉興對他很恭敬。
    那人緩緩開口,質問道。
    “袁紹乃朝廷大將軍,世食漢祿,怎能有如此悖逆之心?”
    許攸很詫異,可他仔細一看老者麵容,驚道。
    “你是……伏完!”
    許攸倒吸了一口冷氣。
    漢室之中如今為數不多的老臣,桓帝的女婿,天下士人敬仰的一代大儒,當今皇後伏壽的父親,天子的老丈人,怎麽會在這?
    難道劉興一直在空手套白狼?
    “老夫奉天子之命,前來犒賞江東之眾,不想聽到如此言語。”
    伏完說完,便不再言語,將主導權交給了劉興,隻見他歎息著。
    “我原以為袁本初與我一樣,皆有匡扶漢室之心,隨與其立下盟約,共擊曹賊,沒有想到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劉興惋惜著,然後毫不猶豫砸碎了眼前的杯子。
    “刀斧手何在?”
    一聲令下,太史慈帶著人從外麵衝了進來。
    “主公!”
    “都鎖了!”
    張郃雖然是世之勇將,可雙拳也難抵四手,又被灌了很多酒,不在狀態,很快被擒住了。
    更不用說是許攸了!
    “誤會啊,剛才不過是酒後戲言,怎可當真!”
    張郃早就看明白了,也不畏懼,聽了許攸的話,更是憤然道。
    “你還沒看出來麽,刀斧手早就安排在了外麵,劉興這是在過河拆橋。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何必搖尾乞憐!”
    看著張郃如此,劉興點了點頭。
    “好,我平生最欣賞的就是此等好漢,拉下去,小心看管,莫要傷了壯士。”
    然後,劉興將目光看向了許攸。
    有著張郃在前,許攸也很硬氣。
    “我乃主公帳下謀士,絕不會背主投敵,寧死,也不會向曹賊搖尾乞憐。”
    “好,我平生最欣賞的就是此等好漢,拉下去,隨了他的願。”
    許攸一愣,怎麽人與人的差距差這麽大?
    怎麽張郃就是小心看管,到我這就是隨了我的願。
    不帶這麽雙標的。
    “等等!”
    “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許攸一下子便跪了下來,跪的那叫一個幹脆。
    “臣心存漢室,無奈屈居袁賊之下,今願反正,為大漢效力。”
    “國丈,你怎麽說?”
    “許攸也是一代名士,暫且留他一條性命吧!”
    伏完給了意見,劉興也揮了揮手,讓人也把他帶了下去。
    劉興招呼了一下太史慈,小聲問道。
    “那一千騎怎麽樣了?”
    “主公放心,都已經弄倒了。”
    聽了太史慈的話,劉興終於放下心來。
    一支精銳的騎兵,就這麽送了過來,還白帶了一員大將。
    本初,你真的是個好人!
    “小心看管,連人帶馬先送到合肥再說。”
    “屬下明白!”
    太史慈帶人離開,屋中隻剩下了劉興與伏完兩人。
    “國丈,現在你信了我效忠天子之心了麽?”
    伏完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
    “吳侯的心,老夫看到了。”
    劉興上前走了幾步,來到伏完麵前,神神秘秘的。
    “我聽江湖傳聞,效忠天子的心腹大臣都會有一件信物。”
    伏完聽了劉興的話,心中起了疑竇,這事我怎麽不知道呢?
    “什麽信物?”
    “衣帶詔!”
    伏完臉色大變,本是波瀾不驚的模樣,現在是氣都喘不勻了,忙著否認。
    “絕無此事!”
    要知道,董承和一眾黨羽,不久之前才因為叛亂,被曹操族滅。
    這場叛亂之中,董承就是拿著衣帶詔的名號起事的。
    劉興如此說,不是等於要伏完承認董承的事情就是天子授意的。
    伏完相當敏感,生怕說錯一句話,劉興卻是滿不在乎。
    “國丈要是還不信,我現在就去許下,把曹仁也抓了。”
    “不用,老夫信了!”
    伏完趕忙阻止道。
    好家夥,你把曹仁抓了,許昌城內的曹氏和夏侯氏宗親還不得發瘋。
    伏完這位當世聞名的大儒,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或者說,他說出了此時許昌城中一眾保皇派的心聲。
    “如今袁紹大舉興兵南下,曹操為國禦敵,吳侯身為漢室宗親,當鎮守江淮,穩固後方,為天子分憂。”
    許昌城中一眾漢室老臣,討厭曹操麽?
    當然討厭,可相比之下,他們更害怕袁紹。
    曹操大權獨攬,可沒有做到當年董卓的地步。
    便是董卓,也隻是廢帝,並沒有自立。
    可袁紹不同。
    他們害怕袁紹贏了之後,會和他弟袁術一樣,直接稱帝!
    曹操,可以合作。
    袁紹,絕不妥協。
    所以,當壽春那邊傳來許攸到了的消息,許昌立即派出了最高規格的人員前來。
    伏完亮出了底線。
    他們可以支持劉興在江淮立足,牽製曹操。
    但不會支持劉興進入許昌。
    相比袁紹,劉興更加可怕。
    “國丈,我明白了!”
    “吳侯能夠看穿那些叛逆的伎倆,老夫很欣慰。”
    伏完舒了一口氣,可接下來劉興的話,讓他感覺自己在這裏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這個世上本沒有衣帶詔,但隨時都可以有衣帶詔。就比如說,今夜和國丈在此會後,我也可以和其他人說,我有了衣帶詔!”
    伏完摸著自己的胸,感覺很氣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