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招安

字數:3893   加入書籤

A+A-


    庭院外,梅花盛開,帶著淡淡幽香。
    屋內,銅爐之中,炭火炙熱,驅散著嚴寒。
    龐統於屋中,為劉興策劃了平定山越的戰略。
    劉興看著手中策,聽龐統道。
    “平定山越,當以丹陽一郡為先,次及江東諸郡。各地豪強,多與山越有所勾連,為在首要,其餘蠻夷之輩,可緩緩圖之。”
    龐統給定的方略就八個字,先近後遠,先難後易。
    山越之中,並非全都是蠻夷,很多山越部落為首的都是漢民,他們化為蠻夷,與地方的豪強勾連在一起,割據地方。
    江東一地,統治的精華地帶是三吳地區,勢力的擴展範圍則是長江和支流沿線的可以大規模屯田的穀地、窪地和湖澤地帶。
    這些地方都是縣城人口集聚的地方。
    因為偏遠,又因為天下大亂,很多小邑的豪族都暗中和山越勾連。甚至,他們本身就是山越。
    龐統認為,這一部分人當最先處理,恢複地方的安穩,收納他們的部曲,擴充實力。
    其次,對於那些真正躲在深山之中的蠻夷,則可以慢慢處理。
    “丹陽郡出強兵,又在金陵之外,必先除此地之亂,方能威服豪強。毛甘、金奇、尤突、費棧之輩,或可拉攏,或可誅滅。”
    劉興對於龐統的策略給予了肯定,並且問道。
    “你以為當先何人為將,又以何軍討伐?”
    龐統思考了一會兒,拱手道。
    “北府諸軍多習陣戰、車戰、騎戰,難以入山瘴久持,江東水軍水戰精熟,可馳騁湖海,亦難入山中。且太史慈、張遼、張郃、程普、韓當等將,乃是大將之才,不可屈於煙瘴之地,乃耗損其銳氣。周泰、蔣欽、董襲、陳武、淩操等輩,乃水中蛟龍,江表虎臣,入荊之時亦有大用,無需竭澤而漁。”
    劉興聽他這麽一說,瞬間感覺自己麾下好像沒有一支軍隊可以討伐山越了。
    “如此,該如何?”
    “這正是臣要與主公說的,荊南四郡、巴蜀之地乃至五嶺、南中,多有山巒雲集、煙瘴叢生之地,沒有精於山地作戰的軍隊和懂得山地作戰的將領,主公難以掌控這些地方。”
    劉興麵色嚴肅,點了點頭。
    建立一支能夠在山地作戰的部隊,的確很重要。
    “該從何處尋將才?”
    “荊南、巴蜀之地,不乏此等將才,如黃忠,便是大將之姿。江東之地,臣可薦一人。”
    “誰?”
    “賀齊!”龐統說著,解釋道,“此人本是會稽郡吏,後為孫策提拔,作戰勇猛,素為山越所懼,現為建安郡都尉。”
    “就依你之言,將他召到金陵。另外,再派遣使者,攜錦、糖等物,拜會各山越首領,探其虛實。”
    “諾!”
    劉興望著龐統的背影,臉上露出了笑容。
    看來龐統已經漸漸進入了狀態,成為了他麾下一名合格的謀士。
    龐統得了劉興的命令,很快就開始實施了。
    賀齊最先從建安郡被調來,同時,又派遣使者,前往各處山越首領處,給予禮物,並且試探是否有歸順之心。
    這些山越首領,不少人在當地有著很高的威望,有人甚至還在當地建造了城池。
    聽到使者的話,他們之中不少都表現出了相當的熱情,甚至不少首領還表現出願意歸順劉興的意思。
    當使者帶著消息回來,劉興有些意外。
    聽使者說,那些山越首領聽說是漢室的征南將軍、揚州牧派遣使者前來拜會,紛紛樂於聽命。
    劉興沒有想到,他北上淮南,獲封揚州牧和征南將軍後,這兩個官職對於這些在深山之中的山越首領有著這麽大的影響力。
    劉興很快想明白了。
    大漢四百年,武德充沛,四征四鎮各路將軍,對於蠻夷的處理,無非是順生逆死這幾個字。
    要知道,隨著大漢開疆拓土,昔日不少的蠻夷都歸於王化。
    不要小看歸於王化這幾個字,這意味著這些昔日的蠻夷可以獲得更好看的衣服、更多更豐富的食物、更堅實的鐵具、更方便的馬車和更大的房屋。
    甚至,這些蠻夷首領的子弟可以讀書習字,進入大漢文明圈。
    合作,有好處。
    不合作,那你就試試。
    劉興發現,最積極想要歸順的,往往都是領地中土地開發最成熟,人口稠密,農耕技術較高,財富較多的山越勢力首領。
    就像是黑社會賺夠了錢想要洗白一樣,這部分山越首領也想要從劉興這裏討到一官半職,因此被招安的意願相當的高。
    劉興很快便有了行動,派遣使者前往這些山越首領的領地,頒受印綬,賜予了官職。
    當然,作為招安的條件,這些山越首領也承認了劉興的領導,並且接受了吳侯府的兵員征募和糧草調集,除此之外,當地的事務還是當地人在管理。
    簡而言之,就是認了劉興這個大哥,並聽從大哥的招呼。
    當然,認大哥自然也有認大哥的好處,認了大哥後,他們的地盤就受到了大哥的保護。
    以後要是有山賊、流寇、水匪,乃至是山越同行入侵他們的領地,大哥就得平事。另外,成了官方勢力後,他們的領地將不再封閉,外界的商品會進入其中,他們當地的特產也可以販賣出去。
    劉興並不急於在他們的領地之中建立郡縣,而是希望通過貿易加深關係。
    孫權領導下的東吳,因為內外的壓力,對山越進行征伐,往往都是掠奪式和毀滅式的,這也導致了層出不窮的反叛。
    劉興的步驟不需要那麽急切,他可以通過向那些山越領地周圍遷徙流民以及教導開化等方式,慢慢消化這些領地。
    當然,有合作的,自然也有不合作的。
    那些並不依賴土地,或者土地貧瘠,依靠劫掠為生,又或者是與當地豪強勾連,自恃人多勢眾的山越首領,遇到劉興的招攬,就不那麽情願了。
    甚至還明裏暗裏給劉興使絆子。
    對於這些人,劉興一方麵安撫,一方麵又從那些已經歸順的山越勢力那裏征招了一支山越兵,令賀齊加緊訓練,準備討伐。
    可還沒等劉興出兵,就傳來了軍報,有山越叛亂。
    隻不過,叛亂的地方並不是龐統最擔憂的丹陽郡,而是廬江、豫章兩郡,靠近江夏的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