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學曆造假,竟有灰色產業鏈?!

字數:523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中新證券的畫麵中…
    記者目光如炬,緊緊盯著鏡頭,嚴肅地問道:
    “王同學,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從你發的視頻裏,我們可以看到…
    你平時開著保時捷跑車、戴著上百萬的百達翡麗,下班還去打高爾夫。
    我們想知道,你如此年輕,為什麽能夠享受這般奢華的生活?
    這是否和你的家庭背景有關係呢?”
    王家睿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但很快又恢複鎮定。
    隻見他言辭堅定地回應道:
    “網上現在傳的那些關於我的視頻,都是被人惡意剪輯過的!
    是居心不良的人,從其他地方拚湊過來的。
    我的原視頻早就已經刪除了,現在網上的那些視頻。
    都是他們為了製造話題、為博人眼球惡意剪輯的。”
    ……
    此言一出,屏幕前的網友們瞬間陷入困惑,有的網友甚至開始自我懷疑。
    【剪輯了嗎?我怎麽感覺和之前在他賬號裏看到的一模一樣呢?】
    【我懷疑是不是我的近視又加重了?!】
    【我覺得說不定真是那些營銷號為博眼球,故意進行惡意剪輯的呢。】
    【不是,他這麽說,你們真信啊?】
    【隻能說,放在大明朝,這位王公子一定姓朱。】
    【中新證券也就是損害公司利益,可和悅購是直接違法了啊,家人們。】
    各種觀點在網絡上討論得如火如荼。
    …….
    中新證券。
    記者舉著話筒,笑著說道:
    “王同學,感謝你的連線。”
    王家睿輕嗯一聲,隨後對著鏡頭揮揮手。
    記者連線到此結束。
    中新證券的畫麵,再次恢複到空無一人的辦公大樓。
    ……
    評委室。
    王劍霖雖眉頭緊鎖,但他心中已然明了。
    這名叫王家睿的實習生,背景必定十分強硬!
    剛那位記者看似在進行正常的采訪,實際上肯定是提前安排好的。
    完全是在為這名實習生洗白。
    第一個問題是為了引出這名實習生是全亞洲冠軍。
    是憑借自己的實力進入985高校的。
    不但回擊了外界對他學曆造假的質疑。
    還給他298分能進入985找了一個合理的理由。
    但王劍霖心裏明白,王家睿的武術冠軍應該也不是正道來的。
    王劍霖見過太多這樣的父母,為了孩子進名校,直接給學校捐棟實驗樓。
    或者花錢買個劃船比賽什麽的,聽起來很厲害的冠軍…
    可以說,學曆造假是有一條成熟的灰色產業鏈的。
    沒錢沒權的普通人自然是接觸不到。
    但在有錢有權的圈子裏,這是公開的秘密。
    記者問的第二個問題,也巧妙地幫王家睿撇清泄露公司機密的責任。
    強調他隻是一個實習生,公司怎麽可能將機密交給他呢?
    從而成功地將鍋甩給了證券公司。
    記者的第三個問題更厲害!
    竟直接借機讓王家睿當著網友們的麵,否認所有證據!
    聲稱所有視頻都不是真實的!
    不管網友信不信,隻要他不承認,法律就拿他沒辦法!
    這三個問題環環相扣。
    每個人問題看似是記者在給王家睿挖坑。
    實則是為王家睿提供絕佳的洗白機會。
    王劍霖伸出手摸摸下巴,在心中暗自讚歎這幾個問題的巧妙。
    王劍霖轉頭湊近董銘朱,輕聲問道:
    “這個實習生到底什麽背景?”
    董銘朱微微搖頭,眼神中同樣充滿迷茫與困惑。
    實習生的背景如此強硬。
    他們兩人卻毫不知情?!
    看來,隻能是最頂層的人物了…
    就在兩人猜測實習生背景時。
    一旁的蘭石力,早已慌了神!
    他的臉色變得蒼白,額頭上也冒出一些細密的汗珠。
    他是中新證券派過來的。
    剛才電話裏,有人跟他說了和悅購糖幹海參的事,讓他趁機煽風點火。
    可根本沒人告訴他,這名實習生會忽然來直播間連線,甩鍋中新證券!
    中新證券的一把手,張思元,曾答應蘭石力。
    若蘭石立在評委室帶節奏,詆毀和悅購,並且中新證券最終獲勝的話。
    張思元就幫蘭石力新盤的汽水廠上市。
    可如今,中新證券被實習生這麽一番甩鍋,有點難搞哦!
    中新若是贏不了。
    那他的汽水廠上市該怎麽辦?!
    蘭石力為了上市已經負債累累。
    他必須靠汽水廠上市,來收割幾波韭菜,實現翻身!
    想到這,蘭石力決定去衛生間給張思元打電話,問問具體情況。
    ……
    和悅購的畫麵中,客服人員正忙碌地撥打著一個又一個電話。
    這些電話,都是打給最近在和悅購購買海參的顧客。
    “喂,您好,是王女士是嗎?我是和悅購的客服。”
    客服人員的語氣柔和地說道。
    電話那頭傳來王女士的回應:
    “嗯嗯,怎麽了?”
    客服人員繼續說道:
    “我看您昨天早上在和悅購買了一盒淡幹海參,對嗎?”
    “嗯,對的。”
    “您打開看了嗎?海參有什麽問題嗎?”
    王女士回答道:
    “沒有啊,我剛還吃了,和以前買的一樣啊。”
    “好的好的,不好意思,打擾您了。”
    客服人員掛掉電話,繼續撥打下一個。
    然而,沒有一位顧客表示海參有問題。
    有一位仗義的老大哥,甚至在電話裏對客服人員說出自己的猜測:
    “我看比賽節目上,有個男的說他在和悅購買到糖幹海參。
    小姑娘你們可要好好查查,像我們普通老百姓。
    吃到有問題的食品,肯定會第一時間來和悅購投訴,獲取賠償。
    誰會先去檢測中心還自己花錢做檢測啊?
    外麵同品質的海參,有些商家賣到一萬塊,有的甚至兩三萬。
    還有更黑心的,賣到十萬,而你們卻隻賣六千,依我看,肯定是有同行眼紅來搗鬼。
    你們盡管查,我一直都在和悅購買這款海參,需要我的地方隨時聯係我。”
    客服部的工作人員聽到後,暖心不已。
    可隨著接連不斷的回訪,客服人員心裏越發鬱悶。
    她回訪的顧客,都說自己買的海參沒有問題。
    為什麽偏偏這名投訴者帶來的,和剛才拿來的那兩盒海參有問題呢?!
    恰在這時,剛才那名拿兩盒海參過來的男工作人員,再次回到客服部。
    客服人員瞬間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