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各取所需

字數:2442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看這架勢是準備給梁永豐出一個難題。
    也好,讓他們去封吧,等他們封好。
    梁永豐這邊一半一半的修,到時候看誰給誰出難題?
    回到辦公室,梁永豐就接到了龔少傑的電話。
    香港那邊的辦公室還沒有租好,不過他已經先代表永豐精密機械公司,分別向沈陽第一機床廠、bj第一機床廠、大連機床廠等企業進行了谘詢。
    就像梁永豐預料的那樣,這些機床廠聽說是香港的企業向他們訂購機床,而且可以付外匯後,簡直都快喜瘋了!
    價格壓的低不說,還邀請龔少傑過去參觀。
    “價格方麵不要太挑剔,關鍵是速度,設備要盡快到位!”梁永豐道。
    要不是有1000塊錢的安家費打底,梁永豐又接連帶回來了一批模具讓他們修,李滿倉、劉宣德這些人早就坐不住了。
    掛斷電話,梁永豐正準備把這些人叫過來,宣布一下機床的事,電話又響了起來。
    打電話過來是梁永豐的熟人,莞城鎮的陳鎮長。
    “梁老板放心,鄭書記已經吩咐過了,鎮裏全力配合你們!聽說交通局那邊已經在封路了,我這就派人去封路,這是咱們莞城的地界,我還怕他?”陳鎮長一副大包大攬的架勢。
    “陳鎮長的好意我心領了!讓交通局去封吧,我們修路不用完全封路,過兩天修路的時候,派兩個人幫我們維持一下秩序就行了!”梁永豐道。
    “沒問題,有需要你盡管提!”
    梁永豐掛下電話,直接去了附城。
    修路不但要水泥,還得要碎石。
    附城公社的黃旗山也有采石場,就緊挨著莞城鎮,從那裏買碎石最方便,運輸成本也最低。
    這段時間,本來就因為他們蓋房子,碎石需求大增,現在又要修路,梁永豐必須確保碎石供應。
    梁永豐找了附城公社的劉主任,然後一起去了黃旗山采石場。
    一到地方,梁永豐就在采石場附近,見到一個老式水塔狀的建築。
    “那就是我們公社以前的水泥廠!”劉主任指著前方道。
    “為什麽不生產了?”梁永豐問。
    “老師傅都跑了,生產出來的水泥不合格!”劉主任道。
    建築中最常用的水泥就是矽酸鹽水泥。
    水泥的製造流程是先將70%左右的石灰石,與10%到15%的粘土,10%左右的煤炭,粉碎之後,混合製成生料——穿越到古代的朋友,要記牢這組數據。
    這個過程中,可以加1%左右的鐵礦粉。
    水泥的強度隨著燒成溫度的升高而提高,在燒製溫度為1500度左右時,強度最高。
    加入鐵礦粉,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燒製所需要的溫度,從而降低燒製水泥的成本。
    生料製成後,下一步就是煆燒。
    通過高溫使石灰石中的鈣與粘土中的矽酸鹽反應。
    經過燒製,生料就變成了熟料,這是水泥生產的關鍵步驟。
    完成這一步的就是窯爐。
    最初燒製水泥的窯爐是跟磚窯、石灰窯類似的一種窯。
    1826年,歐洲才設計出了麵前這種立式水泥窯。
    與平躺,會旋轉,且有一定角度的回轉窯相比,立式水泥窯沒有轉動部分,因此結構比較簡單,投資較小,建設周期也短。
    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立式水泥窯的加熱、攪拌不如回轉窯好控製,煆燒也不如回轉窯均勻。
    窯體的底部和上部,中間和邊緣部位煆燒效果差距就非常大。
    如果沒有經驗豐富的窯爐師傅,立窯生產出來的熟料,一窯和另一窯的質量就會差距很大。
    甚至同一窯中,不同部位的熟料,也會出現較大差距。
    這也是東莞目前各水泥廠,麵臨的最主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