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江南第一才子

字數:4208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喚做李東陽的文士聽到這話後,瞬間就感覺有點異樣。
    他和李文軒下意識地對視了一眼後,兩者相視一笑,清楚彼此都是裝逼一道上,已經達到了極道巔峰的人物。
    若不是場景不合適,兩人都想手拉手,一起感歎一下,逼王見逼王,人生更輝煌。
    “李公子謙遜了,我也曾拜讀過你的江南詩集,而今回想起來,依舊覺得那些句子篇章,餘音繞梁。”
    趙關係顯然是這個李東陽的粉絲。
    李文軒心中這般想著。
    “豈敢——不過三位公子既然都是去京城趕考的,若是不嫌棄的話,我們結伴而行如何?”
    “這個——”唐奇搖頭道:“我等都是從北地郡過來的,一路上都跟著南下凱旋的軍隊走,這其中多有些不便之處,還請李公子海涵!”
    “哦!”李東陽微微一驚:“莫非就是年少掛帥,領兵北征,殲滅金國兩萬征西軍的李小將軍的軍隊?”
    李文軒忍不住輕咳一聲,什麽他娘的叫做李小將軍啊?
    掏出來看看?自己不比你的大?
    “實不相瞞,正是這位李將軍。”太子爺眼裏帶著笑容。
    “哼,我等可是聽聞,這位李將軍禦下不嚴,有六千兵馬作亂,死了不少人呢!”
    邊上圍觀的學子裏邊,立刻就有人陰陽怪氣地說道。
    李東陽扭頭道:“這位公子,就我所知,李小將軍領兵北上,一共也就隻有兩千餘眾,他麾下哪來的六千兵馬作亂?”
    “呃——”
    那說話之人聞言,頓時有點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李大才子,你雖然才名驚人,但也不能以話壓人吧,這位李小將軍手持青金印綬,節製邊軍一些大小事務,那六千叛亂的兵馬,雖然隻是出身於郡兵,但總體算起來,也是李小將軍的兵馬。”
    這時候,另外一個耳邊簪花的才子走了出來,粉麵上帶著油光,簡直比女人都俊美一些。
    武人男子簪花,也是由來已久的風俗,並不是簪花的男子,就是娘娘腔。
    套用一句武人流行的話來說,那就是男人也需要花一般的嗬護啊!
    “你——”
    唐奇這邊正要起身喝罵,就被邊上的太子爺扯了一下衣袖。
    原來是李東陽李大才子,已經先一步回敬了。
    “我道是誰,原來是嶺南第一才子到了啊!”李東陽淡淡一笑:“李小將軍是手持吾皇賜予的青金印綬,節製邊軍大小事務沒錯,但依照你這個道理來說,豈不是可以說,天下兵馬,都是吾皇的,那麽這郡兵作亂殺人,不僅要問罪李小將軍,更要問罪陛下?”
    “你——”這嶺南第一才子頓時嚇得變了臉色,紅潤的臉,也有點發白,他拂袖道:“我可沒有這樣說!”
    “你是沒有這樣說,但是你不是這樣類比了?”李東陽朗聲一笑:“不僅是在下聽到了,周圍的諸位才子,可都聽到你這樣說了。”
    “哼!算是在下口誤,收回這話還不行嗎?”
    嶺南第一才子眼見身邊眾人看自己的眼神都有點不對勁,便立刻拱手看向眾人,覆水收回。
    隨後轉身便消失在了人群中。
    “沒想到,李公子未曾見到過李將軍,但卻與他好似知音啊!”
    李文軒沒想到今日這個素未謀麵的人,會在這麽多的人麵前,為他力爭。
    “慚愧。”李東陽搖頭道:“我隻是一介書生,李小將軍那般為國效命疆場的真豪傑,就不該蒙受這樣的不白之冤才是。”
    李東陽搖搖頭,但誰都看得出來,他言辭之間,對於那位李小將軍,可是推崇。
    “話又說回來,三位既然是北地郡人士,那不知這次兵禍,是否嚴重呢?”
    “你還真問對人了。”李文軒深吸一口氣,“我等正好清楚這事兒。”
    “請教一二。”李東陽正色拱手。
    “事發之後,李將軍率先提兵三千追擊叛軍,叛軍一路上禍害導致四千餘人死於非命……”
    李文軒輕歎一聲:“後來,李將軍頂著壓力,用了自己的官印,發布安民榜,從別處征調男丁來補充這些地方的損失的人口。”
    太子爺接過話頭道:“我等一路南下的時候,都還在討論,李將軍此舉,是否會遭受朝廷文官指責,有人上書彈劾與他呢!”
    “這個……”李東陽輕歎一聲:“朝廷上的文官,多數不知百姓疾苦,若真有人上書彈劾李小將軍,倒也不足為奇,不過李某此番雖然是去京城求官,但若是真有人上書彈劾李小將軍,李某也絕不會坐視不管的。”
    太子爺青眼有加:“李才子的想法是……”
    “我等自江南過來的好友,亦有不少,此番都是去京城應試的,到時候李某會聯合好友,上書天子,陳述時弊,為李小將軍伸張正義,好叫李小將軍知道,他在邊關為我大武國灑下的熱血,並非無人記得!”
    “好!說得好!”李文軒道:“我等天下人,就應該記住將士們在邊關灑下的熱血,不僅我們要記住,天下人都要記住,才不辜負這些熱血將士們!”
    “當大飲一杯!”
    唐奇更是興奮地嚷道。
    邊上隨行的隨從中,立刻就有人倒酒。
    四人共飲一杯後,各自相視之下,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江南第一才子不曾久留,放下酒杯後,便起身告辭。
    “願我等有誌青年,都能一並登榜,為國家、為天下百姓謀福!”
    “共願之!”
    太子爺非常感慨地拱手道。
    直到這人走遠後,李文軒方才笑道:“沒想到,我們這次做的事情,在天下人間,居然已經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了啊!”
    “這天下的事情傳得很快的。”唐奇點頭笑道。
    太子爺搖頭道:“這群讀書人中,這個李東陽還好些,那個嶺南第一才子,我也曾讀過他的詩文,此人才學不低,但是心胸困於一地的言論,卻相當明顯,若是叫他做了大官兒,苦的隻有百姓啊!”
    “瞧你這話說的。”李文軒搖頭道:“這樣的人若是做了大官,苦的何止是百姓啊,咱們也一樣跟著受苦啊!”
    太子和唐奇聽了這話後,先是一愣,隨後明白過來是什麽意思,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可——我們又有什麽辦法呢?”太子搖頭道:“科舉製自從開創以來,隻要是精於學的人,學業有成,便可通過科舉做官。”
    “隻是,科舉製雖然保證了做官的人,都是有才學的人,卻不能保證做官的人,都是有德操的人。”
    “瞧你這話說的……”李文軒還真是沒有發現,趙關係什麽時候這麽多愁善感了起來。
    “那我記著,以前是察舉製,舉孝廉,推薦有德行的人出來做官,情況也沒好多少吧?”
    聽到這話後,太子爺瞬間就被幹得沉默了下去。
    唐奇看著一臉很受傷表情的太子爺,瞪大眼睛看著李文軒:“你可真是會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