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澡堂

字數:3764   加入書籤

A+A-


    “莫先生是個大胖子,口音多變、擅長喬裝...”
    “他出手闊綽...牛言斌的買命錢一出手就是十條大黃魚兒...”
    “咳咳...從來隻有他聯係我、沒有我聯係他的份兒...”
    招供期間,焦老頭仍自咳個不停,但這回沒有人同情他。
    為求活命,這個已然六十多歲的癆病鬼搜腸刮肚、醜態盡顯。對於他的上線“莫先生”,除了大概體貌特征、兩次見麵細節,剩餘的有用信息幾乎沒有,甚至就連“莫先生”這個稱呼,都極有可能隻是一個代號。
    這是何金銀親身參與的第一起北平要案。
    雖然他隻是一個被抽調的無名小卒,按多爺的話說:“功勞簿裏壓根兒就不可能有‘何’字”。
    但這仍舊不能撲滅他內心的小九九——
    “大聖哥,您看我那把...”
    孫大聖語氣玩味:“哦?我怎麽聽說...有人前些天還去過那家醫院。榮哥兒你說,如果這人當時能仔細一點、認真一點,是不是就能節省出更多時間?”
    駁殼槍隻字未提,何金銀铩羽而歸...
    反倒是正在整理行囊的多爺替他說了句公道話:“榮哥兒才多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是?”
    孫大聖的回答意味深長:“槍,從來都不是用來耍威風的...”
    南廠縱火案前後忙碌十多天,被抽調的糾察隊員也隻得到一天假期。
    悶悶不樂的何金銀回到南鑼倒頭就睡,次日天光放亮不久,就被早就等候不及的傻柱拉著,跟何大清出了院門。
    “二叔,咱這是去哪兒?”
    北二路電車因為南廠縱火案停運,三人索性攔住一輛三輪車,直奔南城。
    傻柱撇撇嘴:“之前不是說過麽,虎坊橋、清華池!”
    “幹嘛非去那麽遠,南鑼不能洗?”
    何大清仍舊吊著個臉:“山豬吃不了細糠,北平城裏的富貴閑人,講究個‘一日兩泡’,知道是嘛不?”
    不等他思考,前麵車夫連頭都沒回,輕笑道:“出了茶館兒進澡堂——裏外都是個涮!您爺仨有水平,會挑地方!”
    何金銀忍不住扭過頭去,合著就是泡茶館、泡澡堂唄...說的那麽高大上。
    就聽車夫繼續“臭顯擺”:“虎坊橋的清華池、王府井的清華園、楊梅竹斜街的東升平、李鐵拐斜街的西升平,都是咱北平城數一數二的官塘池子,可惜拋費太高!”
    “進門有人給您熨洗衣裳,泡澡有人給您搓背修腳,泡膩歪了樓上雅間伺候。要是覺著餓,有夥計手捧著正陽門大街幾十家飯館子的菜譜隨您點單!下棋、看報、推牌九,不用出門...這,才是北平‘堂膩子’的範兒!”
    過琉璃廠,虎坊橋直下去就到大名鼎鼎的清華池。
    何金銀揣手站在馬路對麵,突然想起某著名相聲演員的父親...
    “謙兒哥他爸爸愛洗澡,天蒙蒙亮就去清華池試水...”
    “這池子溫度高了,兌點涼水...那池子溫度低了,加點開水...得嘞,放客人進來吧!”
    抬頭看去,隻見一棟高門樓,兩邊立柱上黑底金漆的木刻楹聯。右邊瞧“金雞未唱湯先熱”,左邊寫“紅日初升客滿堂”,拱形招牌上樹三個大字——清華池。
    “有客迎門!”
    何大清熟門熟路的拍出一張新幣:“仨人。”
    領位夥計當即一甩手巾板兒,嗓音嘹亮:“來了您呐~三位裏邊請!”
    何金銀臉色古怪,到底是接管期間的北平城。這種場麵,過些年應該就看不到了吧...
    等到了內間大廳,和進門的窄櫃不同,地方寬敞、一整個大開間。
    大廳內人來人往,有沏茶、送報、采買的夥計,有修腳、拔罐、刮痧的師傅。
    鋪位上有叼著煙杆的、有趴著按摩的、有蒙著臉打呼的,怎麽看怎麽像個“雜貨場”。
    “澡堂子的拖鞋——沒對兒,我和傻柱都是自帶,你自個兒湊合吧。左邊淋浴右邊泡澡,麻溜兒一脫,過來泡會兒。”
    何金銀捏著鼻子在一堆“呱嗒板兒”裏翻找半天,這才勉強湊出一對像樣的。
    正前方兩個厚門簾,分別寫著“淋浴”、“塘池”,進進出出間赤條條的,熱氣蒸騰。
    一屋子老爺們兒也沒啥可害臊的,何金銀在淋浴間裏赤條條衝洗一番,好不舒爽!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池淋浴間裏提供“洋堿”。整大塊被分割成八小塊,有的都快用成“肥皂頭兒”了,何金銀攥在手裏,麵色更加古怪...
    所謂“塘池”,並不是隻有一個大池子。清華池的男浴分為幾個大池、四五個小池,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需求設計。有的池子水溫高、有的池子水溫低。
    小孩子就偏愛水溫低一些的“冷水池”裏,可以“遊泳”。上了年紀的人則更喜歡紮堆聚在“熱水池”裏。
    “別人家都是先泡出一身浮油,方便搓‘泥兒’。到你這兒可好,先去衝了個痛快!一身的堿皂味道!”
    嘟嘟囔囔的何大清依舊很欠揍,傻柱則在大池子裏“遊”的很歡暢,一邊踢水一邊招呼他:“榮哥兒,來玩兒啊~”
    搓澡的時候何大清原意三人自己互相搓,何金銀大手一揮——我請!美壞了正在“纏手刀”的傻柱。
    讓何金銀詫異的是,清華池的搓澡師傅竟然還分南北手藝,可以按照客人需求單點!
    “少見多怪...”被請客的何大清總算找到宣泄口,嘟嘟囔囔給何金銀“科普”。
    “所謂北派,多是定興、易縣、淶水人,手法穩、準、狠,臂力出奇,講究搓一下得是一下!從頭到腳、不多不少,搓完剛好一百零八下!搓的你渾身通紅、齜牙咧嘴,說明搓澡師傅是真下了力氣、沒有偷懶!”
    “至於南派,多是揚州師傅。打前朝被請進京後紮根立足,也是別有一番能耐。講究手法細膩、力道均勻,尤其是采耳、揉頭的工夫,黃銅棒在你耳邊輕輕那麽一刮,嗬!飄飄欲仙!一整天的煩心事兒都拋到九霄雲外...”
    何金銀暗自腹誹...怕是這位“便宜二叔”這些年掙下的錢,不少都落進清華池兜裏了吧...
    傻柱眼巴巴瞅著何金銀:“榮哥兒,咱來哪個?”
    就瞧榮哥兒赤條條往鋪位上一躺——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嘛...北派搓身、南派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