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0章 星星之火悄悄亮起來了
字數:3145 加入書籤
網站和軟件正式開門迎客。
頭幾天,後台那些數字總算開始蹦了。
訪問量從零開始,一點一點,慢是慢了點兒,但確實在往上走。
注冊用戶數也多了起來,頭一天幾十個,第二天就過百了。
跑來注冊的,大部分是些好奇膽兒又大的個人賣家,他們把各種家裏用不上的東西掛上來舊書、老磁帶、自己搗鼓的手工、過時款式的衣服……
辦公室裏,大家剛開始看著數字動起來,都挺興奮,覺得開了個好頭。
可幾天過去,這增長一直是那個溫吞水的樣子,不緊不慢的,跟有些人心裏盼著的那種“轟”一下爆滿的場麵,差得老遠。
朱因幾乎是長在了後台數據前麵,眼睛盯著那條平緩往上爬的曲線,眉頭越皺越緊,都能夾死蚊子了。
她把市場團隊的人叫過來開會,翻來覆去地問:渠道是不是都鋪到了?廣告詞是不是不夠勁兒?
心裏那點焦慮,像藤蔓一樣悄悄爬滿了胸口,越勒越緊。
晚上,她實在憋不住了,又給陳浩撥了電話,聲音裏帶著自己都沒察覺的急和慌:“浩哥,這都上線好幾天了,訪問量和注冊數是在漲,我知道……可這也太慢了!跟咱們最開始想的,差太多了!是不是咱們宣傳的勁兒還是沒使夠?還是說……咱這模式本身就不對路?”她一股腦把擔心全倒了出來,“我瞅論壇裏也有人聊,可好多都是光看不動彈,真下手試的沒幾個。”
電話那頭,陳浩安靜聽完她這一串,不但沒著急,反而低低地笑了一聲。
“阿朱啊,你太毛躁了。”他的聲音還是那麽穩,像塊壓艙石,“這很正常。
我管這叫‘口碑發酵期’,得有點耐心。”
他慢悠悠地給她分析:“你想想,一個從來沒見過的買東西方式,指望它一出來就萬人空巷,那可能嗎?現在肯來注冊、敢來嚐鮮的,都是走在最前麵、最能接受新東西的那撥人。
他們的感覺,他們真在這裏做成了買賣,這才是咱們最硬氣的廣告!”
他引導著朱因,讓她別鑽牛角尖:“你別老把眼睛盯在那個總用戶數上,數字冷冰冰的,看不出啥。
從現在起,你帶著團隊,核心任務變一變,就去重點關照、甚至主動伸手幫幫咱們這第一批入駐的賣家,想方設法讓他們做成幾筆真實的交易!哪怕一天就成個三單五單,哪怕隻有一單!隻要這交易能做起來,買家能拿到貨,賣家能收到錢,這就是一顆火種!比啥廣告都強!”
“我懂了,浩哥。”朱因心裏那團亂麻,好像被這話理出個頭緒,焦躁也平複了點,“是要用這最早的成功例子,去引燃後麵更大的市場,對吧?”
“對頭!就去挖這些早期案例,把它們變成咱們最厲害的宣傳炮彈!”陳浩肯定地說。
掛了電話,朱因立馬調整了打法。
她讓客服和技術的人多留神那些看起來有交易苗頭的單子,主動問問人家需不需要幫忙。
她自己呢,也開始親自盯著幾個最有希望成交的賣家和買家。
這裏麵有一單,她印象特別深。
是個杭州本地的女大學生,把自己織的幾條圍巾掛上來了。
另一個城市的一個年輕白領姑娘看到了,挺喜歡,就用了淘寶那個挺簡單的留言功能,問這是什麽毛線織的,多少錢。
倆人你來我往留了幾次言,把價錢和郵寄的事兒都說定了。
白領跑去銀行按賣家的賬號匯了款(那時候主要還是靠這個),女大學生呢,也特別用心,找了個好看的小紙盒,把圍巾仔細包好,跑到郵局給寄了出去。
過了幾天,那個白領姑娘收到了包裹,打開一看,圍巾跟想的一樣好,心裏美滋滋的,就在淘寶上點了確認收貨(那時候流程就這麽簡單)。
女大學生那邊也收到了銀行的通知,知道錢到賬了。
你看,一筆完整的、隔著老遠的交易,就這麽順順當當成啦!
朱因親自聯係了那個女大學生和那個白領,跟她們商量好,把這個過程原原本本地寫成了一個小故事,名字就叫《一根毛線連接的兩座城市》。
沒添油加醋,就是老老實實寫了她們怎麽溝通、怎麽交易、最後怎麽皆大歡喜。
這個小故事,被團隊稍微包裝了一下,又放回了那些論壇裏,還有之前登過文章的報紙那邊,作為後續報道的材料。
“快看!真有人在淘寶上把手織圍巾賣出去了!”
“錢真的能到手!貨也收到了!”
這種活生生的例子,比什麽花裏胡哨的廣告詞都有勁。
慢慢的,後台那條數據曲線,雖然還是沒“爆”,但好像爬坡的勁兒足了一點,變得稍微陡了些。
原先那些光看熱鬧的人裏頭,開始有人挽起袖子,試著注冊賬號,把自己用不上的東西掛上來,想看看能不能換個錢。
這點星星之火,算是在這片還沒開墾過的地頭上,悄悄亮起來了。
就等著哪天,一陣風過來,燒成一片原野。
朱因呢,在陳浩這麽一點撥之後,也慢慢變了。
從一開始天天盯著數字幹著急,到現在能沉住氣,踏踏實實地經營著這塊剛冒芽的希望之地。
她知道,急是沒用的,事兒得一點一點做。
【跪求禮物,免費的為愛發電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