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諸葛亮的後招
字數:5499 加入書籤
陸遜點點頭,下令道:
“三軍將士聽令!
擊殺劉備者,賞千金!
活捉劉備者,封萬戶侯!”
自古重傷之下,必有勇夫。
更不要說擒殺敵國皇帝這樣的大功,乾軍將士幾乎人人都想要。
劉備親自出戰,固然能夠提振大軍士氣,可也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正如諸葛亮所說,這計策乃是險策。
甘寧、太史慈等大將一左一右,率軍向劉備的方向突進。
劉備的二弟關羽緊隨在其身側,率校刀手護衛劉備。
這也是劉備縱橫乾軍的依仗。
遇到棘手的敵人,關羽就能解決掉。
還有五名李彥留下的義子,緊隨在劉備身側,護衛劉備安全。
李彥雖然死了,可他留下的義子卻如劉安一般,對劉備忠心耿耿。
甘寧衝至距離劉備一百餘步的距離時,便不繼續向前衝了。
他心裏清楚,劉備作為蜀漢皇帝,身邊的守護力量必然強悍。
就算能衝到劉備麵前,也未必有斬殺劉備的機會。
既然如此,就靠自己神乎其技的箭術來滅敵。
擊殺劉備不是賞千金嗎?
甘寧也不貪,他就要這千金。
甘寧彎弓搭箭,對著劉備的胸口就是一箭。
一百餘步的距離,對於甘寧已然足夠,他甘興霸當有百步穿楊之能。
“嗖…”
箭矢來襲,劉備心中突然警兆大起,震驚地抬起頭,向前望去。
“陛下小心!”
李彥的五位義子,一直盯著劉備,生怕劉備受到任何傷害。
在劉備沒反應過來之前,他們就注意到了甘寧這支箭。
其中離劉備最近的一位義子,直接飛身一撲,擋在劉備身前,將劉備推下戰馬。
“噗…”
甘寧射出的箭矢,直接穿透了李彥這位義子的頭顱。
“該死!”
甘寧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必殺一箭,射在一個無用之人身上,忍不住罵出聲來。
想要擊殺劉備,隻有這一次機會。
錯過了,再想殺劉備可就難了。
果然,劉備栽落馬下之後,關羽立刻派人救援,護著劉備向後撤去。
“陛下受傷了!”
“保護陛下!”
劉備大纛飛速後撤,諸葛亮在後方搖著羽扇,輕聲自語道:
“果然夠險。
如果敵將這一箭命中,那我大漢…後果不堪設想!
如此險策,亮這一生,也就隻用這麽一次。”
這次讓劉備出戰,諸葛亮可是做足了準備。
關羽和校刀手,能保證劉備不會被敵軍猛將突進,近距離擊殺。
而李彥的五位義子,則隨時做好替劉備擋箭的準備。
除此之外,劉備還穿了一件護心軟甲,就算被敵軍射中,也不會致命。
有如此多的準備,劉備遭遇危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諸葛亮還是覺得太險了。
諸葛亮對麾下眾將下令道:
“傳令,收兵歸營!”
蜀軍與乾軍鏖戰一場,因皇帝劉備負傷,最終敗退而去。
劉備是從戰馬上栽落下來的,誰也不知道他的傷情究竟如何,是輕是重。
可不論如何,傷了就是傷了,這對漢軍的士氣打擊不小。
乾軍得勝而歸,可大將甘寧卻不是很開心。
“差一點…
今天就差一點,我就能射殺劉備,立下不世奇功了!”
龐統對甘寧道:
“興霸將軍何必為此事煩惱?
你那一箭,根本就不可能射中啊。”
甘寧一愣,疑惑道:
“軍師是懷疑我的箭術?”
龐統搖頭笑道:
“興霸箭術天下無雙,這我早就知曉。
不過諸葛亮敢讓劉備出戰,定然做了完全的準備。
興霸覺得,尋常人能在你射出箭矢的時候反應過來,擋住那一箭嗎?”
“絕無可能!”
出於對自身實力的自信,甘寧斬釘截鐵道:
“能在我射出箭矢後救下劉備的人,至少是一流高手。
而且還要時刻警惕,才有可能。
軍師是說,敵軍早有準備?
讓一個一流高手,隨時準備著替劉備去死?
可敵軍為什麽這樣做啊!”
“一流武將,在蜀漢算是很稀缺的人才了吧?
他們為什麽要輕易舍棄這樣的強者?
讓劉備出戰,到底圖什麽?
難道就是為了激勵士氣,跟我軍一戰?”
龐統道:
“諸葛亮做事,肯定不會那麽簡單。
蜀軍今日雖損兵折將,可諸葛亮必然還有後招。
我們等著便是。
不出意外的話,明天就會有消息傳回來了。”
翌日,大乾烏衣衛密探果然傳回機密消息。
漢帝劉備從戰馬上墜落,身負重傷命在旦夕,已經完全無法理事。
劉備受了這麽重的傷,對蜀漢來說絕對是沉重的打擊。
這場仗,蜀軍是不可能打下去了。
諸葛亮立即率軍拔營,準備撤回蜀地。
甘寧聞言不由瞪著眼睛道:
“軍師…這就是諸葛亮的後招?
蜀軍這不是走了嗎?
諸葛亮哪有後手?”
龐統握著黑色羽扇,思索道:
“我們如果不去追,諸葛亮的後招自然是沒有了。
他就是篤定,我軍不會放過重傷垂死的劉備。
也不會放過殲滅蜀軍的大好機會。”
“如果我們追擊,諸葛亮必然設下埋伏,想辦法擊破我大軍。
甚至讓我軍全軍覆滅。
我們不去追的話,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趁勢退回蜀地,也不失為良策。”
甘寧想了想,說道:
“所以軍師的意思是…諸葛亮讓劉備出戰,就是故意讓他出點意外?
好引誘我們去追,然後挖坑讓我們跳?
想靠這種方式,滅了咱們的大軍?”
龐統微微頷首,說道: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陸遜開口道:
“既然軍師已識破孔明之策,那我們就不追了,讓孔明退回蜀地便是。
主公給我們的任務,就是守好荊襄。
我們已經完成了任務,其他的事情就不必做了。”
龐統晃了晃腦袋,沒多說話。
他覺得按陸遜的想法來也行。
身為諸葛亮曾經的好友,諸葛亮智謀如何,龐統很清楚。
他之所以屢戰不勝,是因為蜀漢跟大乾的國力差距太大了。
真要讓諸葛亮謀劃妥當,龐統也沒有把握勝之。
龐統沒意見,其他武將也都要聽陸遜這個大都督的話。
就在眾人快要決定放棄追擊蜀軍的時候,一向低調的賈詡突然開口道:
“大都督,我覺得…我們還是要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