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公孫康的心思
字數:4739 加入書籤
“父皇放心,兒臣明白。”
袁耀招大賢良師張寧為太子側妃,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他正是要利用這個機會,給張寧一個名分。
張寧沒名沒分的跟著袁耀這麽多年,還幫袁耀執掌九公山黃巾,可以說是袁耀的賢內助。
納張寧為太子側妃,也是張寧應得的。
待袁耀登基為帝之後,張寧很自然地會成為袁耀的貴妃,而且還是位分很高的貴妃。
當然了,皇後的人選隻能是呂玲綺。
呂玲綺是袁耀的正妻,太子妃,光兒子就給袁耀生了三個,地位無可撼動。
袁術本以為張寧會提出什麽過分的要求,哪知袁耀的使者到了九公山之後,張寧欣然應允。
直接宣布九公山太平道並入大乾,誓死效忠大乾。
並且將太平道的權力,全部交到袁耀手中。
這操作,看得袁術都愣了。
早知道九公山黃巾這麽好擺平,自己何苦擔驚受怕這麽多年啊!
早點封九公山賊酋張寧為太子妃,讓她加入大乾不好嗎?
張寧這操作,袁術怎麽都想不通是為什麽。
隻能將她的行為,歸結於袁耀無敵之名威懾天下,張寧不敢不從。
自此九公山黃巾並入大乾,張寧成了袁耀的太子側妃,袁術也可高枕無憂了。
袁術覺得既然張寧都這麽識趣,那遼東公孫康想必也不敢與大乾為敵。
袁耀的招降書信送過去,公孫康必然獻城來降,遼東之地也可平定了。
可惜袁術並不知曉袁耀跟張寧的關係,想讓公孫康歸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公孫氏執掌遼東多年,其實力在遼東根深蒂固。
遼東太守公孫度未去世之前,命人建造王宮,製造王服車架,準備在遼東稱王。
可惜他還未稱王,就暴病而亡了。
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繼承了他的位置,自然也要繼承老爹公孫度的遺誌。
公孫度一直想稱王而不成,就讓他公孫康,來滿足父親的心願吧。
天下的兩大王朝大燕和大乾,一直鏖戰不休。
公孫康覺得這種形勢,最適合他稱王。
就算他在遼東稱王,袁紹又能如何?
大燕要全力應對大乾,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兵力,對他遼東用兵。
一切看上去都對公孫康十分有利,就在公孫康滿心喜悅準備稱王之際,河北形勢急轉直下。
強大的大燕王朝,竟然被大乾給滅了!
不僅如此,大乾對他遼東的態度還極為強硬。
大乾太子袁耀派人送來書信,勒令公孫康舉遼東之眾歸降大乾。
若是公孫康率眾來投,袁耀可以給他高官厚祿,榮華富貴。
當然了,這榮華富貴也是在江南,在金陵。
袁耀是不可能讓公孫康繼續當遼東太守,執掌遼東之地的。
他會將公孫氏舉家遷移到金陵,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如果公孫康不識時務,那袁耀也沒什麽好說的,直接興兵攻打遼東,覆滅公孫氏。
並在信中聲稱,攻下遼東之後,公孫氏滅族!
此事非同小可,公孫康也不敢稱王了,連忙召麾下文武前來商議。
公孫康將袁耀給他的書信放在桌上,對眾人道:
“你們看看吧,這是乾人的勸降信。
讓我把兵權交出去,把遼東交給乾人。
若是不從,就要滅我遼東。
諸位以為如何?”
遼東眾文武傳閱書信,看罷一個個神色凝重。
袁耀的書信,那可不僅僅是威脅。
弄不好,他們恐怕真的會有滅頂之災。
公孫康的弟弟公孫恭心驚膽戰,對公孫康道:
“兄長,要不然...咱們降了吧?
袁耀號稱大乾戰神,戰無不勝。
連大燕都被他滅了,咱們遼東又如何能抵擋乾軍兵鋒?”
“歸降大乾,咱們還能有好日子過,還能得享榮華富貴。
要是與袁耀為敵,或許性命不保啊!”
公孫恭是真心不想跟大乾打仗,遼東的執掌者,是他兄長公孫康。
要稱王,也是公孫康稱王,關他公孫恭何事?
他公孫恭在遼東,也不過是托庇於兄長公孫康,混個榮華富貴。
人家大乾太子袁耀都承諾, 投了大乾,照樣有榮華富貴。
對公孫恭來說,在哪享受不是享受?
或許在大乾,他能享受得更好。
但公孫康跟他不一樣,公孫康是遼東太守,是遼東的王者,是遼東未來的王。
自己稱王,整個遼東之地的人,盡是他公孫康的臣民,這種大權在握,一切盡在掌控的感覺讓公孫康迷醉。
要是投了袁耀,這一切不就都沒了嗎?
見公孫康沉默不語,遼東文武大概猜到了他的心思。
如果有可能自立為王,誰願意俯首稱臣?
既知主公所想,大將柳毅便開口道:
“主公,袁耀的那些威脅之語,咱們不必當真。
乾軍剛剛滅了大燕,正是兵疲馬乏的時候,豈能再對我遼東用兵?
據末將所知,在得了大燕的州郡後,袁耀已經班師回朝,回金陵去了。
袁耀都不在幽州,隻留了幾員武將在此,顯然是不想再打了。
袁耀連打都不想打,我們還有什麽可怕的?”
“如果因為一封信而心生畏懼,投了乾國,那才是天下笑柄。
眼下西晉得了並州,氣勢正盛。
我們可遣使與晉國結盟,守望相助。”
“近年來主公東征高句麗,使我遼東版圖擴大數倍。
我遼東的實力,已不遜於中原諸侯。
就算那袁耀派乾將來襲,我遼東也不懼!”
聽了柳毅的勸說,公孫康信心大增,拍案喝道:
“都聽聽!
這才是我遼東將士的誌氣!
我遼東男兒,豈有不戰而降者?”
“公孫恭,你太讓我失望了。
身為公孫家的人,竟然想不戰而降!
你這般怯懦,就把麾下的兵馬,交給柳毅將軍統領吧。”
公孫康三言兩語削了公孫恭的兵權,氣得公孫恭臉色鐵青。
既然你公孫康不想投降,你倒是直說啊!
問我們做什麽?
強大的燕國都打不過大乾,你公孫康再強,還能強過大燕不成?
我說的都是金玉良言,你卻一意孤行,有你後悔的時候!
公孫恭心中雖然憤怒,可兄長公孫康畢竟是遼東之主,公孫恭也是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