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這個仇,我非報不可!

字數:5013   加入書籤

A+A-


    公孫康逃得匆忙,麾下的士卒全都顧不上了。
    他隻帶著數千騎兵,匆匆出了北門,將城中兵馬盡數留給了趙雲。
    城裏這些士卒是死是降,就不是他公孫康考慮的問題了。
    奔出城外之後,公孫康與陽儀、卑衍等將,都生出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雖然失了襄平,可至少保住了小命。
    陽儀對公孫康問道:
    “主公,現在我們怎麽辦?”
    公孫康麵色陰沉,咬牙道:
    “趁著趙雲還未攻掠州縣,咱們先去各縣把兵馬聚集起來!
    聚齊兵馬,再跟趙雲拚個你死我活!
    趙雲既然跟我公孫氏不死不休,那我也絕對不會讓他好過!”
    公孫康守襄平時,已經從各州縣招募了一部分士卒前來支援。
    現在遼東諸縣隻剩下守城之兵,已經沒有多餘兵力讓公孫康調用了。
    如果再繼續抽調兵力,各個縣城的統治都會出現問題。
    若是尋常之時,公孫康絕對不會那麽做。
    然而現在的公孫康,就如同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
    他已無退路,不惜讓遼東大亂,也要跟趙雲殊死一搏。
    公孫康既逃,襄平城內的遼東軍無人指揮,被乾軍殺得大敗。
    公孫恭趁機站出來,為趙雲招募這些士卒,絕大部分的遼東守軍,都選擇向乾軍投降。
    趙雲張榜安民,命麾下大軍守好城池。
    襄平乃是遼東治所,失了襄平,公孫康就是喪家之犬,不足為慮。
    公孫恭對趙雲獻策道:
    “趙將軍,公孫康雖然逃了,可沒了城中大軍,他萬萬不是我大乾的對手。
    將軍可在遼東通緝公孫康,並派斥候四處搜尋此獠蹤跡。
    用不了多久,就能拿下逆賊公孫康人頭,獻給主公了!”
    趙雲還未說話,公孫瓚便奇怪道:
    “公孫恭將軍…
    公孫康是你的親兄弟吧?
    你為何如此痛恨於他啊?”
    公孫恭總不能跟公孫瓚說,自己要用兄長公孫康的人頭,來換自己的前程。
    那樣會被公孫瓚給看輕了。
    他咬牙切齒,對公孫瓚解釋道:
    “主公仁慈,給我公孫氏一個機會,讓我們棄暗投明。
    我數次勸說公孫康,讓他把握好這機會。
    可公孫康那賊子冥頑不靈,鐵了心要跟我大乾為敵!
    他這是想讓我公孫氏跟著他滅族啊!
    這奸賊既然想滅了公孫氏,我又何必跟他講兄弟情誼?”
    “主公寬容,饒過我公孫氏,對我公孫氏有救命之恩!
    這等恩情,我公孫恭一生一世都無法償還,隻能為主公盡綿薄之力。
    現在我能做的,也就隻有幫助兩位將軍,將逆賊公孫康正法!”
    公孫瓚聞言點頭道:
    “將軍深明大義,瓚佩服。”
    趙雲也開口道:
    “既如此,就如公孫恭將軍所言,派精兵良將,徹底剿滅公孫康!”
    如果袁耀在此,定能看清這公孫恭的心思。
    公孫恭這種人,跟孫權很是類似,相當於一個破產版的孫權。
    孫權為了自己的前途可以賣了孫策,公孫恭同樣可以出賣公孫康。
    公孫康逃出襄平後,一開始還能召集到一些縣兵,充實自己麾下的隊伍。
    這些縣兵加上公孫康麾下的騎兵,總共有一萬人左右。
    公孫康本來想多招募些人手,湊足五萬精兵,跟趙雲周旋。
    可隨著趙雲的通緝,遼東各縣也不再聽公孫康號令。
    這些縣城都緊閉城門,不讓公孫康進城,氣得公孫康破口大罵,又無可奈何。
    公孫康的嫡係部隊,是數千騎兵。
    他總不能讓這些騎兵攻城吧?
    萬一再讓自己的嫡係騎兵損失慘重,他的處境就更艱難了。
    至於從各縣招募來的步卒,鬥誌極其低落。
    想憑這些人攻打城池,根本不可能做到。
    大將卑衍對公孫康道:
    “主公,乾將趙雲四處派人緝拿我等,咱們已無路可退了。
    要不然…”
    “要不然什麽?”
    “沒…沒什麽…”
    “嗬,你是不是想說,要不然就投降趙雲?”
    公孫康臉上滿是汙漬,頭盔都破損了一塊。
    這些天東躲西藏,顯然是過得很淒慘。
    “想投降,一個月前還有機會。
    現在…晚了!”
    “況且趙雲把我害得這麽慘,我絕不甘心,又豈能投降?
    這個仇,我非報不可!”
    陽儀一臉悲戚道:
    “主公,我們拿什麽報仇啊?
    我們連軍糧都沒有,兄弟們現在連飯都吃不上了啊!”
    公孫康逃出襄平的時候,並沒有攜帶糧草輜重。
    現在他已經從執掌遼東大權的一方諸侯,淪落成流浪將軍了。
    “想報仇…自然是有機會!”
    公孫康臉上顯出一絲狠色,對左右道:
    “烏桓王蹋頓野心勃勃,覬覦我遼東不是一兩日了。
    我可以跟蹋頓合作,向他借兵。
    以我對蹋頓的了解,他絕對不會放過入主遼東的好機會!
    我們與烏桓合兵一處,還愁收拾不了趙雲嗎?”
    “走,隨我去遼西!”
    確定了目標之後,公孫康當機立斷,率眾往遼西而去。
    麾下的將士們沒有糧草沒關係,公孫康有的是辦法弄來糧食。
    他此時已經徹底放下了一方諸侯的尊嚴,一路上打家劫舍,燒殺搶掠。
    這樣做固然是有糧食了,卻也使得遼東百姓怨聲載道,恨公孫康入骨。
    公孫氏在遼東苦心經營多年的名聲,一朝喪盡。
    公孫康明知如此,也顧不得許多了。
    他現在連命都快沒了,還在乎民心嗎?
    進入烏桓人的地盤後,公孫康先派使者,向烏桓王蹋頓稟明來意。
    蹋頓得知此事,立刻召集麾下一眾酋長貴族,來商議是否接納公孫康。
    蹋頓坐於王帳內的大椅上,對眾人道:
    “遼東被潛人打下來了,你們都聽說了吧?
    現在公孫康就像一條狗一樣,來投奔我烏桓。
    說要跟咱們合作,把遼東奪回來。
    你們說說,咱們該跟他合作嗎?”
    烏桓勇士阿羅盤開口道:
    “大王,我聽說攻下遼東的乾軍,可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啊!
    白馬義從的實力如何,不用我多說,大家心裏都有數。
    我們要幫公孫康,就是跟白馬義從為敵。
    此事可得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