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再加把火

字數:2288   加入書籤

A+A-


    “朕可以暫時寬恕你們,但如果重查宋家的案子發現他們確實通敵叛國,那麽你們兩個都難逃其咎。”
宋妙元和楚鶴川聞言,心中都是一喜,連忙跪倒在地,齊聲說道,“謝皇上隆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擺了擺手,“你們先起來吧。”
兩人站起身來,皇上繼續說道,“朕會下旨重查宋家的案子,但你們要記住,如果查出來的結果對你們不利,朕也保不住你們。”
宋妙元回答道,“臣明白,臣願意承擔一切後果。”
楚鶴川也立馬點頭表示同意,“臣也願意承擔一切後果。”
皇上對身邊的太監說道,“傳朕的旨意,重新審查宋家舊案。”
說罷,他的目光中再次落在宋妙元和楚鶴川的身上,“你們退下吧,朕會派人通知你們審查的結果。”
兩人再次謝恩,然後緩緩的退出了金鑾殿。
走出大殿,宋妙元和楚鶴川都忍不住鬆了口氣。雖然前路未知,但至少他們爭取到了一個機會。
與此同時,康王被押送至天牢,他的臉色陰沉的可怕。
他沒想到他竟然拿被這麽一個小丫頭片子給擺了一道,簡直是奇恥大辱。
康王的牢房恰好與宋元柏的相鄰,當他被粗暴的推進牢房,宋元柏的目光便穿透鐵欄,落在了康王的身上。
康王的臉色陰沉,他冷冷的掃了一眼宋元柏,沒有說話,徑直走向牢房的角落,坐了下來。
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有這樣的一天,從高高在上的王爺變成了一個囚犯。
宋元柏看著康王的背影,嘴角勾起了一抹嘲諷的笑容。“康王殿下,別來無恙啊。”
康王的身體微微一僵,他沒有回頭,但拳頭卻不自覺的握緊了。“宋元柏,你有什麽資格嘲笑我?你我如今都是階下囚,你的將軍府已經不複存在,你和你的家人也即將赴死,你還有什麽可得意的?”
宋元柏冷笑一聲,他站起身,走到牢房的鐵欄前,目光如炬的盯著康王。“康王,你以為你今日的下場是我宋家的錯?錯了,是你自己的野心和貪婪害了你。你為了權力不擇手段,陷害忠良,現在終於自食其果。”
康王的臉色更加難看,他猛的站起身,怒視著宋元柏。“宋元柏,你少在這裏假惺惺。若不是你宋家擋了我的路,我何至於此?你宋家世代忠良又如何?到頭來還不是被我一紙詔書定了罪?你以為你的忠心能換來什麽?不過是皇上的猜忌和懷疑!”
宋元柏歎了口氣,沒有再說話。
他知道,與康王這樣的人爭論,沒有任何意義。
他轉過身,回到自己的牢房角落,閉上了眼睛,試圖讓自己的心情平複。
就在這時,幾個獄卒走了過來。他們推著裝滿食物的小車,沿著狹窄的走道,一間間的分發著簡陋的飯食。
當輪到康王的牢房時,獄卒將一碗粗糙的米飯和一些鹹菜遞了進去。
康王看著眼前的食物,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他從來都是錦衣玉食,何時吃過這樣簡陋的食物?
他憤怒的將碗推開,飯菜灑了一地。
“這是人吃的東西嗎?你們就這樣對待本王?”康王的怒吼在牢房中回蕩。
獄卒見狀,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他們雖然知道康王曾經是高高在上的王爺,但現在他隻是一個囚犯,沒有任何特權。
“王爺,這裏不是王府,您現在隻是一名囚犯,這是您應得的待遇。”獄卒冷冷的回應道。
康王的臉色鐵青,他怒視著獄卒,眼中的怒火幾乎要噴湧而出。“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敢這樣對本王說話?信不信本王出去後,第一個就辦了你?”
獄卒冷笑一聲,他知道康王現在隻是虛張聲勢罷了。“王爺,您還是省省吧。您現在自身難保,還想著出去報複?我勸您還是老老實實的待在這裏,或許還能多活幾天。”
康王被獄卒的話徹底激怒,他衝上前,雙手抓住牢房的鐵欄,怒吼道,“你這個狗奴才,竟然敢這樣對本王?本王一定要讓你付出代價!”
獄卒沒有再理會康王的威脅,他轉身離開,繼續分發食物。
康王的怒吼和咒罵在牢房中回蕩,但沒有人再理會他。
與此同時,宋妙元和楚鶴川在侯府中緊張的商量著對策。
楚鶴川深知,要想徹底落實康王的罪名,僅憑現有的證據還遠遠不夠,必須再給康王加把火,讓他徹底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要想徹底扳倒康王,還得再給他加把火才行。”楚鶴川說道。
宋妙元聽得一頭霧水,不解的問道,“再加把火?這話是什麽意思?”
楚鶴川沉聲說道,“康王雖然已經被收押,但他在朝中的勢力錯綜複雜,難保不會有人暗中相助,讓他逃脫罪責。我們必須製造一個足以讓皇上和朝臣都信服的證據,讓康王無法翻身。”
宋妙元眉頭緊鎖,她雖然對楚鶴川的話感到震驚,但也明白他的意思。“鶴川,你打算怎麽做?”
楚鶴川低聲說道,“我已經派人偷偷在康王府放了一件黃袍。”
“黃袍?”宋妙元的眼中露出震驚之色,她自然知道黃袍代表著什麽。
黃袍是皇室的象征,隻有皇帝才能穿戴。任何人私藏黃袍,都被視為有篡位之心,是誅九族的大罪。
宋秒元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無比,“鶴川你瘋了嗎?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如果被人發現,你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楚鶴川微微一笑,“我當然知道,但是這個險不得不冒。如果不能給康王致命一擊,那他隨時都有可能東山再起。”
兩人商議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按照楚鶴川的計劃行事。
楚鶴川立即派人散布消息,同時安排人手在康王府中製造動靜。
消息很快就在京城裏麵傳開,康王私藏黃袍,意圖篡位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傳到了皇上耳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