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村

字數:4318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要說交通,肯定是不太合適的。
    張軍反問道:“那縣裏是有什麽合適的建議?”
    趙青海說道:“其實我們還真有一個比較好的建議,就是城步村,距離縣城很近,自然條件也能滿足。”
    “如果更換到這邊,對試驗村的發展,是更有利的。”
    張軍對於更換位置,並沒有太大的意見。
    他對龍井村也沒有太深厚的感情。
    但他已經跟龍井村的兩個村幹部商量好了,張軍還是不想失信於他們。
    張軍說道:“這個是縣裏決定就行了,跟我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我一切都聽縣裏的安排。”
    趙青海吃麵的動作頓了一下,抬頭認真的看了張軍一眼,發現張軍並沒有故意為難的意思,試探著說道:“這個是縣裏也不太好做決定。”
    “畢竟您是市裏指定的,如果胡亂更改,恐怕不合適啊!”
    “所以,還是得征求你的意見。”
    “如果你覺得更換不合適,那我們就不更換了。”
    張軍說道:“我還是剛才的話,我聽縣裏安排。”
    趙青海問道:“張軍同誌,你是不是對龍井村還有什麽……”
    話沒說完,但意思卻很明顯。
    張軍立刻說道:“沒有,隻是我對龍井村比較熟罷了!”
    趙青海點點頭:“這個我們能理解,不過咱們工作,都是為了國家發展,不能單純因為自己熟悉一個地方,就放棄更合適的選擇,你說是不是?”
    張軍不置可否:“我還是那一句話,我聽縣裏的決定。”
    趙青海臉上神色微微一僵:“那行!我回去跟領導匯報一下,盡量尊重張軍同誌的意見。”
    張軍知道,自己不點頭,他們是不敢隨便更換的。
    自己可是市裏指定的人,他們不敢!
    吃過麵後,趙青海先一步走了。
    沈靈珺吃得比較慢,還剩了小半碗:“軍哥,他說的城步村我知道,距離縣城確實不遠,走路也就十幾分鍾。”
    張軍也知道這個村子,因為後來這個村被並入縣城了。
    現在的縣城其實很小,除了一條主幹道和幾條巷子,基本沒有其他的地方。
    後來隨著國家的發展,城區大規模擴建,周圍的村子也就被並入了進來。
    張軍出去以後,也回來看了幾次,畢竟這裏有他許多記憶。
    張軍說道:“已經答應他們了,甚至安排了一些位置,還是得給他們一個交代。”
    沈靈珺還是有些擔心:“村裏有些人對你還是有意見的。”
    “如果能不回去的話,我覺得還是不回去比較好。”
    “尤其是張兵他們,現在他們看似不敢說什麽,誰也不知道他們心裏在想什麽。”
    “萬一你的一些項目做到一半,他們在中間給你鬧幺蛾子,也會多很多的麻煩啊!”
    張軍沉默片刻:“你說的確實是有一定的道理,走一步看一步。”
    “我們先回去看看,也順便看看他們的意見。”
    “如果他們真的有那麽多心思,大不了就換地方。”
    換個地方對於張軍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陳圭他們也不會有什麽意見。
    龍井村又不是不可替代的。
    沈靈珺見勸不動張軍也隻能點頭:“那行吧!我們什麽時候回去?”
    張軍算了一下時間:“等一號回去吧!陽曆一號。”
    現在大多數人還是習慣用農曆,因為大家都比較習慣按照這個來算日子。
    但官方已經大多改用陽曆,後來許多人改說陽曆主要是因為官方的推廣。
    從種田的角度來說,其實農曆更加合適。
    農曆是一種綜合曆法,根據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來播種,是沒有問題的。
    但根據陽曆的時間來播種,有時候是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張軍對這方麵,一直讚成農村要農曆為主,陽曆為輔。
    城裏直接使用陽曆就行。
    國家要跟國際接軌,日期就必須要對得上,不能我這邊說著農曆,國外卻按照陽曆算。
    這種日期換算,並不友好。
    大到國家事物,小到個人出國,都是極為不方便的。
    沈靈珺“嗯”了一聲:“那行!”
    張軍要等一號,也是為了上滿五天班。
    雖然張軍不是那麽在乎化肥廠的工作,但這個工作能繼續做下去,還是能有一定好處的。
    如果其他人不鬧什麽幺蛾子,張軍是願意保留這份工作的。
    接下來的幾天張軍一心撲在工作上。
    今日助教也沒有什麽工作,主要就是給那些研究人員解答各種問題,最後沒什麽問題要解答了,張軍就開始給他們講課。
    不少研究人員都是農業相關的大專,甚至大學畢業。
    聽了張軍講課以後,他們才發現張軍的水平比他們的老師、教授更高。
    隻要張軍開課,所有研究人員都會過來。
    如果能出成果,他們也是希望能做出一些成果的。
    趙山厚這幾天也沒有去找劉慧彥的麻煩。
    劉慧彥因為帶禮物去見了趙山厚,還被趙山厚給轟走,心裏又些慚愧,一直也沒來找張軍。
    張軍倒是去找了劉慧彥幾次,可很少能碰到。
    一直到一號,張軍跟劉慧彥打了聲招呼就帶著沈靈珺回了龍井村。
    回去的路二三十裏,對張軍和沈靈珺來說還好。
    張軍畢竟是男人,以前也經常幹農活,體力不會差。
    沈靈珺這幾年吃了不少苦,雖然看這柔弱,實際上力氣不小。
    回到龍井村已經是中午。
    村裏的人看到張軍和沈靈珺回來,不少人立刻圍了上來:“哎喲,小軍和小沈回來了,這次怎麽在縣裏待這麽長啊?”
    “小軍,你在縣裏是有個什麽好工作呀?要是有機會能不能給我們家那小子也介紹一下?”
    “哎哎哎,你家小田也沒讀什麽書,小軍我家小勝也是初中畢業,有文化呢。”
    初中畢業對於農村人來說,文化水平確實也不算低了。
    尤其是龍井村這種比較貧困的村子。
    張軍在縣裏有工作,似乎職位還不低的消息,早就已經在村裏傳開了。
    誰不想讓自家兒子在縣裏有個穩定工作啊?
    所以張軍一回來,村裏的七大姑八大姨就都找上來了,生怕自己晚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