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好學

字數:3908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張軍不知道陳光華家裏的具體情況,但清楚現在這個環境,幾塊錢對於99.999%的農村人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錢。
    大多數人是舍不得花這錢的。
    農村人進城,要麽會在親友家裏借宿一天,哪怕這個親友八竿子打不著,也得厚著臉皮去。
    實在沒親友,那就找個背風的地方,隨便將就一晚,基本不會去住招待所。
    張軍正色說道:“這個錢你拿著!”
    “十塊錢對我來說不算什麽,對你們家來說,也不容易。”
    幾番推讓之後,陳光華還是收下了:“那這個錢,我以後一定還。”
    張軍也沒有拒絕:“到時候再說,你這些日子盡快把家裏的事給安排好。”
    陳光華點點頭:“這個我知道,我能不能問個有點冒昧的問題?”
    張軍“嗯”了一聲:“你問!”
    陳光華問道:“你現在到底是在做什麽,怎麽這麽賺錢?”
    “我沒有別的意思,都說你在化肥廠上班,可就算在化肥廠上班,你一個月頂天了應該也隻有六七十塊錢。”
    張軍微微一笑,說道:“我自學了外語,現在很多地方都需要翻譯,翻譯一千字的價格是一塊到六塊多不等。”
    “所以化肥廠的工資,對我來說,也不是主要收入。”
    陳光華不知道翻譯的難度,聽到一千字六塊錢,頓時嚇了一跳:“這麽多錢?要是我學會外語,一天豈不也是能翻譯上萬字,也就是六七十塊錢,甚至能過百?”
    張軍解釋說道:“沒有這麽簡單,翻譯的速度跟翻譯東西的難度有關。”
    “比如我翻譯一片農業相關的文章,這些文章裏麵的內容,基本都是國內沒有的。”
    “農業的單詞都是比較專業的,你得特意去學。”
    “因為是學術相關,你必須一個字一個字的去核對,要是錯了一個字,可能整篇文章的內容都會跟著出錯。”
    “你一天能寫一萬多字,不代表能翻譯一萬多字。”
    這是客觀事實,但張軍不在這個限定範圍之內。
    他隻要大概看一遍那些學術論文,自己就能把相關的知識全部總結出來,真正要注意的就是輪原始論文的節奏,還有實驗數據。
    同樣一個英語水平的人,翻譯一千字出來,張軍能翻譯兩三千字。
    不是張軍英語水平高,而是他農業水平高。
    陳光華感慨說道:“就算一天翻譯一千字也好啊,一天六塊多,一個月就有一百多,誰能有這個收入啊?”
    “讀書還是有用的啊!”
    張軍開玩笑說道:“所以你要讓你家那兩個小的好好讀書啊!”
    陳光華家裏有一對兒女,現在一個五歲,一個四歲,都在家裏玩泥巴。
    現在農村,基本不考慮幼兒園,或學前班。
    都是在家玩到六七歲,就去上小學。
    陳光華很認可張軍的話:“是要好好讀書,他們以後要是有你十分之一的出息,那就好了!”
    “對了,學外語難嗎?”
    張軍說道:“其實不難,就拿英語來說,真花心思去學,哪怕你隻是抽空學,我覺得兩年左右,就能有一定的基礎,看看基礎的文章、報紙應該問題不大,但不能看專業的文章,每個專業都有大量單獨的專業詞匯。”
    “現在你讓我看物理、化學、航天類的英語文獻,我也看不懂的,因為我沒學那些單詞。”
    “如果想要把英語當做自己母語一樣使用,但不看其他專業文章,大概需要四年左右。”
    張軍當初也是抽空學的,他學到能跟人正常交流,隻花了一年多,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隻花了兩年多。
    後來遇到一些問題,就是國內教材教的東西,都太過書麵,或者說,都太多正經。
    這個問題,一直等到他去國外才解決。
    陳光華明顯是動了心思:“那……那我能學嗎?”
    張軍很肯定的點頭:“當然可以,學一門外語,幫助其實挺大的。”
    “就算你花十年時間才把英語學會,這也會成為你手裏一把利劍。”
    十年以後,也才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
    那時候恰好會有一些外貿,需要很多英語人才,這個時期的老板,大多沒有讀過什麽書,他們是不懂英語的。
    肯定要大量翻譯人才,**十年代,能做翻譯的人鳳毛麟角,要是陳光華會,他就算一輩子給人做翻譯,也能讓他家過上好日子。
    陳光華立刻有了些信心:“那我能學嗎?”
    張軍很肯定的點頭:“當然可以!等你以後去了縣裏,我給你弄一套自學的教材。”
    “有什麽不懂的地方,等我有空,可以來問我。”
    可以學外語這個事,讓陳光華更加堅定了自己要跟著張軍。
    陳光華說道:“行,那我先把家裏的事全處理好就去縣城找你。”
    張軍找來紙:“你要學英語,那肯定要背單詞的。”
    “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你認識嗎?”
    陳光華說道:“這個認識。”
    陳光華也有初中文化水平,他讀書的時候,很多學校隻腳語文和數學,外語大概率是俄語,隻有一部分學的是英語。
    張軍隨手寫下二三十個單詞:“你現在也沒條件學發音,暫時先用死記硬背的辦法,把這些單詞給記住。”
    “以後反正你也要背單詞。”
    陳光華接過紙條看了一眼:“能不能多給我寫一些,我記性還算不錯,這些應該很快就能記住。”
    “行!好學是好事。”張軍又給寫了近百個單詞和注釋。
    陳光華看著足足一百來個單詞,笑著說道:“半個月這些我肯定能背得滾瓜爛熟。”
    陳光華好學,這是張軍願意看到的事。
    張軍畢竟是搞科研出身,從事過教育工作,對於好學的人更有一種天然的好感。
    陳光華沒有坐多久就離開了。
    兩人離開之前,沈靈珺去跟幾個平日比較照顧她的老鄉打了招呼,順便把家裏一些糧食和幹貨給這些人平分著送了。
    兩人離開的時候,也隻有這些老鄉叮囑了幾句,並沒有人來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