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沒有高見,有點淺見

字數:4063   加入書籤

A+A-




    老夫人聽到孫子有如此感悟,十分欣慰。
    “瑾兒,人生百態,經曆過,才能深有體會。別說是你,就連我臨老,也受益良多。”
    顧惜靈抿嘴輕笑,看著周瑾開始吃第二個白麵饅頭,不以為然。
    見顧惜靈不說話,周瑾偷瞄到顧惜靈戲謔的眼神,敏感的神經,又被挑起來了。
    “顧氏,難道我說得不對嗎?”
    顧惜靈抬眸,輕笑問“世子,吃著白麵饅頭,然後哀民生多艱,我覺得有點可笑。”
    “你……”周瑾沒想到顧惜靈如此刻薄,難道當他在矯揉造作嗎?
    老夫人不樂意了,“惜靈,瑾兒已經足夠用心了。”
    顧惜靈感慨,“世子有悲憫之心,惜靈知道。隻是世子手裏被視為平平無奇的饅頭,卻是老百姓過年過節才能嚐到的美味。”
    “來福,拿兩個饅頭,去跟農戶換兩個他們吃的東西。今天讓世子嚐嚐青黃不接這段時間農家飯菜。”
    來福看看世子,又看看世子夫人。
    他是拿,還是不拿呢?
    周瑾一怔,轉頭看向來福,沒好氣訓斥。
    “來福,我發現你最近呆頭呆腦的,世子夫人吩咐你做點事情,使喚不動你了嗎?”
    來福無言以對。
    世子的心思真難猜!
    以前他但凡主動為世子夫人做事,就會被世子痛罵,他到底是誰的奴才。
    “是,小的這就去換。”來福拿起兩個白麵饅頭,就去遠處一戶農家。
    來福看到農戶家盤子裏放了綠油油的菜團子,中間摻雜少之又少的黑麵。
    腦海裏殘存的幼時記憶,湧上心頭,頗為惆悵。
    家裏不窮,也不會賣孩子啊!
    好在他被賣到長寧侯府,還做了世子的長隨,才有現在的好日子。
    用兩個饅頭換了三個菜團子,這家農戶感恩戴德。
    來福把三個菜團子放在盤子裏,“世子,老夫人,這是農家吃的。”
    老夫人拿過來,放在嘴邊咬了一口,慢慢咀嚼。
    顧惜靈拿起來一個,也咬了一口,野菜澀澀的味道在口腔裏蔓延。
    周瑾見狀,也不慫,拿起來咬了一大口。
    隻覺得苦澀的味道,讓嘴巴裏充滿了一股難以言喻的味道。
    周瑾無法繼續拒絕,沒忍住直接吐了出來,“呸,難吃至極,世間居然有如此難吃之物。”
    此時老夫人和顧惜靈繼續咀嚼,吞咽之時伸長脖子,費力地咽下菜團子。
    周瑾目瞪口呆,看了看自己手裏的菜團子,又看了看祖母和顧惜靈正在吃的菜團子。
    一模一樣啊!
    為什麽祖母和顧惜靈能咽下去,他卻咽不下去?
    難道這就是顧惜靈嘲諷他的原因嗎?
    老夫人看著孫子驚愕的表情,深深歎息。
    她這個孫子哦,幾乎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嬌養得不接地氣。
    “瑾兒,你不吃就放下,別吐。”老夫人交代,從孫子手裏拿過來菜團子。
    周瑾疑惑,“祖母,你們不覺得難吃嗎?”
    長寧侯老夫人眼露慈祥地看向孫子,想起往事。
    “跟山珍海味比起來,的確難吃。可你別小瞧了菜團子,青黃不接的時候,菜團子能救命。”
    “當年你祖父跟著太祖皇帝東討西伐、南征北戰,咱們周家雖然頗有資財,但城池被破,我帶著你爹,一路逃。”
    “身上的細軟被搶走,隻有兩個老仆,靠著挖野菜充饑,才躲到安全的地方,直到康朝建立。”
    “我和你爹,還有老仆吃了兩年的野菜。再難吃的東西,在山窮水盡的時候,也能活命。”
    “如果沒有野菜,我和你爹早就餓死了,不會等到你祖父加官晉爵,高官厚祿,更不會有你了。”
    周瑾目瞪口呆,沒想到祖母還有這樣的經曆。
    此時他的目光看向顧惜靈。
    顧惜靈咽下嘴裏的菜團子,緩緩說“我長在農家,家裏有三十畝地的村長一家不吃野菜團,村裏其他幾十戶都吃。”
    “尤其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大人下地幹活,就像現在這樣春耕,小孩到處挖野菜。”
    顧惜靈指了指不遠處正在挖野菜的赤腳孩童,衣服打著補丁,證明她所言非虛。
    周瑾眼神悵然,心裏的酸澀仿佛比嘴裏野菜更加強烈。
    他伸手從祖母手裏重新拿過來那個被他嫌棄的菜團子,又咬了一口。
    好像比剛才更加難吃,但這次周瑾沒有吐出來。他苦著臉,仔細咀嚼之後,慢慢咽下。
    周瑾被噎得閉眼睛,伸出脖子。
    老夫人和顧惜靈相視一看,彼此欣賞。
    老夫人從顧惜靈身上看到了她自己年輕時的堅韌,顧惜靈從老夫人身上看到了腳踏實地得來的從容。
    好不容易吃完剩下的菜團子,周瑾喝了口水,順下去那股讓他快要作嘔的味道。
    好一會兒,周瑾才說“京畿重地,天子腳下,老百姓尚且隻能用野菜果腹,其他地方,定然更加貧苦。”
    顧惜靈點頭,“世子所言甚是。即使這樣,還是休養生息多年的結果。”
    周瑾深呼吸一下,拍拍額頭,滿眼疑惑,“現在陛下已經輕徭薄賦,盡量減輕百姓負擔,為什麽還不能吃飽飯呢?”
    “其他地方,山高皇帝遠,或許苛捐雜稅多。可天子腳下,賦稅並不重,為何還是如此呢?”
    老夫人也眼露疑惑,“惜靈,你有何高見啊?”
    “高見談不上,倒是有些淺見。”顧惜靈輕笑,“說來世子可能會笑我,我識字之後,經常在景陽伯府藏書閣裏看書。”
    “裏麵的經史子集,有數個版本的孤本,甚至還有很多大儒的批注,琴棋書畫的書籍,天文地理等書籍,唯獨極少看到農書。”
    “即使有心之人記錄,也並不詳實,內容頗為模糊。反正我看了之後,想不出如何操作。後來我打聽到,找到了農書少的原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人人都想著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即使有人科舉不中,也信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唯獨沒幾個讀書人願意潛下心來研究農書。鄉下的農人倒是擅長農事,但他們不識字,隻能口口相傳。太平年還好些,連年戰亂,最先死的就是老人,當然也包括這些種田經驗豐富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