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有的時候真想和你們這些天才拚了

字數:12723   加入書籤

A+A-


    等午間營業結束,秦淮已經麻了。
    累麻了。
    身體不是很累,主要是心累。
    他就看著一屜屜饅頭、包子、餃子出鍋,一爐爐蟹殼黃、燒餅出爐,跟變魔術似的,前一秒還是滿滿當當的,一眨眼就空了。
    秦淮感覺自己好像成了流水線上的工人,不知道什麽時候下班,也不知道還有多少活要幹,隻能看到長長的看不到盡頭的待製作的點心。
    秦淮一點下班的時候,已經完全忘記自己上午說員工餐可以負責的事了。
    幹不了,根本幹不了。
    看著還在收拾的王俊,秦淮真誠發問:“黃記的點心,賣得這麽好的麽?”
    怪不得上一個白案師傅三年前退休了,累退的吧。
    王俊老老實實回答:“今天應該是個意外。”
    “我們店已經很久沒有上架過點心了,很多熟客以為是鄭師叔臨時回來幫忙隻賣一中午,所以買的多了些。”
    “本來如果師父在的話,出去跟大家解釋一下這個情況應該會好很多,但是師父上午不是去理療了嘛,大師兄去解釋大家都不信,這才誤會了。”
    “等下午師父過來,晚上和客人說明情況,再連續賣個幾天讓大家安心,就不會再出現這種狀況了。”
    秦淮勉強接受王俊的說法:“也辛苦你們了,我是真沒想到點心這麽好賣,要是隻做兩三種情況可能還好一點。早知道昨天晚上列單子之前打電話問一下鄭思源了,我也隻列兩樣。”
    王俊真心地道:“不是點心好賣,是秦淮你的手藝好。”
    秦淮一愣。
    從小到大,秦淮其實聽過非常多句類似的誇獎,但都沒有什麽參考性。
    在三馬路小區附近賣包子的時候,附近都是普通的街坊鄰居,對比的同行都是普通早餐店,秦淮的手藝一騎絕塵也沒什麽。畢竟手藝再好,也不能相同大小的包子別人家賣1塊5你賣兩塊,容易挨噴。
    後麵到了雲中小區,換了一批街坊鄰居誇,秦淮確實很受用。但是街坊鄰居們不光誇秦淮,還誇鄭思源,誇鄭達,大家平等地誇每一個手藝高超的白案師傅。
    現在來了黃記,又換了一批人誇。
    這批人相較於街坊鄰居來說更加專業,畢竟大家都是同行。
    但是同行的誇獎也是有區別的。
    黃勝利誇,秦淮會覺得這是黃勝利日常的鼓勵式教育。
    黃安堯誇,秦淮會覺得這是黃安堯幾個月沒有吃他爹做的菜,來自少東家的沒有排麵。
    黃嘉誇,秦淮會覺得這是一脈相承的鼓勵式教育。
    董仕誇,秦淮會覺得這是他話太多的隨口胡咧咧。
    但是王俊不一樣。
    倒不是王俊水平有多高,誇得有多彌足珍貴。相反,王俊的水平在黃勝利的一眾弟子裏算最差的,連董仕這個關門弟子也比不上。
    但王俊是個老實人。
    是個不會撒謊,就算不想正麵回答委婉的回答,也能讓人聽出來是在努力委婉的老實人。
    “我手藝…真的有那麽好嗎?”秦淮問。
    自從來了姑蘇,每個人都告訴他,他的手藝很好。今天中午客人的強烈反響也讓秦淮開了眼,現在連公認的老實人都這麽說,秦淮真的有點信了。
    “當然。”王俊毫不猶豫地點頭,“如果秦淮你的手藝都算不上好的話,那全國可能沒有幾個白案廚師的手藝可以稱得上好了。”
    秦淮被王俊看似吹捧,實則非常真誠的話術驚得眼睛都睜大了,悄悄把王俊拉到一邊,免得話被別人聽見顯得自己很自戀。
    “你大概給我形容一下,我的手藝好到什麽地步。”秦淮壓低聲音問,“不,你先告訴我鄭思源到底是什麽水平。”
    秦淮覺得還是問鄭思源的水平比較靠譜,畢竟他對鄭思源的水平很了解,可以通過鄭思源的水平來估算自己的水平。
    “鄭師兄是年輕一代白案廚師的NO.1。”王俊道。
    秦淮:!
    什麽?!鄭思源這麽牛逼!
    他這麽牛逼他在小區門口開什麽糕點店?
    他居然讓這麽牛逼的人在雲中食堂當了一個月牛馬,縐紗餛飩隻賣10塊錢一碗。
    怪不得一向早上沒什麽人堂食的雲中食堂自從鄭思源來了之後,早上堂食的比中午還多,吃餛飩的從7點吃到9點,沒有座端著碗蹲門口也要吃。
    他還以為是那一片的人沒吃過縐紗餛飩,隻有他們這一家賣,所以才生意特別好。
    秦淮震驚地咽下一口口水,問:“這個是…公認的嗎?”
    王俊想了想:“公認的談不上,但我們都是這麽覺得的。”
    “鄭師兄在南方白案廚師圈子裏其實很有名,但是他不在酒樓工作,也不喜歡出去跟同行交流,更不參加廚藝交流會,所以名氣僅限於我們這一圈。”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鄭師兄叫什麽,隻知道鄭師叔有一個很厲害的兒子。”
    “鄭師兄開糕點店的那個小區在我們姑蘇其實也很有名,黃記有很多熟客特意在那個小區裏買了房子,就為了買點心方便。”
    秦淮不懂,秦淮大受震撼。
    “那刨除掉年輕一代呢?”秦淮追問,“和全國範圍內的白案廚師比,鄭思源大概是什麽水平?”
    王俊認真地想了想:“應該也算頂尖水平。”
    “鄭師兄正處在一個白案廚師的上升期,還沒有到巔峰狀態,但實際上國內現在白案廚師的斷檔很嚴重。手藝好的老師傅有很多,基本都集中在知味居裏,年紀大了精力有限,不可能過多的參與點心製作,以教徒授徒為主。”
    “中年廚師很少有拿得出手的,據我所知,比較出名的幾個手藝都不如鄭師兄。”
    “我之前聽師父和大師兄聊過,說鄭師伯當年不願意做點心反而去下海,不僅僅是因為覺得當白案師傅賺錢太少,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覺得白案廚師沒有什麽前途。”
    “現在市麵上大部分高檔酒樓都不是很重視白案,白案拿得出手的屈指可數。加上大環境變了,除非是廚師世家,不然很少有人願意從小拜師練童子功練基本功,可是白案對基本功的要求又很高,可以說是紅案白案的基本功都要練。”
    “其實白案遠不如紅案,光從廚藝比賽上都能看出來,現在國內的廚藝大賽雖然不多,但是每年總有那麽幾個,獎金也總有幾萬塊錢,多的可能有十幾萬。”
    “這種綜合性的廚藝比賽,白案廚師是很吃虧的。正常情況下,廚藝大賽應該紅案白案分開比,但是國內已經很多年沒有專門的白案廚師大賽了。”
    “從酒樓上也可以看出來,紅案出名的酒樓很多。FJ有聚寶樓,姑蘇有黃記,淮揚菜有呈舫居,蜀地有吳家酒樓,北平就更多了,八寶齋、永和居、如意坊、順德樓、同德居,基本上都是民國年間傳下來的老字號。可是白案,真正出名被人記住的,說白了也隻有知味居。”
    聽王俊這麽說,秦淮覺得他可以說兩句,民國傳下來的老字號他熟啊,夢境裏見過。
    “這個我知道,北平之前還有一家泰豐樓,不過好像已經關了很多年了。”秦淮道。
    這下輪到王俊愣了:“有這家酒樓嗎?”
    秦淮鄭重點頭,這可是瘋小姐甄選。
    秦淮不再深入這個話題:“所以現在的情況是白案廚師有厲害的,但是年紀都比較大,雖然技術好但體力跟不上,基本不在一線工作。青黃不接,中間斷檔,鄭思源這種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在整個行業裏也能算得上頂尖水平。”
    王俊點點頭。
    秦淮稍微自我換算一下。
    首先,鄭思遠的水平肯定是比他高的,這點絕對毋庸置疑,鄭思源的鮮肉月餅要是buff菜,可以把秦淮的酒釀饅頭按在地上錘。
    但秦淮自認為也沒有比鄭思源差太多,大概就是一線之隔,主要是他刀功和火候太差了,指法也不太行。
    刀功還好,白案不怎麽需要。隨著秦淮做的點心的種類越多,難度越高,他越發發現火候其實是白案製作裏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想當好一個優秀的白案師傅,不是包子蒸得好,蟹殼黃烤得好就行的。
    對於難度相對來說比較高的點心而言,餡料也才是重中之重。
    秦淮覺得如果自己的火候提升到和鄭思源差不多的地步,他的水平應該會和鄭思源不相上下,甚至更好一點。
    等量代換一下,他不就成業內的頂尖水平了嗎?
    再等量代換一下,他現在是接近業內的頂尖水平呀!
    雖然白案這個業內頂尖水平的水分比較多,因為斷代嚴重,最頂尖的是頂尖,次頂尖的也可以算頂尖。
    但無論怎麽說都是頂尖呀!
    都是一個五丁包售價65,還賣爆的頂尖啊。
    自己居然這麽牛逼。
    “難道我真的是天才?!”秦淮喃喃道。
    王俊:……
    作為一個老實人,他有的時候真的想和你們這些天才拚了。
    中午的員工餐是黃嘉親自做的。
    托秦淮的福,今天中午黃記負責紅案的後廚員工工作都比較輕鬆,客人們點的炒菜的量不大,全搶點心去了。
    工作輕鬆就導致大家沒什麽事兒幹,黃嘉作為主廚,1點不到就已經幹完活了。看到白案那邊搗酒釀都快搗出殘影,秦淮越揉麵表情越生無可戀,難得這麽早結束工作的黃嘉非常愧疚。
    他覺得秦淮今天會這麽忙,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是昨天晚上秦淮把單子發給他的時候,他稍稍出言勸阻一下,秦淮也不至於今天變成揉麵仙人。
    黃嘉知道自己是該勸阻的。
    但他昨天晚上有那麽一刻,更想知道秦淮列的單子上點心的的水平如何。他甚至有點想知道,秦淮會的120種點心是哪120種。
    沒想到就是這小小的私心,給秦淮差點幹活幹自閉了。
    黃嘉很愧疚,所以他主動接過做員工餐的重任,給秦淮狠狠的開了一個小灶,讓秦淮在中午的員工餐上吃到了鬆鼠鱖魚、文思豆腐、響油鱔糊和正宗的揚州炒飯。
    純小灶,秦淮和鄭思源兩個人吃三菜一炒飯,其他人照常吃大鍋飯。
    對於這種明目張膽開小灶的行為,大家都沒有任何異議。
    銷冠在哪裏都是享有特權的。
    秦淮端著碗,碗裏是滿滿一碗漂亮的揚州炒飯,飯炒得粒粒分明,色澤金黃,乍看上去很像是美食文裏經常出現的傳說中的黃金蛋炒飯,是老佛爺最愛吃的每一粒米飯上都均勻的裹上蛋液的傳說級蛋炒飯。
    當然,隻是乍看上去。
    黃嘉沒那個水平,揚州炒飯也不是普通的蛋炒飯。
    炒飯的配料非常豐富,雞蛋、蝦肉、牛肉粒、火腿、胡蘿卜粒等一眾食材混合在一起,撒上蔥花,吃起來極其噴香誘人。
    秦淮一口揚州炒飯一口響油鱔糊,一口揚州炒飯一口鬆鼠鱖魚,一口揚州炒飯一口文絲豆腐,一口接一口吃得根本停不下來。
    秦淮覺得如果每天的員工餐都是這個檔次的話,那在黃記當牛馬也沒什麽。
    黃嘉的手藝雖然不如黃勝利,但也遠勝於其他廚師,至少遠勝於秦家早餐店隔壁的10元小炒。
    秦淮不是想吐槽秦從文和趙蓉炒菜的手藝,他隻想說,之前如果家裏的早餐店生意忙趙蓉沒有時間做飯,就會給他20塊錢讓他帶秦落去隔壁吃10元小炒。
    那是秦落日常的小快樂。
    這也是為什麽後麵秦淮繼承雲中食堂後,他們一家四口天天吃食堂的緣故,不是食堂的紅案廚師廚藝有多高,主要是愛吃食堂。
    而且天天吃食堂也有好處,周圍的居民非常信賴食堂的食品安全,畢竟老板一家天天都吃。
    秦淮和鄭思源快樂吃午飯。
    “思源。”秦淮突然開口,“我剛剛才知道,原來你的白案水平在業內算是頂尖的。”鄭思源淡淡點頭:“算是吧,不過也是矮個子裏拔高個。”
    “那你為什麽不去酒樓裏工作,或者自己開個酒樓?因為太累嗎?”秦淮好奇地問。
    他總感覺一個業內頂尖的白案大師在小區門口開糕點店賣平價糕點,非常像少林的掃地僧,可是少林掃地僧是裏才會出現的人物。
    “那倒不是。”鄭思源道,“應該說不完全是,開糕點店有的時候生意太忙也挺累的。”
    “比起做點心,我更享受點心賣出去,看著大家吃的過程。”鄭思源道,“如果在酒樓後廚,很難第一時間得到食客的反饋。”
    “而且我又不缺錢。”鄭思源拍了拍掉在迪奧褲子上的胡蘿卜粒,“而且我覺得我現在的技術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知名酒樓的大師傅,如果去酒樓工作,我也是去永和居、知味居這種名酒樓。”
    “但我的水平在永和居裏算不上頂尖,在那些有紅案著稱的酒樓裏也不可能壓過赫赫有名的大師傅。”
    “我不喜歡給人當陪襯。”鄭思源淡淡地道,“其實七年前我在黃記呆過半年,那個時候師伯的身體還很好,黃記每天客似雲來,服務員和後廚人員的量大概是現在的1.5倍。”
    “那個時候雖然有很多客人稱讚,我的點心銷量也不錯,但我始終是師伯的陪襯。大家永遠不可能是衝著我的點心來的,一定是衝著師伯的手藝來黃記,我不喜歡過這樣的生活。”
    “可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和我爸是一樣的,我們都不甘屈居人下。隻不過我爸選擇了下海經商,我選擇去小區門口開糕點店。”
    秦淮表示理解,繼續扒飯。
    “但你肯定不是這樣的人。”鄭思源道,“我感覺你根本不在乎這種東西。”
    秦淮道:“或許吧,我覺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很正常,天下無敵了都有可能來域外天魔呢,我對當第一沒什麽興趣。”
    “我覺得隻要家人朋友開心就行了,隻要大家吃得開心就比什麽都強。”
    “那你願意在黃記多留一段時間嗎?”鄭思源問。
    “誒?”秦淮愣住了。
    難道鄭思源有黃記的股份?
    “師伯的身體不好,照他這個閑不下來的性子,我感覺他沒幾年就要退休。”鄭思源指了指盤裏的響油鱔糊,“黃嘉的手藝你也能吃出來,不如師伯。”
    “我雖然沒有很關心,但也知道黃記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我希望如果可以的話,你能在黃記多待一段時間,至少待到師伯把腰養好,可以重新下廚一直堅持到退休,中間不會複發的那種。”
    “有你在,師伯就不會擔心黃記的生意,就不會時不時胡來非要下廚燒兩個好菜。”
    秦淮還在扒飯,嚼了嚼咽下,問:“一定要我嗎?我覺得你回黃記幹一段時間應該也可以啊,月餅的銷量也很好。”
    “你知道今天中午客人們都是怎麽猜測的嗎?”鄭思源答非所問。
    “怎麽猜測的?”
    “他們以為我爸被師伯請回來救場了,所以才這麽瘋狂搶購點心。”
    “啊?”秦淮都茫然了,鄭達也不至於墮落至此吧,鄭達的手藝比他好多了。
    “或許在食客們的心裏,你的手藝比我強。”
    “我甚至不願意在比我厲害的紅案廚師身邊做事,更何況是注定會比我厲害的白案廚師呢?”
    “你剛才不是說了嗎?天下無敵也能遇上域外天魔,我想現在在那些食客的心裏,你大概就是那個域外天魔了。”
    “啊?”域外天魔茫然地張大了嘴巴,不知道該說什麽,想了想,接著吃飯。
    揚州炒飯真好吃。
    經過短暫的午休,下午2點半,域外天魔開始了第一次正式教學。
    做完理療歸來的黃勝利看起來神采奕奕。
    黃勝利已經製定完了一整套詳細的教學方案,昨天晚上連夜製定的。
    作為一名熱愛收徒弟的紅案大師,黃勝利有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
    無論是科班出身還是野路子,基本功紮實或者基本功幾乎沒有,黃勝利都有其對應的教學方式。
    就連天才,黃勝利也有方案。
    鄭思源小時候黃勝利也教過一段時間。
    黃勝利覺得是時候讓秦淮知道什麽叫真正的名師了,他可不是鄭達那種連話都說不清楚的偽名師,他是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名下有九位弟子,一位師侄,享譽姑蘇的金牌名師。
    之前上網課讓他沒有發揮的空間,現在上實踐課,得讓秦淮知道名師的含金量。
    “小秦,你的火候水平我這邊大概也有所了解,我們第1天實操練習不要有壓力,不要害怕出問題。”
    “我記得思源和我說過你現在非常想練顛勺,我覺得可以練,但是要從簡單的練起。”
    “我們先來炒個青菜怎麽樣?”
    “你炒一遍,然後我再炒一遍,我不說,你通過觀察我炒的過程先跟我講講你覺得你有哪些問題。”
    黃勝利笑眯眯的開啟了教學。
    秦淮鄭重點頭,開始炒青菜。
    炒青菜,每一個科班出身的廚師都會經曆的一步。
    秦淮沒有經曆過。
    他真的沒有炒過青菜。
    他第1次炒的是西紅柿炒蛋,高中的時候,炒給秦落吃的,秦落很捧場,就著一盤西紅柿炒蛋吃了三碗飯。
    當然,主要是因為秦淮那個時候就會炒西紅柿炒蛋。
    那天秦從文和趙蓉有事兒出去了,隔壁10元小炒關門,兄妹倆想了想,把吃飯的二十塊貪汙你一半我一半,自己隨便做了點。
    秦落煮飯,秦淮炒菜。
    秦淮很認真。
    熱鍋燒油。
    倒菜。
    劈裏啪啦。
    大火翻炒。
    爆炒。
    小火。
    再揮兩下鍋鏟。
    出鍋!
    一盤看上去能吃,但是賣相不是很好的青菜誕生了。
    黃勝利沒有說話,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熱鍋燒油。
    倒菜!
    漂亮的翻炒。
    顛勺!
    漂亮的顛勺。
    鍋裏的青菜還是水靈靈的模樣。
    出鍋!
    一盤看上去非常好吃,賣相也非常出色的青菜誕生了。
    黃勝利炒的青菜放在秦淮炒的青菜邊上,襯得秦淮的青菜應該倒進泔水桶。
    無論紅案還是白案,越簡單的菜品越能看出廚師的水平。因為簡單代表大眾,大眾代表常見,每個人都見過的才能看出差距。
    “有沒有看出什麽?”黃勝利笑眯眯地問。
    秦淮想了想:“火候很重要,炒青菜的訣竅是大火爆炒,青菜熟得快,所以在炒的過程中受熱均勻很重要。我不會翻勺,所以會因為擔心青菜沒有炒熟而在鍋裏多逗留導致青菜炒老了,賣相不佳。”
    “而且大火爆炒時間控製的好的話,菜的賣相會更好。”
    “還有……”
    黃勝利:……
    你把我的詞兒都說了我說什麽?
    黃勝利隻能點點頭:“試試吧。”
    秦淮開始試試。
    一盤、兩盤、三盤……
    每盤都有不同的技術性失誤。
    紙上談兵容易,實操難。
    道理秦淮都懂,但是他控製不住自己的手啊。
    秦淮就這樣一盤一盤青菜炒著,炒到後麵可能是後廚馬上要開始上班了,路過他身邊的人特別多,像是黃嘉、董仕、董禮、王俊這些熟麵孔,基本上每隔兩三分鍾就會路過一下。
    拿菜拿盤什麽的,忙得很。
    黃勝利也不說什麽話,秦淮每炒一盤菜他就點點頭,示意秦淮繼續。
    雖然黃勝利話少,但是秦淮覺得很有效果。炒到後麵他越炒越有感覺,和最開始的那一盤賣相不是很好的青菜對比,秦淮覺得他後麵的菜賣相還挺好的。
    有幾盤甚至看上去還有點小漂亮。
    秦淮開心地一盤接一盤根本停不下來。
    董仕沒忍住,抓住親哥問:“哥,我們當初炒青菜炒了多久?”
    董禮麵無表情地道:“三個多月吧,師父說先炒三個月練練手感。”
    董仕有些茫然的看著桶裏的菜(炒太多裝不下隻能倒桶裏),說:“我怎麽覺得秦淮連一個星期都不需要。”
    董禮淡定地看了一眼炒得熱火朝天的秦淮:“人和人是不一樣的,認命吧。”
    “得虧你是關門弟子,不然師父就要勸秦淮改行了。”
    二合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