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連中三元
字數:4364 加入書籤
負責此事的官員繼續唱名“一甲第二名,周鈺湖,為榜眼!”
一個眉清目秀,風度翩翩的青年,在禮官的帶領下出列,跪在了殿中的道路右邊。
不少朝臣的目光落在周鈺湖身上,都覺得新科榜眼這張臉,有些麵熟。
事實上,對於周鈺湖的身份,眾人並不陌生。
他們可能沒聽過這個人,但朝中誰對周小將軍周鈺溪的名字,不如雷貫耳?
周鈺湖便是周鈺溪的堂兄,兩人的眉眼頗為相似。隻不過前者的五官更柔和一些,不像周鈺溪,帶著武將的殺氣。
周家世代從軍,乃是武將世家。不曾想這一代,竟出了個讀書人,才學還如此出眾!
“一甲第三名,白慕楓,為探花!”
曆屆科舉最受人關注,很多時候都不是狀元,而是探花郎!
原因無他,探花郎俊俏啊!
雖然此次情況特殊,容貌最出眾的江令舟成了狀元,但探花郎的容貌,也隻比他稍微遜色一些。
探花郎看起來約莫二十出頭,臉上總是帶著溫暖的笑容,給人的親和力極強。一個含情的眼神看過去,不知道有多少小姑娘,會因此丟了芳心。
白慕楓也在禮官的帶領下出列,跪在了殿中道路左邊靠後的位置。
朝中已經有老狐狸看出端倪來了。
科舉入仕,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許多人從小考到白發蒼蒼,都還隻是個舉人。而本屆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卻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太過年輕了!
前十名裏有真才實學的人不在少數,其中有一些已經三四十歲了。陛下卻刻意點了江令舟、周鈺湖和白慕楓為一甲,說明什麽?
說明陛下喜歡年輕人啊!
定國公心頭冷笑了一聲,看得更透徹。
陛下如此年輕,在位的時間還很長。尤其是經曆了朝政被權臣把持的日子,更要在朝中培養自己的親信。
不出意外,江令舟、周鈺湖和白慕楓,就是被陛下選中,準備大力培養的親信。三人日後入閣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陛下……還真是眼光長遠!
南宮玄羽身著一襲明黃的龍袍,威嚴而肅穆,目光從江令舟、周鈺湖和白慕楓身上掃過“狀元江令舟,授翰林院修撰。”
“榜眼周鈺湖、探花白慕楓,授翰林院編修。”
修撰和編修的官職雖不高,但誰不知道,翰林院向來是最清貴不過的地方。而且是天子近臣,說的話份量極重。
自古以來,翰林院也被稱為“儲相之地”。
三人齊聲道“微臣領命。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他們在禮官的帶領下起身,鴻臚寺的官員接著唱名。
“二甲第一名……”
“三甲第一名……”
二甲和三甲的進士,均不用出列。
接下來,帝王授了他們不同的官職。
二甲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六部主事、知縣等職位。
一甲和二甲的進士可以直接為官,三甲同進士則要經過朝考後,選部分為庶吉士,其餘授知縣、教職等。
春闈考中的一共有三百人,陸江臨排在第五十一名,成績可以說很好了。若是不出意外,他肯定能在殿試時進入二甲,得到進士出身。
可偏偏出意外了……
由於春闈不是會元,陸江臨大受打擊,心中的落差極大。以至於在最重要的殿試時,發揮失常了……
最終,他隻進入了三甲,得了個同進士出身。還要等朝考過後,才能正式做官。
嗬……嗬嗬……同進士,如夫人……
他臉上哪還有光?!
然而這裏是皇宮禁苑,陸江臨心中就算有再大的情緒,也不敢表現出來。
唱名結束後,金榜會在東華門外張掛,由狀元帶領新科進士們觀榜。金榜會張掛三日,最後交由內閣收存。
這便是金榜題名!
觀榜結束後,京兆尹準備駿馬、傘蓋和儀從,帶領狀元、榜眼、探花遊街,然後到京兆府參加宴會,再送他們回各自的府邸。
第二天,禮部賜新科進士榮恩宴,由一位欽差大臣主持,考官、執事官、禮部官員等等,都會共同赴宴。
……
對陸家人來說,她們從前都是市井平民,有成為官家女眷的機會,按理說應該喜不自勝。
然而自從沈南喬嫁過來,在她的影響下,不止陸江臨,陸母和陸江月的期望,也早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她拔高了。
聽說陸江臨不僅沒中狀元,還隻是個三甲的同進士,陸母和陸江月都大失所望。
陸江臨本就不佳的情緒,再次被她們影響,心情更不好了。他和罪魁禍首沈南喬,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自從春闈放榜,陸江臨沒中會元,沈南喬就已經知道,他不可能中狀元了。
由於早已絕望,知道陸江臨殿試的成績,沈南喬心中倒沒有多大的感覺了,有的隻是無盡的麻木……
……
沈家。
沒人比沈茂學的心情更複雜。
今日他真是既失望,又開心。
失望的是他的女婿,是他最得意的門生,按理說應在此次科舉中,取得不俗的成績。
今後有他的提攜,女婿定能平步青雲!
本來女婿前兩次的發揮都挺好的,為何到了殿試,居然是這樣的結果?
他身為一品大員,嫡親的女婿卻隻是個同進士。不僅陸江臨,連沈茂學都覺得丟人……
高興的是,女婿雖然不爭氣,但他的義子爭氣啊!
不僅中了狀元,還連中三元,乃文曲星下凡!
如今朝中誰不說他好福氣,有一位如此優秀的義子!
與此同時,所有人都很好奇。從江令舟中了解元開始,朝中就有無數人想與他交好。江令舟的態度雖客氣,卻也透著一抹疏離。沈茂學究竟是怎麽做到,認對方為義子的?
麵對眾人的打探,沈茂學全部滴水不漏地糊弄過去了。
這可是陛下的口諭,他怎能讓其他人知道?
沈茂學心中也猜測著,陛下此舉恐怕不是突然心血來潮,而是在為賢妃娘娘鋪路呢。
想到義子和女兒都如此優秀,女婿不爭氣,似乎也沒什麽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