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調懸賞
字數:4109 加入書籤
各懷心思的人,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張嶸雖是個武將,但裝糊塗的功力也不淺。
他這次奉命使遼,本就為蘇軾而來,皇城司傳信,上京全城搜捕,蘇軾處境危急,張嶸才奉命奔行上千裏趕到上京,為的就是把蘇軾救出來。
可現在的張嶸,卻一臉不知情的樣子,聽蕭征佘說蘇軾葬身火海,張嶸一臉不敢置信,震驚錯愕的表情簡直爐火純青。
“蕭留守,你我雖是初識,有些玩笑開不得,蘇軾是我大宋的使臣,他若在上京出了事,可就捅破天了。”張嶸嚴肅地道。
蕭征佘臉頰抽搐了幾下,心中愈發忐忑:“蘇軾不過是個使臣,宋廷不至於為了某個人而興刀兵吧?”
張嶸冷笑:“不至於?你可知蘇軾與我家郡王殿下的交情何等深厚,說是親如兄弟也不過分,你再猜猜,我的身份為何不是‘大宋使臣’,而是‘河間郡王特使’?”
“為……為何?”蕭征佘的臉色愈發複雜。
“因為我大宋河間郡王殿下,比朝廷更擔心蘇軾的安危,出使遼國半年,至今不見歸,殿下著急了,來不及向朝廷請旨,遂遣郡王特使入遼,催促蘇軾歸國。”
蕭征佘不吱聲了,心情卻無比沉重。
趙孝騫越看重蘇軾,遼國的危險便越增一分。
照張嶸的說法,趙孝騫與蘇軾果然親如兄弟,若是親兄弟在上京遇害或失蹤,趙孝騫將會是什麽反應,想到這個後果,蕭征佘不禁心頭發顫。
腦子裏冒出的唯一念頭就是,陛下這步棋下錯了!
無論蘇軾在上京幹了什麽,陛下都不該對他起殺心,遼軍在趙孝騫手下已是兩戰兩敗,宋軍如今正是兵鋒鼎盛之時,陛下對蘇軾動手,等於將一個絕佳的開戰理由拱手送給了趙孝騫。
雖不知趙孝騫突然北渡的戰略意圖,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蘇軾失蹤的消息傳出去,趙孝騫下一步的動作絕對能讓整個遼國顫栗。
蘇軾在上京失蹤,趙孝騫怒而興兵,兩國戰端再啟,宋軍已北渡拒馬河,兵鋒隱隱指向燕雲十六州……
因為蘇軾一人,宋遼兩國隨時可能進入全麵戰爭狀態,而此時的遼軍,仍沒有任何辦法對付宋軍的火器。
張嶸見蕭征佘臉色數變,不由淡淡一笑。
龍衛營北渡拒馬河,為的是給遼國施壓,此時張嶸刻意強調趙孝騫與蘇軾的關係,也是給遼國施壓。
當各種外部壓力接踵而至,並越來越重時,遼帝便該後悔當初為何如此草率地決定對蘇軾下手。
遼國從皇帝到朝臣,除了親身見識過宋軍戰力的耶律淳和耶律延禧外,其餘的君臣仍對大宋維持著頑固的舊印象,總以為如今的大宋還是當年的大宋,頂多軍事力量比以前稍微強一點,但有限。
上京的君臣沒人意識到,大宋已經擁有了跨越當今文明的新力量。
是啊,人在歌舞升平的遼國上京,過著士大夫驕奢淫逸的腐朽日子,就算前線暫時失利,也不過時也運也,這次敗了,下次再扳回來便是。
誰能想到有些差距一旦拉開,距離隻會越來越遙遠,永遠不可能追上了。
如今遼國麵臨的麻煩,都是君臣慣有的輕慢態度得到的報應。
張嶸含笑盯著蕭征佘表情複雜的臉,淡淡地道:“蕭留守不妨給句實話,蘇軾真出事了?老實說,我作為郡王殿下特使,蘇軾若無事,你我不妨開懷痛飲,私下論交,回頭我接了蘇學士便走,咱們結個善緣。”
“但若蘇軾真在上京出事了,我可就要換個態度了,蕭留守莫怪我失禮才好。”
淡淡的威脅,步步緊逼的態度,令蕭征佘額頭滲出了冷汗,努力堆起笑臉:“蘇學士當然……無事。”
張嶸挑眉:“哦?如此甚好,此間宴散,我當麵見蘇學士,準備收拾行李,明日便與蘇學士啟程歸去矣,哈哈!”
蕭征佘臉色再變,眼神透出幾許焦慮,但不得不努力維持表情平靜。
“特使見諒,蘇學士本來無事,但數日前一把火意外燒了蘇學士所住的館驛,那晚太過混亂,留守司將士奮力滅火之後,卻沒發現蘇學士的蹤跡……”蕭征佘一邊說,一邊忍不住狂擦汗。
張嶸勃然變色:“你剛才說蘇學士葬身火海,難道是真的?”
蕭征佘急忙道:“不,不!蘇學士應該無恙,事後清點殘骸,並未發現蘇學士的遺體,想必蘇學士趁亂跑出去了,隻是不知蘇學士逃出生天後為何失蹤了,如今上京留守司正全力尋找蘇學士的下落。”
張嶸怒而起身,道:“郡王殿下所料果然不假,爾遼國竟敢對大宋使臣下殺手!蕭留守,你告訴我,館驛那把火,果真是毫無緣由麽?”
蕭征佘已被張嶸一連串的威脅加施壓弄得方寸大亂,氣勢頓時陷入頹然,聞言急忙否認道:“不不,那把火真是意外,我大遼也斷然不會對異國使臣下殺手,特使誤會了,蘇學士真的隻是失蹤,他沒死。”
張嶸冷冷道:“蘇學士是生是死,遼國對蘇學士下殺手是真是假,現在咱們都說不清楚了。”
“蕭留守,事已至此,你我都瞞不得了,我要馬上遣快馬向河間郡王殿下據實稟報此事,至於後果,我不知道,想必不會太輕鬆,郡王殿下的怒火,不知遼國是否承受得住。”
“蕭留守也趕緊向遼主稟報吧,此事的發展,已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了,那是兩國大人物們的事。”
說完張嶸淡淡地掃了麵前的酒宴,以及堂內仍在翩翩起舞的歌舞伎,然後也不行禮也不道別,拂袖匆匆離去。
蕭征佘麵如死灰,這件事終究無法瞞住宋國,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已失了控製,就算遼帝也無法掌控了。
無力地揮退了堂內的歌舞伎和樂班,蕭征佘獨自坐在堂內,淺啜了一口酒後突然起身,整理了一下儀容,吩咐備車馬,匆匆朝遼宮而去。
張嶸走出留守司,五百隨軍在留守司外等候。
“城內尋一家客棧包下,所有人都散出去,假裝全城尋找蘇學士的下落,搜尋時可向遼人坦明身份,並公開向上京城發布懸賞五千兩,就說大宋郡王殿下欲尋蘇學士下落,有知情者可得賞金……”
“另遣快馬向郡王殿下稟報今日之事,轉告殿下,遼國不承認對蘇學士下手,隻說蘇學士是無故失蹤,或許我龍衛營對遼國的施壓還不夠,請殿下斟酌決斷。”
張嶸一邊走一邊下令,說完後便騎上了馬。
一行人很快在上京找到一家客棧,花錢包了下來。
五百隨軍全部散了出去,張嶸則獨自坐在客棧的屋子裏閉目養神。
蘇軾的下落,張嶸一點也不急。
臨行前,趙孝騫便單獨吩咐過,到上京後隻管對遼人施壓,蘇軾現在很安全,隻要讓上京的人知道有宋使入遼,自然便會有皇城司的人主動接觸他。
所以張嶸才會如此高調地包下客棧,下令五百隨軍公開尋找蘇軾的下落,並對全城發布懸賞,目的就是告訴潛伏在上京的皇城司眼線,郡王的特使已進城了。
現在張嶸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皇城司的人主動接觸他,等待遼國君臣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身處敵國都城,張嶸卻一點也不害怕,反而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挑釁衝動,就連他自己都有點奇怪,何時開始,他竟已如此大膽放肆,居然敢在曾經不得不仰望的遼國上京如此跋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