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上皇問政

字數:4571   加入書籤

A+A-


    嬴淵猜想,上皇與皇帝之間既然談到了練兵,那麽十有八九,是要詢問此事。
    是以,在前往太和殿之前,嬴淵就做好了答複的準備。
    來到太和殿時,嬴淵忽見不遠處禦輦。
    而姬長的貼身內侍夏守忠也緩緩走來,輕聲道:“嬴將軍,陛下請您過去一趟。”
    嬴淵先看了戴權一眼,對方點頭道:“老奴在這兒候著。”
    禦輦上正坐著帝後二人。
    “陛下,娘娘。”
    嬴淵來到禦輦前。
    皇後朝著他點頭一笑。
    姬長語重心長道:“子川無需心憂,上皇隻是要見你而已,若問你什麽,如實回稟即可。”
    說到這裏,他故作停頓,沉聲道:“若問你練兵之事,多談我大周當今軍製之弊。”
    嬴淵作揖,“臣明白了。”
    姬長朝他笑了笑,“去吧。”
    說罷,帝後二人便起駕前往慈寧宮。
    嬴淵注視禦輦離開之後,才轉身前往大明宮內。
    他心裏很清楚,從這一刻起,他就已經被卷入京城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裏去了。
    如身陷淤泥,不可自拔。
    但他也沒有想要獨善其身,到了此時此刻,也注定無法獨善其身了。
    生逢此世,想要出人頭地、逆天改命,就要比許多人更能豁得出去。
    嬴淵靠命去掙軍功,從那時起,他便已經決定,無論遇到什麽事,都要比這世上的人更能豁得出去。
    大明宮內。
    戴權向一側書閣深處恭敬開口道:“太上皇陛下,老奴已將嬴將軍帶來了。”
    說罷,嬴淵就隱約瞧見站在一排書架後的年邁身影,拱手道:“臣嬴淵,拜見太上皇陛下。”
    過了會兒,書架那邊,才不急不慢的傳來一道聲音,“賜座。”
    “諾。”戴權作揖,隨後就親自為嬴淵搬來一張椅子。
    同時,又小聲叮囑:“每到這個時辰,上皇陛下定要看些書籍文章,請嬴將軍耐心稍候。”
    嬴淵點頭。
    忽而,上皇再次開口道:“你們都退下吧,朕想與嬴卿單獨聊聊。”
    戴權一愣,也不敢反駁,掃了一眼站在左右的內侍、婢女,而後什麽話都沒說,便一起退出大明宮。
    又過片刻,上皇隔著書架偷瞄了兩眼似如坐針氈的嬴淵,嘴角微微上揚,笑問道:
    “你可知,朕在看什麽?”
    嬴淵耿直道:“臣不知。”
    “你想知道嗎?”
    “回上皇,臣不敢知道。”
    不敢?
    聽到這個詞匯,上皇忽然手握卷宗,離開書閣處,撫須道:“好一個不敢。”
    嬴淵眼見上皇走來,連忙起身再次作揖,“臣...”
    剛說出一個字,耳邊便又傳來上皇的聲音,“你看看。”
    說著,便將手裏的卷宗丟給他。
    他這是第一次見到上皇,與前來大明宮途中幻想的一般無二。
    雖年邁,但仍威儀十足。
    他迅速將卷宗撿起,忽然看到,上麵所寫的,正是他在寧夏、河套以來,救駕之後的所有事跡。
    一時間,嬴淵不知該如何是好。
    上皇隨意找了張椅子坐下,問道:“朕喚你來,是有些題要考考你。”
    “你認為,當今外事,有幾患?為何為患?”
    上來就出考題?
    倒是頗有幾分開門見山的意思...嬴淵鄭重抱拳,
    “既然上皇問,臣便答,若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望上皇陛下指教。”
    “臣認為,當今外患有三,其一為北患,即韃靼、瓦剌與草原各部。”
    “其二為海患,臣雖出身邊將,但這些年來,也多有聽聞,有倭寇沿邊作亂,占山為王,假以時日,若成氣候,必為我大周心腹之患!”
    “其三為匪患,山東、成都府一帶,山匪猖獗,禍亂一方,雖不足為懼,但唯恐與江湖勢力為伍做大。”
    嬴淵隻說到此處。
    上皇點了點頭,也沒有說些誇讚他的話,畢竟,這些都是明眼人就能看到的問題,
    “朕再問你,如何解決三患?”
    嬴淵想了想,道:“臣久在邊關,對邊外之事多有了解,解決一患,需練精兵,互市、離間,數管齊下,每隔幾年,派兵遠征,不使胡賊出梟雄。”
    “解決二患,建水軍,固海防,整軍紀,嚴查民與寇私通者,既要安撫,又要平息。”
    “三患,臣認為,可通過練兵解決,如要練兵,總需實踐,北胡並非年年南下,我大周若想練兵,唯有剿匪。”
    “但匪患根源不除,則匪一日難絕。”
    “臣如上所述,不過倉促之言,還需上皇明鑒。”
    上皇饒有深意的看向嬴淵,“何為匪患根源,又如何根除?”
    後者正色道:“臣是武將,隻知上陣殺敵,至於這匪患根源,臣不懂,亦不敢妄言。”
    若真是不愁衣穿,不愁糧吃,不愁屋住,誰願意上山做匪,每日將腦袋掖在褲腰帶上?
    但這些關乎百姓生計之事,不是嬴淵一個武將能操心的。
    上皇點了點頭,“向朕詳細說說你的練兵法。”
    隨後,嬴淵便將此前與姬長所說的那些練兵法,經過來時的思慮,在腦海裏整編好以後,便緩緩道出。
    大體方向並沒有改變,主要是增加了些許細節,比如練兵陣等。
    以前的兵陣,可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陣容,比如雁形陣、一字長蛇陣等等。
    但古代的軍隊也在進步與成長。
    如今的兵陣,不再是所謂的長蛇陣等。
    而是通過各兵種配合產生的新陣。
    比如鴛鴦陣,就是配合火器與狼筅結合起來的兵陣。
    嬴淵在向上皇介紹這些練兵法的時候,特意指出,所練的幾種兵器間配合的陣法,對於對抗倭寇與北胡有奇效。
    期間,上皇一直在認真聽著嬴淵說講。
    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緩。
    就這樣過去小半個時辰後,嬴淵才將如今所想到的,所有的練兵方法悉數告知上皇。
    “朕知你在河套時,就用這套練兵法去訓練興武衛的將士,有奇效。”
    “朕想問你,各衛各營單獨訓練,在戰時,能否比得過一同訓練?”
    聽到上皇問話,嬴淵隱隱猜到些什麽,直言道:
    “上皇心中已有答案,又何必需臣說出來?”
    上皇點了點頭,緩緩起身,走進珠簾幔帳後。
    嬴淵一直站在原地。
    不知過了多久,嬴淵才聽到上皇傳來一句,
    “吾兒有福,社稷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