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君臣論社稷

字數:5332   加入書籤

A+A-




    麵對趙構的責問。
    徐川仍是不見慌亂,他此時依舊保持著一副不急不緩的態度。
    隻聽他緩聲道:“回聖上。”
    “坊間有所非議,則更證明臣對陛下絕無二心!”
    趙構聽完,輕咦了一聲。
    “哦,此話又該作何解釋啊?”
    他一邊說著,一邊示意徐川起身回話。
    徐川也不推辭。
    他一邊站起身子,一邊答道:
    “回陛下,坊間對臣有所非議,這確實不假。”
    “隻不過他們也多是人雲亦雲罷了。”
    “尋常百姓所見所知者甚少,往往容易一葉障目不知深淺。”
    “他們能看到的事物,也隻是當局想讓他們看的。”
    “朝中官員如此而為,就是為了能將臣除之而後快。”
    “可恰恰如此,才能徹底證明為臣,無朋無黨,忠心一片。”
    聽完徐川的話後,趙構揚了揚眉道:
    “無朋無黨,朕看也不盡然吧?”
    徐川心中一怔,神情不免有些愕然。
    而趙構見徐川這副模樣,隨即語氣冰冷道:
    “徐愛卿,你屢次出入嶽府,不知所謀何事啊?”
    徐川聽罷心中一凝,看來自己還是太過於小看作為皇帝的趙構了。
    隻聽徐川趕忙道:
    “啟稟聖上,臣曾言聖上所慮者,便有這手握重權的武官。”
    “而在武官之中,又以嶽飛為最。”
    “所以臣與其交厚,至於目的也無非是代皇上檢查此人。”
    聽徐川這麽說道。
    趙構臉上的神情也隨之緩和了許多。
    不過他繼續追問道:
    “既是替朕監督,那不知你可否查出了什麽有用的消息呢?”
    徐川道:
    “回稟聖上,臣如今已看清了嶽飛的肺腑虛實。”
    “其有勇無謀,所念著,不過聲名顯赫四字!”
    “他從對臣言,渴望迎回二帝,可此事,在臣看來……”
    聽到迎回二帝幾個字後,趙構便隱隱已經有了些不悅道:
    “在你看來,此事又當如何啊?”
    “回稟皇上,在臣看來,此話當為大逆不道之言。”
    “眾所周知,天無二日,國無二君。”
    “就算迎回來的,也當是臣,而非君。”
    “嶽飛一介武夫,不通政事,其可為殺人刀。”
    “可聖上當做捉刀人!”
    對於徐川的回複,趙構聽完,似乎是極為滿意。
    他仰頭笑了笑道:
    “哈哈哈哈,滿朝文武,也唯有你徐川深知朕心!”
    說完,他頓了頓,繼續問道:
    “對了,這錦衣衛你組建得如何了?”
    徐川道:“啟稟聖上,架構已然明晰。”
    “哦,說來朕聽。”
    徐川點了點頭,而後道:
    “錦衣衛直屬陛下,下設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鎮撫使、千戶等職位。”
    “分為南北鎮撫司、常設十四個千戶所。”
    “南鎮撫司對內,負責本衛法紀、軍紀。”
    “北鎮撫司對外,負責處理聖上指定的案件。”
    “另外可獨設獄所,名為詔獄。由北鎮撫司負責,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經三法司,直接向陛下負責。”
    聽到這明朗的架構後。
    趙構的心情也隨之好了很多。
    因為他很清楚,隻要這錦衣衛能夠成功運轉。
    那麽自己的權力,便會得到空前的提升。
    所以想到這裏,他便催促道:
    “愛卿,你竟然已經明確了架構,為何不加快建設呢?”
    “若是有什麽不便,朕自然會為你大開方便之門。”
    徐川回稟道:
    “回聖上,南北鎮撫司,以及詔獄的選址,臣皆以明確。”
    “隻是這人選……”
    趙構疑惑。
    “人選?這有何難,你且按心意去選就是。”
    徐川連忙搖頭道:“回稟聖上,若是尋常衛士,臣自然可以挑選。”
    “但這錦衣衛乃聽命於天子。”
    “其中各項職要還是應由陛下親自挑選親信才是。”
    趙構聽完不由點了點頭。
    他此時對於徐川的信任,又隨之加深了許多。
    因為在他看來,徐川行事有度。
    凡事也還是知道輕重分寸的。
    趙構想了想,而後道:“徐川,臣命你兼任南北兩鎮撫司的指揮使。”
    “錦衣衛事宜全權由你負責。”
    “至於其他官職任命,你可草擬一份文書交給朕來遴選就是。”
    徐川點了點頭道:
    “臣定不辱命。”
    此時趙構的心情也不由為之好了許多。
    故此他言語隨和道:“好了,徐愛卿。”
    “朕與爾君臣一體,所以實在不必如此拘束。”
    “對了,如今金國使者不見蹤跡,依愛卿之見。”
    “我大宋是要繼續派遣使者前往金國議和。”
    “還是就此放棄此事,以致全力抗金呢?”
    徐川並沒有急著回答。
    因為他知道,趙構絕不是在簡單地征求自己的意見。
    作為皇帝,外有敵兵犯境,內有奸臣弄權。
    想要坐穩身下的皇位,這對於他來說也絕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
    說起來他或許是個無能,軟弱之輩。
    但他絕不是什麽愚蠢之人。
    所以他對於徐川也好,秦檜也罷,從不是完全信任。
    按照坊間所說,金國使者的死,和徐川脫不開關係。
    而今日趙構就是有心來詐徐川。
    他若是還有抗金之心。
    那此事便十有**就是和他有關了。
    不過對於這一點,徐川自然是看得清楚。
    所以他徑直道:“回聖上,兩國交戰於民不利。”
    “聖上本就是慈悲之心,如今不想擅起幹戈。”
    “也屬實是等臣民之幸!”
    “既然如此,臣願在安排好錦衣衛等相關事宜之後。”
    “手持符節親自前往大金議和。”
    趙構愣了愣。
    “嗯?愛卿你是說要親自前往金國議和?”
    “嗯……不行,此事太過凶險,愛卿若是有了個閃失。”
    “我朝中豈不是要失一大棟梁?”
    徐川見趙構已然上鉤。
    他便繼續說道:
    “回聖上,臣既食君祿,就理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所以哪怕萬死不辭,臣也要讓聖上達成夙願。”
    徐川說這番話的時候,言辭懇切。
    趙構也不免有些動容。
    但他還是搖了搖頭道:“此事不急,容後再議,對了,不知徐愛卿如今可有婚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