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準備南征

字數:4308   加入書籤

A+A-


    蔡雲欒作為兵部尚書,被趙構問話,急忙走出列來回答。
    “啟稟陛下,臣以為剛才徐川、張銀興二人的提議,還需要好好商議。”
    “既要考慮到邊軍的戰力,又要顧忌到我大宋與周邊大理國、吐蕃國的關係。”
    “此外,那越李國的實際國力,也需要好好探查一番。”
    “總之,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為好。不過,這鐵火雷一事,確實應當先行停產,日後若是用時,再行重啟便是。”
    徐川冷冷道,“蔡大人作為兵部尚書,越李國力如何,邊軍戰力如何,心裏難道還不清楚嗎?”
    “在官家麵前,還這樣推諉言辭,不敢下定論,屬實可笑。”
    “聖上,如今已是十一月,何不從今時今日便開始準備此事,到了來年二月,正式出征。”
    這個時候,秦檜終於說話了。
    “陛下,臣以為,此事或是可行,不若,就依照徐大人所言,征戰越李。”
    趙構點了點頭,“好,既然諸位愛卿都有此意,朕便準了!此事,由兵部拿個章程出來,細細籌謀,樞密院調令邊軍向廣南西路。”
    “微臣遵旨。”
    議定完了這件事,朝會終於散了。
    王淵惱怒,趙構還是要議和。
    心中隱隱問候了幾遍趙構,然後高呼太祖皇帝英靈,睜眼看一看今日大宋。
    不過,好在最後徐川提出了一個折中之策!
    這樣一來,雖然無法北伐,但好歹能夠保住鐵火雷,保住嶽飛的邊軍都統之位。
    但是,王淵也擔心。
    若是議和之後,邊軍南下,淮河南岸,隻留守一半軍馬,會不會讓金兵趁虛而入。順勢南下?
    想到這裏,王淵打算,給徐川寫密信,商議一下。
    從大慶殿出來後,徐川本意是跟張銀興立馬去看一下鐵火雷工場的建造情況。
    但是沒有走幾步,便被太監急匆匆叫住。
    “徐大人,聖上召你去垂拱殿。”
    張銀興說道,“看來是剛才在朝會上陛下有話沒說出來,徐大人,若是能夠說動官家,擴大鐵火雷的工場,便是再好不過了!”
    徐川點了點頭,“我盡力,今天看來是看不了工場進展了,改日吧。”
    到了垂拱殿,趙構正在喝茶。
    一張三尺寬的地圖已經被掛了起來。
    “徐川,今日朝堂上的提議,你倒是讓朕吃了一驚。”
    “你看,這越李國緊鄰廣南西路,若是派兵從邕州、欽州出發,不出十日便可到達升空府!”
    “到時候,若是嶽將軍能夠一路破敵,或許不出一個月,我大宋就能將這越李國納入版圖!”
    “如今北方三千裏沃土被金人占去,吞並這越李國,倒是可以補回來一部分。”
    徐川“皇上聖明!”
    “為了做好準備,微臣請奏,能否特撥工部八千兩銀子,擴大鐵火雷的生成。”
    “這也是為征戰越李做準備,也是為淮河南岸做好防範。”
    “微臣擔心,議和之後,我大宋調離一半邊軍將士南征,防衛上便會出現空虛。”
    “到時候,讓邊軍裝備鐵火雷,也可以阻止那金兵再度南下。”
    “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
    趙構點了點頭,“如今這邊軍守衛,年年不知要花掉多少錢,若是攻下越李國,想必也可以緩解一下國庫的虧空。”
    “鐵火雷這擴建,八千兩太多,四千兩吧!”
    “朕上次看了張銀興的奏報,說這鐵火雷每煉製一枚,便是要花費五兩銀子?”
    徐川“正是,不過,若是大規模煉製,成本便會低一些。”
    “根據微臣的測算,若是能夠煉製一萬顆,造價便會降低三成,一顆鐵火雷,花費三兩多銀子。”
    趙構聽到這數目,感覺還是有點為難,“這東西雖好,可就是太貴了!這樣,朕到時候,先撥出五千兩,後續的事情,再說。”
    徐川“微臣遵旨。”
    “對了,還有一事,之前朕應允你的那個火槍,現在建造得如何了?”
    “回稟官家,已經選定了場地,開始加班加點生產趕製。預計,第一批火槍,能夠在三天之後製成,共計十三支。”
    “好,到時候,再加上這火槍的助力,征戰越李國,便是又多了一成把握。”
    “好了,你先下去吧,明日的成婚大禮,朕親自去給你祝賀!你也快去準備準備吧!”
    徐川謝恩一番,出了皇宮,回到錦衣衛,便開始重新安排起明日成婚大禮的事情。
    時間緊,任務重,光是憑借崔家調度,根本不可能在一天時間內,將現場的東西布置好。
    有錦衣衛在,可以直接從臨安城的商戶、衙門借調大部分用具。
    給錦衣衛安排好了差事。
    徐川趕回府中,告知了崔雲蘭明日官家會親自來祝賀的事情。
    崔雲蘭緊皺眉頭,也亂了分寸。
    崔榮、趙細情這一對嶽父嶽母,既驚又喜。
    本來已經安排、布置妥當的“徐府”,又是一陣忙亂。
    好在,有百名訓練有素的錦衣衛,事情雖然多,但做得也快。
    徐府門口的整條大街上,所有的沿街店鋪都被責令關門。
    整條街上都插上了旌旗,街上被打掃得幹幹淨淨,鋪上了紅紅的毯子。
    這是錦衣衛臨時抽調了小半個臨安府的紅布疊出來的。
    有些布匹商戶,見到有崔府的人大批量的購買紅布,便當場提價。
    崔府的人叫來了錦衣衛,那些商戶看到官人,乖乖打了四折,虧本將紅布賣了。
    事情傳得很快,臨安府中,誰都知道了明日皇上要出宮,去錦衣衛指揮使大人的府上恭賀新婚。
    秦檜在自己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公房中,擬定了一份公文。
    要求六部衙門在京的官員,明日都必須到徐川的府上去賀禮!
    皇上都去了,秦檜哪還敢托大。
    又叫人回府傳話,準備了大禮。
    同時,六部尚書、侍郎們的賀禮,也都做了大致規定。
    徐川知道明日來的人必定很多!
    尤其是官員會非常多。
    又多增加了四十桌的酒宴。
    府院的前街上是迎接皇上的,後街則搭起了棚子,全部擺好了桌椅。
    連同附近酒樓的桌椅都一同搬來了。
    全城的各處菜、肉,都因為要給成婚大禮準備,很快售賣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