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百姓的反應

字數:2399   加入書籤

A+A-


    一時間,不論這個消息是真是假,立刻就在酒樓、茶樓、勾欄中傳開了。
關於金人即將南下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
很多大宋百姓對驚人的印象,實際上有一種特殊的恐懼,這種恐懼就是來源於連連戰敗。也是來源於對朝廷的不信任,他們不相信當今的皇帝。
不過有時候也沒有這麽絕望,他們會相信嶽飛。
最壞的結局,那也不過就是驚人打到南邊兒來,然後嶽飛拚死抵抗,將他們擋住。
至於朝廷,很多百姓,想的應該是換一個皇帝來做。
畢竟,趙構實際上是一個窩囊廢的兒子。
這樣的話雖然沒有人說出來,但就像是一種共同的默契一樣,大家心裏都是這樣想的。
在慶安坊中,有一座學堂。
學堂之中的教書先生對著自己的學生們說道:“孩子們,你們都記住了,金人是我們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打回去,收複北方的山河。”
“你們長大之後,若是能夠有幸科考進了官場,千萬可不要忘了今天你們老師說的話。”
有一個小孩子站起來問道:“先生,我爹爹說金人要立馬打過來了,準備帶著我們全家往南邊兒逃呢。”
那老先生歎了口氣,“再往南走,又能走到哪裏去呢?不過,你爹也許是對的。”
在保和坊中,有一條街,街上全是一間間的鐵鋪。
人們也聽到了驚人即將打過來的事情,有人憂愁道:“真要是打起來,那北邊兒的煤炭豈不是送不過來了!”
“三兒,趕緊去,叫上你弟弟。去城外的煤山那邊兒,趕緊拉兩車煤回來。”
“這如果打起來,北邊兒的煤賣不過來。到時候這邊兒的煤炭肯定漲價。”
鐵匠鋪裏麵每天需要燒的煤很多。
人們聽到這個傳言之後,便每家每戶都紛紛推著板車,朝著城外的煤山去了。
如今是金人統治著北方,南北兩邊的貿易量大減。
所有的與北方的貿易都需要經由市舶司來管理。
月月都會有煤炭從北邊通過運河運輸過來,如果打仗的話,運河運輸就會阻斷,到時候鐵煤炭的價格就會上漲。
在城中,還有一些客棧已經開始慢慢漲價。
如果打起來的話,就會有很多人來臨安城中居住,客棧也可以賺一筆。
……
臨安城中,各行各業的人都對金人即將南侵的傳言作出了相應的反應。
錦衣衛衙門中。
李大誌從皇宮回來之後,並立刻被其他三個指揮同知,四個指揮僉事圍了過來。
作為當初同樣被調錦衣衛來,跟隨徐川做事的8個禁軍,他們在聽到徐川被奪去錦衣衛指揮使之職後,心中大為不解。
現在都等著李大誌細說其中的情況。
錦衣衛議事廳內,8個人依然是按照以前的座位坐下。
原來徐川的那張太師椅,就在那裏空著。
李大誌先問道:“秦檜的審訊如何了?”
班占魁:“兄弟們還在審訊著呢,水刑,另外他家裏的那些人,葷素不忌,什麽手段都上了。這會兒還在進行。”
李大誌點了點頭,然後開始傳達說趙構的命令。
“聖上給我們兩天時間,讓我們盡快結案。尚書侍郎這一級的人,聖上不讓查。”
“凡是涉及到正四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延後處理,記錄在案但是不追查。從四品以下的官員,把所涉及的人全部列出來,等聖上過目之後再做決定。”
其他幾個人聽了這話紛紛氣憤不已。
“聖上莫不是糊塗了!朝中那些貪官汙吏有多少他不清楚嗎?”北鎮撫司指揮僉事徐良親憤怒的說道。
“慎言!”李大誌拍了一下桌子,“如今連徐大人都被……說話還是注意一點!”
幾人心中憤怒,但這時候都不說話了。
李大誌繼續說道:“聖上還有旨意,六品以下的官員,涉及到的,全部捉拿歸案。秦檜家裏人等,審訊時需要把握好分寸。”
班占魁緩緩說道:“聖上的意思,不會是讓我們稀裏糊塗就結案吧?這不能行,那不能辦,還要我們審訊的時候把握好分寸,這差事,實在是難!”
李大誌繼續說道:“身上還有一條旨意。”說著他將看向了南鎮撫司指揮同知徐高增。
“聖上要求,錦衣衛的事情,由你和我,每天進宮,在禦前呈奏。”
徐高增震驚道:“聖上這是何意呀?”
經曆司指揮同知姚斌緩緩說道:“我看,聖上是不信任的咱們錦衣衛了。不然,也不可能奪去了徐大人錦衣衛的官職,還讓你們每日進宮奏報。”
“或許,徐大人抓捕秦檜的這件事兒,做錯了,招來了皇上的猜忌。”
這話說的有道理,眾人點了點頭。
經曆司指揮僉事溫明飛嗯疑惑道:“如今徐大人被免職,咱們該是不是應該去他府上,好好看望一下徐大人。”
“對,是應該這樣做。徐大人待我們不薄,如今他有了困難,我們自然應該去。”
“說得對,就算是我們代替錦衣衛上上下下兩百多號兄弟。也要去看望一下徐大人。”
“我看,就今天晚上如何?到時候咱們去醉仙樓,辦好一桌子菜一並帶過去,酒的話,就喝徐大人家裏的河山酒!”
“就算今天事情再多,再忙,這事兒,咱們也絕對不能不做!下麵的兄弟們,肯定也對徐大人深表同情,咱們要是不去,必定會寒了他們的心。”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他們卻發現李大誌沉默不言,黑著張臉。
李大誌現在已經實際上成為了錦衣衛管事兒的那個人。見他這個樣子,其他人也不說話了。
“要是真對徐大人好,就不要去徐府一步。”李大誌說道。
“這是什麽話?老李,你不會忘記了咱們能有今天托了誰的福了吧。我勸你不要忘恩負義。”班占魁站起來說道。
其他人的目光也如利箭一般,看向他來。
李大誌抬起頭,不敢與他們的目光對視,語重心長的說道:
“這是徐大人交代的事兒!他要求在他離開錦衣衛後,我們必須跟他保持距離。這樣才能保證錦衣衛依然能夠有監察百官的權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