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禦前的舉薦

字數:4307   加入書籤

A+A-


    這個東西就是錫汞齊,緊緊的粘在玻璃上,鏡子就做成了!

    崔雲蘭看著鏡子中,清晰無比的自己,驚訝不已,“什麽樣的鏡子,能夠看得出我的睫毛來!”

    “老爺,我們要發大財了。”樓小丫在旁邊高興地說道。

    “你們覺得,這樣的一麵鏡子,應該賣多少兩銀子合適?”徐川問道。

    樓小丫想了想:“最少100兩,還得根據大小來定,越大越貴。”

    “好,就按照你說的來。”

    “發財嘍!”

    皇宮,垂拱殿內。

    今天這裏的人異常的多,顯得有些擁擠了。

    趙構端坐在龍椅之上,在他下麵站著的,是六部的尚書,還有兩個皇子。

    在兩個皇子旁邊,是錦衣衛李大誌和徐高增二人。

    王淵坐在一個墩子上,這是太傅獨有的禮遇。

    “今天朕叫你們來,開這個小朝會。主要有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討論宰相誰來接任?第二件事情,是討論如何對金人作戰。”

    這第一件事情很多人已經想到了,但是第二件事情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過眼下所有人都摒聲靜氣不說話,等著趙構點名。

    “秦檜暗通敵國,欺君罔上,貪贓枉法,朕心痛啊,所以,叫你們來。就是為了開誠布公的談一談,大家暢欲言,擇出一個眾目所歸的宰相來。”

    “王淵,這裏你年紀最長,你先來說吧。”

    王源心裏一咯噔,今天我來這兒,主要是想要提反對意見的,你讓我說,我怎麽說?

    “啟奏聖上,微臣以為,宰相之職,朝中上下,無人可以勝任。”

    “如今金兵即將南侵,何不空置此職位?由聖上直接管理六部,調配、協調戶部、兵部、樞密院等?”

    “這樣一來,朝廷上下也可令行通達,少去了諸多麻煩公文,也好讓天下百姓知道,聖上勤政愛民,為國事日夜操勞不朽。”

    “若是列祖列宗知道了,一定在天有靈,感召聖上的鞠躬盡瘁之心,殫精竭慮之意,上天一定會保佑我大宋王朝……”

    “行了,行了,別說了。”趙構直接打斷道。

    在趙構心裏,王淵提的這個建議屬實是把他往火坑裏推。

    其他人也驚訝了,為什麽三號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這不是要改祖製嗎?

    祖宗之法不可改!

    王淵提出來的這個建議不著調,趙構把目光看向了兩位皇子,但是又覺得直接讓他們提建議,有點冒然了,轉而看向了左衝製。

    “左愛卿,你可有何意見?有沒有什麽人想要舉薦的?”

    “啟奏聖上,微臣舉薦潘大人,出任新的宰相。”

    “哦?說說原因。”

    潘雲峰曾經被趙構考慮過,但是趙構後麵覺得,這個人能力不行。

    “潘大人掌管吏部多年,對朝廷百官都有了解,而且近年來勤勤懇懇,忠君體國,舉薦了不少官員,都做出了功績,可見潘大人有識人之慧眼。”

    “此外,百官之中,潘大人素有賢稱,為人敬重。諸多官員常以潘大人為標榜,勤勉踏實,用心做事,廉潔奉公。”

    “若是潘大人為相,定能總理朝政,帶領百官,上能為聖上分憂解難,下能為百官傳情達意,定可外禦金兵於北,內定朝堂於安!”

    “這是臣的肺腑之言,請皇上明鑒。”

    剛才的這一通話,說的潘雲峰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趙構聽完之後,不置可否,而是轉頭看向工部尚書張銀興。

    “張愛卿,說說你的意見吧。有什麽說什麽,暢所欲言。”

    張銀興來之前就已經想好了一段說辭。

    “皇上,微臣以為,朝廷部之中,三位尚書大人皆可勝任。左大人,蔡大人,潘大人,誌慮忠純,兢兢業業,皆可接任宰相,出任中書門下平章事,統領六部。”

    “不過,若是非要選舉一人的話,微臣以為,左大人最是合適。”

    眾人本來以為張銀興是一個滑頭,你說誰都可以,那麽就是誰都不可以嗎?

    但沒想到他話鋒一轉,舉薦起了左衝製。

    左衝製心中一驚,然後又暗暗竊喜。

    如果能夠有人為自己說話,又被皇上采信的話,那就太好了。

    自己一方麵既沒有得罪趙羨晟、潘雲峰,一方麵既能夠如願以償,兩全其美。

    甚至,左衝製已經在開始盤算,真的成為宰相之後,應該如何答謝張銀興。

    雖然張銀興是徐川舉薦才有了今天,是政敵,但人是會變的,以前是敵人,現在就可以是朋友。

    “你說你要舉薦左衝製,是有什麽特別好的理由嗎?”趙構問道。

    張銀興直接回答道:“左大人資曆最老,論資排輩的話,應該是……”

    “行了,不要再說了。”趙構直接打斷了他。

    難看台下的這些人,趙構心中煩躁不已。

    太難了,朝廷之中,,朝廷之中竟然選不出一個合適的人來。

    秦檜已經被關押了,徐川已經被免職了。

    以前被自己當做拉動朝廷的兩匹大馬,現在都沒在了,趙構心中空落落的,不是個滋味。

    心中煩悶,但是趙構麵上依然是鎮定自若,轉頭,看向了旁邊的兩個皇子。

    “你們兩個說說吧。”

    趙構沒有點名說讓誰先說,趙羨晟直接開口了:“父皇,兒臣也以為,應該由潘雲峰大人來接任中書一職!”

    “潘大人素有名望,兒臣在吏部處置事務多日,兒臣親眼所見眾多官員對潘大人尊敬情形,心生佩服。”

    “如今秦檜下獄,朝廷上下人心惶惶,若是有誰能夠穩定朝堂,那必然是潘大人了!”

    這個時候,蔡雲欒也站出來說道:“啟奏聖上,微臣以為,應當由潘大人出任中書一職。”

    “如今朝局多難,應該盡快穩定人心,正是歲末年初之時,應該盡快任命中書,收攏六部、各衙門諸多政務。”

    “適才,聖上所言,應對用兵之事,依然需要中書居中協調,方可各部協同。”

    “故而,應盡快任一能臣,潘大人最能勝任。”

    趙構看著堂下的這些人,心中漸漸有了主意,矮個子裏麵拔高個兒,怎麽著也應該選一個人出來,暫時主持大局,穩住朝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