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此事莫不是有詐呀

字數:4925   加入書籤

A+A-


    徐川慢慢走了過來,這些人極盡嘲諷。

    王淵、費衝、張銀興對徐川打了招呼,表現出一種生疏的模樣,向外走去了。

    徐川走到潘雲峰麵前:“多日不見,聽說潘大人已經任了宰相,恭賀,恭賀!”

    “聖上已經讓我去翰林院做學士了,今天居然還找我來。也不知道有什麽重要的事情。”

    “加上在府中還有作坊裏的幾件事情要忙,故而來遲了!諸位大人若是已經商議完了,我看也沒什麽事了,我這就回去。”

    潘雲峰冷哼了一聲,“徐川,陛下傳旨召見於你,你卻姍姍來遲,耽誤時間,你可知罪?”

    “你若是知罪,就在這垂宮殿門口跪上八個時辰,向皇上請罪吧。”

    說著,潘雲峰領著幾個人就向外走去。

    這個時候殿裏麵卻傳來了一聲彭則的聲音,“宣徐川進殿!”

    潘雲峰等人一愣,有點驚訝。

    “大人,徐川他來這麽遲,怎麽陛下還召見他呀?”

    “對啊,事情這不都議論完了嗎?”

    “難不成是關於工商稅的事情要問他?”

    “哼,工商稅能不能成,不還是由咱們決定嗎?到時候這個方麵必定搞砸!”

    “也要讓他知道,憑借著一些小玩意兒,是絕對不可能在陛下麵前討到歡心的。”

    殿內。

    徐川施禮結束後,趙構讓他站了起來,並將使團送過來的密信拿給他看。

    徐川裝作一副完全沒意料到的樣子,驚訝不已。

    “陛下,此事莫不是有詐呀?金人能夠這麽好心?”

    “朕已經決定了,趁著這個契機與金人結盟。適才已經與其他幾個人商議了一番個中條件,本來正是想要問一問你的意見,結果你來的這麽晚,也就罷了。”

    “這也是讓你知道此事,不是問你這事兒的意見。”

    趙構說完之後,又話鋒一轉。

    “不過,朕還有一事兒要問,剛才戶部的人說,臨安城中臘月的工商稅,隻能收到八萬兩的銀子。這是不是出什麽問題了?你可有什麽辦法?”

    “才八萬兩?”

    “正是!是不是方略中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

    徐川搖了搖頭,“方略之中的細枝末節之處,微臣已經拒絕考慮到位,細細寫出來了。”

    “嗯,如果是效果如此,那也一定是相關執行的人出了差錯。非方略本身的問題。”

    “此事需賴於戶部官僚層層督促,一直到臨安府尹衙門,直到具體經辦差役等。”

    “其中涉及層級眾多,官僚至少有八百多人,工商稅方略施行出了問題也定是上下官吏之緣由。”

    趙構連連點頭,覺得徐川所言極是。

    不過,如果是人的問題,就更加難辦了。

    這上下這麽多人,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

    這個時候,又該去督促誰來解決這個事情?

    按照趙構原先的計劃,他是想要把工商稅在十八路州府鋪展開來。

    將收到的工商稅銀一方麵用來結盟送給金人,一方麵用來製造海船,籌建海兵。

    現在這個結果很不理想。

    “戶部的一些酒囊飯袋,一定是他們沒有做好。還把問題歸結於方略本身,簡直是荒唐。”

    “朕看,此事還得抓一批人,殺一批人,以儆效尤,好好給這些人警示警示!”

    徐川對趙構的這個想法很滿意。

    接下來這個事兒應該要交給錦衣……

    “讓都察院來辦!”趙構道。

    徐川的想法很好,但是完全沒有猜中趙構的心思。

    都察院?都察院不都已經爛透了嗎!

    上下百官裏麵,誰還懼怕都察院?

    這件事如果交給督察院來辦,最後什麽結果也沒有。

    都察院現在,抓了高在林後,連都禦史的位子都是空著的。

    徐川覺得,趙構說這話一定是在開玩笑。

    趙構覺得自己這個想法很好,揮了揮手,對徐川說道:“行了,你下去吧。”

    出了垂拱殿,徐川感覺自己像是被一個蠢貨給汙染了一身的臭氣,快步離開了皇宮。

    當天,趙構傳旨,讓副都禦史趙文龍,接任都禦史之職。

    隨著使團的信件傳入了宮中。

    六部衙門原先所有的重點事情立刻重新換了一遍。

    原來在積極準備南侵的事情,現在則準備著迎接驚人使團的到來。

    議和的消息也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飛入了臨安城中的大街小巷、各家各戶。

    有的人在咒罵,“又要議和?看來我大宋半壁江山是收不回來了。”

    “窩囊呀!一個異邦金人,現在居然要以國禮相待!”

    有的人在高興,“看來能夠免於戰火了,這些不打仗了,日子也能安生一些了!”

    “到時候,結盟成了,金人就再也不會打我們了。”

    皇宮之中。

    趙構在垂拱殿想著什麽。

    這一次,使團送來的信件中,金人沒有提的一件事情,倒是縈繞在他心頭。

    那就是其父親趙佶的事情,這次結盟議和之後,應該如何處置?

    怎麽才能以一個合適的理由,繼續把趙佶留在淮河以北,金人那邊?

    剛才商議的時候,他沒有說這件事情。潘雲峰、王淵等人也默契的沒有主動提。

    罷了,等到驚人使團來了的時候再細細商議吧。

    塞外。

    五國城,距離臨安萬裏之遙。

    這裏就是趙佶所軟禁的地方。

    他現在還有一座三進的宅院居住。

    還有四個妃子陪伴。

    宅院周圍,則已經被金軍看守了起來,他不能夠隨意進出。

    被抓來十年時間,他都已經習慣了這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

    況且這會兒還是嚴寒冬日,他是一步也不想出去,外麵實在太冷了,在屋子裏麵還能烤烤炭火。

    就在他這樣想的時候,一個驚人走了進來。

    “趙佶,我們猛安大人傳你過去喝酒!”

    趙佶趕緊穿上棉服,跟著金人往外走。

    雖然他不想外出,可一旦有金人傳令,他也必須立刻出來。

    喝酒,其實就是逗他取樂,聽他講一講汴京趣事。

    這就是他的生活。

    被軟禁在這裏,他早已經失去了外界的消息。

    金人隻會告訴一些需要他明白的事情,其他事情一概不講。

    臨安城中。

    徐高增從皇宮中出來後,便回到了家中。

    今天他家裏麵倒有一個稀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