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黃腸題湊墓

字數:4992   加入書籤

A+A-


    “大驚小怪,我還以為什麽事呢。”問清情況,吳昊頓時罵罵咧咧,道“影響我們喝酒,走繼續!”
    其他幾人也陸續走出小樓,很快壩子裏便重新熱鬧起來。
    “剛才謝謝你。”
    就在白嫻沉思的功夫,古小涵領著孟德竣走到她麵前。
    “你……你沒事吧?”
    她可是親眼看到白嫻從三樓屋簷跳下去的。
    後山雖然沒有硬化地麵,但這個高度換普通人大概率會摔斷腿。
    本以為這個姓白的小妹妹是來公費旅遊的,但現在來看確實有保護她們的實力。
    想到白嫻在樓上颯氣的動作,古小涵沒來由的耳朵微微一紅。
    雖然長相可愛,但動作和行為有時候卻出奇的像個男孩子一樣。
    白嫻搖搖頭。
    “我沒事。”
    簡單應付兩句,也沒了吃燒烤的心思。
    隨便找了個借口便回了小樓。
    洗完澡
    穿著寬鬆t恤和短褲的白嫻躺在床上,任由搖擺的老舊電風扇吹拂還有些水跡的腳丫。
    摸出手機將今天的事情通過微信發給了高勝。
    這地方絕對有古怪。
    白天聞到的黴菌也好,還是剛才那隻帶麵具的猴子也罷,都透露出一股子詭異。
    她不是一個小題大做的人,卻也不會忽視一些明顯不對勁的細節。
    可惜“斬龍劍”上蘊含著法力,無法收入【小金庫】,坐飛機實在不方便,便沒有帶在身上。
    否則倒可以借助“斬龍劍”的預警能力看看這東西到底是不是邪祟。
    盡管時間已經不早。
    但高勝很快便回了消息。
    高勝知道了,我明天上班就反映給四川那邊的特查科,讓他們派人過來看看。
    高勝你那邊先跟緊一點,預防出現問題。
    白嫻好。
    得到答複,白嫻這才放心一些合上雙眼沉沉睡去。
    一夜無話。
    第二天考古挖掘工作依舊順利推進。
    在挖機和人力的合作下,墓穴的大致模樣已經慢慢透露出來。
    當墓門被清理出來後,關興邦再難壓抑心中的激動跳下墓穴。
    “哈哈哈,這竟然是一座黃腸題湊墓!”
    關興邦語氣激動,神色飛舞,仿佛看到了什麽珍世珠寶。
    “什麽是黃腸題湊墓?”
    白嫻也慢悠悠的走了過來。
    她完全是門外漢,自然不清楚。
    古小涵聞言,小聲解釋道。
    “黃腸就是黃色的柏木,題湊就是以頭向內,結構包括前室、後室、便房、棺、廂、回廊組成,秦朝時期隻有皇室獨享,西漢後才慢慢下放,能用上這種棺葬結構的唯有王侯,具備很高的考古價值,所以關教授才這麽激動。”
    白嫻“哦”了一聲,對古小涵說的話並不十分上心。
    她對古玩不感興趣,考古學離她也太過遙遠。
    左耳進,右耳出。
    在考古隊的指揮下,兩台挖機很快便將墓門兩側的沙石清理幹淨。
    隨著眾人一聲齊喝。
    兩扇石門緩緩被推開,露出一條可供一人通行的峽口。
    俄爾。
    遠處山林中響起一陣動物怪異的嘶鳴聲。
    影影綽綽間,還能看到樹木上跳動的身影。
    “嘞群狗日的猴孫又下山來找吃的咯。”
    “屋頭的包穀要遭殃……”
    “明天請假去土頭守到起嘛。”
    “要的。”
    本地的勞力見狀,習以為常的用方言聊著天,紛紛提出明天請假的要求。
    一心放在墓穴上的關興邦連聲批準,注意力卻根本沒在這些工人上。
    本想再將石門打開些,但不知是哪裏出了問題,即便是加上兩台挖機,也無法再推動石門分毫。
    仿佛這扇石門原本就隻能打開這麽大。
    無奈,眾人隻好靠這個狹窄的門縫繼續工作。
    架好換氣裝置等待空氣流通。
    馬玉取出空氣檢測儀。
    “關教授,裏麵的空氣沒問題,記錄儀也都佩戴好了。”
    “好!”關興邦“下墓!”
    這一次卻不是關興邦打頭陣,而是馬玉一馬當先鑽進了門縫。
    其他人見狀也相繼魚貫而入,隻留下刁婷婷一名女生在外麵監控器械運轉。
    白嫻身為名義上的“隨行安保”,昨天高勝又特意提醒過跟緊些,自然也成了下墓的一員。
    輕鬆穿過縫隙,眼前頓時一暗。
    一股子熟悉的黴菌味傳入鼻腔,與她昨日在地麵上隱約聞到的氣味相同。
    但在門外時分明一點味道也沒有,穿過門縫後居然會這麽濃鬱。
    摩挲著打開頭上的礦燈,眼前的畫麵一亮。
    這是一條狹長的回廊,一頭連接墓門,另一頭應該就是墓穴。
    而此時。
    她耳邊傳來關興邦欣喜若狂的聲音。
    “壁畫!回廊的牆上有壁畫!快用相機拍下來,快!”
    墓穴常年封閉,古代部分礦物質顏料得以保存至今。
    但一旦與空氣形成氧化反應,許多顏料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失去色彩。
    考古隊眾人急忙打開相機,狹窄、昏暗的回廊裏頓時一陣閃光燈此起彼伏。
    白嫻歪頭看向牆上的壁畫。
    盡管她對藝術方麵沒有什麽理解,但也不難看出壁畫十分精美。
    遠處的山川河流寥寥幾筆突出神韻,近處的人物畫工細膩入骨三分。
    壁畫共有六幅,從外到內依次排列,上麵繪製的內容竟是一個連貫的故事。
    看到白嫻似乎對壁畫感興趣。
    正在給壁畫留影的馬玉開口道。
    “從壁畫的風格來看,確實是十六國時期所繪製,受到東漢和魏晉影響,線條細膩色彩豐富。”
    哢嚓~
    馬玉按下數碼相機的拍攝鍵,一邊檢查成像效果,一邊繼續道。
    “這第一幅畫繪製的是十六國時期外族騎兵穿過長城,屠殺邊民的場景。”
    白嫻順勢看去。
    壁畫上用鮮豔的色彩勾畫出一副邊疆破碎圖。
    無數胡騎砍下晉軍的頭顱堆成京觀。
    “第二幅描述的是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
    “第三幅,極寒難耐、瘟疫肆虐、易子而食……”
    “第四幅,逃難到僰道的難民在山中找到了一處定居點,這裏不但與世隔絕不受兵災困擾,而且還有一處玉礦。”
    “第五幅,難民們開發礦床,然後……”
    說到這裏,馬玉的聲音變得有些激動,拿著相機的雙手不斷顫抖,臉上掛滿了興奮的神情。
    “……然後,他們發現了“願界玉”,玉中蘊含天地力,能解世間萬般難,難民的一切請求都會被實現,糧食、黃金、美人……甚至複活逝去者!”
    “那第六幅壁畫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