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吃喝也是工作
字數:5843 加入書籤
李勇今天,看來是又喝高了。他進村的時候,是扛著自行車回來的。都說喝酒是醉人不醉心,還真是不假。李勇每一次喝大了酒,他都是不敢再騎自行車了,怕騎在自行車上掉下來磕壞了身體。但是,也不能把自行車給丟了啊,沒有辦法,他就自己扛著自行車,歪歪逛逛地往家裏走。
有一次,他喝多了酒,扛著自行車走著走著,就再也支持不住,一個趔趄摔倒了路邊上的溝裏去了,自行車正好壓在了他自己的身上,就是爬不起來了。最後,他一直等著老婆孩子找到他的時候,才把他身上的自行車掀起來。兒子給他推著自行車,老婆連背在拽地扶著他,一起回家的。雖然是老婆經常勸他少喝酒,他也是滿口的答應著。可是,一到了酒場上,他就把老婆交代他的話給忘得一幹二淨了。
要說他李勇的這個酒,習起來也沒有幾年的時間。這幾年,老百姓的生活條件逐漸的好了起來。他們於家寨村委裏的這幾個一級政府成員,也是時長了,接就招待上麵來的領導時候,喝上一回酒,吃頓好菜解解饞。
因為領導到村裏檢查工作很辛苦,到了中午吃飯的點了,要是要領導餓著肚子就回去了,這個事也確實是說不過去。沒有辦法,村委裏就得去飯店裏安排領導們吃一頓便飯。咱們這個地方有一個習俗,叫做無酒不成席。所以,領導來了吃飯,村兩委裏的幹部一定要陪著喝二兩。於月秋是一個女同誌,又沒有酒量,於金水倒是有酒量。他卻經常以自己年紀大了當借口,酒喝到一定的程度他就不再喝了。王法國和山杏,這種陪領導的場合一般不參加。就隻有副書記李勇年輕有為,勉為其難的在酒場上衝鋒陷陣。
李勇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以後,酒量也能說得過去,一頓喝上半斤八兩的,一般的酒場也能應付得過來。可是,要是遇到了久經沙場的那些鄉鎮長一級的幹部,李勇的酒量也就是幾個回合的工夫,就會敗下陣來投降了。但是,在他們於家寨村兩委裏,除了村主任於金水,還就數著李勇酒量大了。他還有一個特點,喝酒實在,遇著酒場十回有九回醉。
於金水今天在鄉裏開完會,他在飯店裏吃飯的時候,喝了有六七兩景芝白幹酒。等到他到了晚上吃過晚飯的時候,酒的感覺已經不大了。他這時候,想起來明天就要開始收秋季公糧了。他又點上一支煙,一邊抽著,一邊像是散步一樣來到了村委辦公室裏。準備在大喇叭上向全體村民下通知,明天開始征收秋季公糧。
他坐在辦公桌前等了一會,因為喇叭裏正在播放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他等到新聞節目一播放完,於金水就開始向全體村民播送收秋季公糧的通知了。他說:“老少兄弟爺們注意了,我現在下個通知。今年的秋季公糧,從明天就開始征收了。今年,為了廣大村民交公糧方便,咱們村兩委研究決定,把瓜幹、花生米和花生油的征購任務,全部都加在玉米裏一起收。意思就是,各家各戶要把玉米多交一部分,瓜幹、花生米和花生油就不用再交了。特別要求的是,一定把玉米曬幹揚淨再來交。另外,咱們村裏,還有幾戶人家,沒有把前幾年的公糧和集資提留款交夠。要求你們,今年一定都一塊交清。不然的話,鄉裏的治安聯防隊,要親自到你們欠賬的這幾家裏強製收取。到了那個時候,老少兄弟爺們們,麵子上就不好看了。俗話說得好,交上皇糧不怕天。咱們現在交的這些公糧和提留款,就是以前說的皇糧。你們都想想,這個皇糧不交能脫得過去嗎?”
於月秋吃過早飯,來到村委辦公室的時候,她看見已經有十幾個村民,用小推車推著玉米在這裏等著了。她看了心想:看來是於金水沒有說清楚,今年秋季公糧征收,糧管所裏不再派人來村裏收了。他們也是為了減少費用,在糧管所裏等著收公糧。那樣的話,就不用再支付拖拉機的運費了。
這時候,她看見李玉福兩口子,一個在前麵拉著車子,一個在後麵推著。把一推車玉米,很吃力地推了過來。李玉福看見了於月秋,喘著粗氣問道:“還沒……還沒有開秤嗎?哎呀,不服老是真不行了。”
於月秋聽了李玉福的話,她又仔細地看了一眼今天來交公糧的這些人,哪裏還有一個年輕人。其實,於月秋心裏很明白,每年春節過後,村裏的年輕人,大多都出去打工掙錢去了。像於亮這樣在家裏養兔子的,在家裏有掙錢門路的年輕人,村裏還真是不多了。
他看著這些人,說道:“今年,糧管所裏嫌到村裏收公糧麻煩,還得支拖拉機運費,就不下鄉收公糧了。你們把公糧,都送到青山糧管所裏去吧。”
李玉福的老婆聽了於月秋話,馬上抱怨說:“今年交的玉米多,我們一家得交好幾百斤。用推車子送,兩趟還送不完,俺們兩口子還不累死在路上。”
李玉福接著說:“才六十來歲,身體就不行了。腿疼、腰疼,渾身沒有一個得勁的地方。”
這些人正在說著,又看見陳熱鬧也扛著一化肥袋子玉米來了。他氣喘籲籲地放下玉米,說道:“你們不是充能嗎?年輕的時候,都認為自己的身體是鐵打的,幹起活了不要命。現在覺著味了吧?你們腰疼、腿疼、脖子疼,都是在那時候幹活累得。你李玉福以前還罵我懶,你這裏疼,那裏癢的,活該。你們看看我,雖然挨了你們半輩子的敲貶,但是,我從來就沒有腿疼腰酸過,你們眼饞吧?”
幾個來交公糧的老頭,聽了陳熱鬧的話,都是:“你說的這個話,我們不和你抬杠。那時候,建水庫、開荒山,就覺得渾身都有用使不完的勁。當時,領導們也說了,建了水庫有了良田,咱們就過上了**社會的幸福生活了。我們老了也不用幹活了,?吃坐穿的享福就行。誰又會想到,我們現在都成了老來難了。”
李玉福的老婆說:“做你們的白日夢去吧,你不種地試試。地裏打不著糧食,就是餓死咱們這些老東西,也沒有人問咱們的事。”
於月秋看著來交公糧的人們越來越多,又看看這些來交公糧的人,都是些老年人。讓他們把糧食都送到糧管所裏去,實在是太難為他們了。她想了想,也沒有時間和那幾個兩委成員商量了。她就一邊安排李玉福和陳熱鬧,他們這些來交公糧的人說:“既然咱們都不想去糧管所交公糧,那就都進來幫忙往外拾掇東西吧。李玉福和陳熱鬧你們兩個人把磅秤抬出來,你們幾個去倉庫裏把帆布篷抬來鋪上。咱們就在村裏,把公糧都交上&bp;。不過,我醜話先說在頭裏,拖拉機的運費,得從咱們每一個人的頭上平攤。要不然,咱們就是把玉米都收起來了,也還是送不到糧管所裏去。”
李玉福的老婆聽了,問道:“一個人平攤多少錢呢?多了俺可是拿不起。”
於月秋說:“這個運費的事我也說不準,一會等會計來了算一下,咱們就明白該收多少錢了。”
於月秋安排完,這些人就開始忙活著拾掇。等到把一切都準備就緒了,那幾個兩委成員也都到齊了。於金水看到這個陣勢,這才突然想起來,昨天晚上下通知的時候,忘了說明今年去糧管所裏交公糧的事。於月秋看著他們都來了,馬上對王法國說:“法國啊,你先抓緊算算今年咱們村裏要交多少玉米?再把拖拉機運費是多少錢算出來,然後,全體村民們平均攤開,有了準數,也好讓大家夥回家去取錢。”
王法國聽了,答應著去了辦公室裏算賬去了。這裏,於金水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了,趕忙招呼著李勇和山杏開始過磅。還是和收夏季公糧小麥的時候一樣,山杏維持秩序,讓交公糧的人按順序過來,把自己送來的糧食過稱。李勇坐在磅秤後麵稱糧食,於金水還是幹那個技術含量最高,還得罪人的活,嚴把糧食的質量關。
過了一會,王法國從辦公室裏出來,對於月秋說道:“七萬多斤玉米,用拖拉機送,也得十幾趟,這個運費也不下二百塊錢。咱們還得有跟拖拉機,來回著裝車卸車的人,也得給他們開點卸車費。還有就是咱們這些人,都幹了一天的活了累得難受,就是不要工資,吃一頓飯也是應該的。我大體上算了一下,就安一口人五毛錢收吧。”
於月秋聽了,說道:“皇帝都不白指使人,咱們都累了一天了,吃頓飯,誰也說不出什麽來,就按你算的辦吧。”
於月秋過來對李玉福和陳熱鬧說,:“你們想掙點外快嗎?”
陳熱鬧問:“掙什麽外快?有錢不掙那不是傻子嗎?”
於月秋說:“那行,一共用四個人,跟著拖拉機裝卸公糧。這四個人,你們自己找。一共幹兩天的時間。”
陳熱鬧聽了,高興地說:“你就?好吧,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李玉福,你能幹嗎?”
李玉福看著陳熱鬧,說:“你別小看我腰腿疼,我就是腰腿疼,幹活也比你強多了。”
於月秋最後說:“那咱們就這麽說定了,你們再找兩個人吧,一會糧管所裏送來麻袋,咱們就開始往麻袋裏裝玉米。”
於月秋過來,又對正在驗收糧食質量的於金水說:“你到喇叭上下個通知,要求來交公糧的村民,都把拖拉機運費一塊捎來,每個人平均五毛錢。不交拖拉機運費的,自己去糧管所裏交。”
於金水在大喇叭上下完通知,時間不長,村民們就都陸陸續續地開始,往村委辦公室裏來送玉米了。來送公糧的這些人,大多都是老年人和村裏的留守婦女,和一些孩子們。
公糧一直收到下午三點就停收了,因為收多了運不走,晚上放在這裏怕受潮。第二天八點再繼續收。
交完最後一車玉米,他們從糧管所裏走出來的時候,天已經上黑影了。陳熱鬧嬉皮笑臉地過來對於月秋說道:“我們也跟著領導們沾沾光唄?”
於月秋看著他的這個表情,就知道他想跟著去飯店,故意問他:“你們想跟著我們沾什麽光?你們是掙工錢的,我們是為人民服務,幹的是義務工。你們也想高姿態,幹義務工啊?”
李玉福過來說:“你還沒有看出來嗎?熱鬧是想跟著你們下飯店,拉拉饞去。”
陳熱鬧瞪了一眼李玉福,說:“你要是不想去飯店,你就回家吧,沒有人攔著你。真是又想吃肉,又想撇清,什麽人?剛才是誰想跟著下飯店的?是誰讓我來問書記的?”
於金水看著他們兩個人又掰扯上了,對他們說:“行了,於書記早就把你們給算上了,都一塊去喝一氣吧。”
他們一群九個人,一起來到了飯店裏。服務員馬上熱情地迎上來,笑著說道:“於書記,你們來了。三號包間有個大桌,你們人多,就去三號包間吧。”
他們來到包間裏剛剛坐下,那個服務員就把茶水送來了。接著把菜單遞給於月秋,說:“各位領導,你們是去廚房裏點菜呢?還是從菜單上點菜?”
於月秋拿著菜單,對於金水說:“你去廚房裏點菜吧,今天咱們大夥都很累,多要幾個硬菜,也犒勞犒勞咱們自己。”
於金水聽了站起來,對李勇說:“咱們一塊去吧,點菜,我還真是外行。”
時間不長,服務員就把菜陸陸續續地端了上來,還拿來了四瓶景芝白幹酒。陳熱鬧看著這麽一桌子的好酒好菜,饞得他直咽口水。心想:自己都活了大半輩子,還是頭一次坐在飯店裏,吃上這麽多的好菜,喝上這麽好的酒。真是當官一日,強起為民三載呐。今天,我既然趕上了,我就不客氣,放開量地吃,放開量地喝吧。
也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這個吃喝風就悄然興起了。鄉裏的領導在鄉裏開會的時候,有各個村裏來開會的幹部排著號請領導下飯店吃飯。這一次開會有這個村裏請了,下一次開會就輪著另一個村裏請。不開會的時候,領導還得忙著到下麵村裏,去檢查指導計劃生育工作。檢查村容村貌治理、公糧征收、提留款清欠……。為了注意影響,經常去飯店裏吃喝不好看。領導們都是對村裏的幹部們說,就在村裏吃個便飯吧。其實,村裏早就把這個“便飯”已經準備了。這個“便飯”一般都是,從老百姓的家裏逮來的老公雞。這一次吃的是全雞“便飯”,下一次來就是全羊“便飯”了。領導們一邊猛吃猛喝,一邊讚賞著還是老百姓家裏的飯菜好吃。
逐漸的,村裏為了領導們來檢查工作的時候吃飯方便,也是一個學著一個的,在村裏開起了小夥房。這樣村兩委的幹部,除了早晨在家裏吃早飯以外,剩下的兩頓飯都是在村裏的小夥房裏就餐。當時有一段流行的順口溜,很有意思。村長、鄉長和鎮長,每頓都喝七八兩。今天一隻雞,明天一隻羊,還想村村都有丈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