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拿魄耳

字數:5026   加入書籤

A+A-


    林峰唰的一下站起身來,迅速衝向士兵,一把從其手中奪過戰報。
    當親眼看到戰報上的內容時。
    林峰這才相信燕華真的已經敗了。
    大帳中諸多將軍麵色慌張。
    東西匈奴兵鋒很是強大,原本就已經威脅到大雍的北部。
    好在有齊國幫忙抵抗,這才讓主力部隊能夠順利的進攻梁國。
    可如今齊國已敗,整個北部算得上是遭受了一場巨大的戰略性失敗。
    最重要的是,齊國很可能會遭到東匈奴的屠殺。
    墨玉洞皺著眉頭,沉聲說道“陛下,臣建議立刻派遣一位欽差北上穩住軍心,協同增援部隊一起恢複齊國疆域。”
    眾將領紛紛認同這一想法。
    若是讓東匈奴滅掉了齊國。
    那麽敵人將會更加囂張。
    沒有了齊國的牽製,前線的部隊所承受的壓力將會變得無比巨大。
    林峰慌了。
    哪怕是梁國拿下了大半個寧州,林峰都沒有過絲毫慌亂。
    可眼下,東匈奴到了齊國都城腳下,林峰卻心頭難受無比。
    他很擔心燕華。
    自己重生到這個朝代,所遇到的第一個知心朋友。
    燕華肯定想過吃敗仗的後果,可他沒有絲毫的猶豫,仍排除異議出兵幫助大雍。
    “此前援軍已經行進到哪裏?”
    林峰扭頭看向墨玉洞。
    墨玉洞立馬拱手,“各州援兵正在路上,除去光州之兵能在最近兩天到達外。”
    “其它最少也要行進半個月。”
    林峰眉頭輕輕一皺。
    半個月時間,已經足夠東匈奴拿下齊國的都城。
    此前齊國進入東匈奴的軍隊,就已經遭到了成建製的損失。
    如今防守京城的,能有多少人,在場眾人心裏大概都有一個數。
    林峰深吸一口氣,“立刻催促各州援兵,加快速度。”
    “務必十日內抵達安州、汾州前線。”
    “朕相信齊王絕不會固守京都,必定會依據現行的兵力和部署,重新構築防線。”
    林峰說完這話,神色有些落寞,後背勾摟了許多。
    這個時間節點,分兵前往齊國,實際上也來不及了。
    況且此前自己已經聚集了各州之兵,甚至連宣國的軍隊也重新征召了一波,全都北上。
    “你可一定要挺住啊,我們可說好的還有很多事情沒做。”
    林峰在心裏麵自言自語。
    與此同時,遠在北方的燕華,麵色難看至極。
    他率領軍隊一路南下攻取了北晉州,直抵晉國京城腳下。
    誰曾想,晉國大軍竟然全部回援。
    一時之間,燕華的軍隊沒有辦法再拿下晉國,隻好回撤。
    好在雲州,因為此次行動,獲得了一絲喘息之機。
    可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泰州的軍隊進入東匈奴後,起初一切順利,可後麵遭到東匈奴守軍坑殺,全軍覆沒。
    燕華還未來得及消化掉這股悲傷。
    東匈奴的大軍竟然一路南下,奪取了泰州之地。
    泰州守軍雖說全力抵抗,奈何人數相差太大,以至於東匈奴大軍抵達了他齊國的都城腳下。
    燕華從晉國撤退後,還並沒有來得及返回都城。
    現如今手上四萬大軍駐紮在建州。
    雖說前方就是都城,燕華卻不敢將軍隊派過去增援。
    他的屁股後麵晉國的大軍已經追了過來。
    燕華若是放棄建州,那麽建州數十萬百姓,必將成為晉**隊刀下的亡魂。
    “大王,我們不能不管都城啊,那裏可是有十萬百姓,還有眾位大臣的家眷。”
    大殿內文武百官,全都麵色憂愁。
    大家悄悄的討論這事情,時不時看一眼自家的大王,都在等待燕華做出決定。
    終於有人不想再等,站出隊列,拱手開口
    “大王,臣力主回京都,隻要京都不丟失,我們齊國就不算亡。”
    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緊接著就會有第二個。
    很快又有大臣站出來,大聲開口,“大王臣也建議,立刻回師京都。”
    “隻要大軍回到京都,京都一定能守住。”
    “臣也建議。”
    “臣附議。”
    “大王,末將願領五千精兵先行一步,必定殺得東匈奴屁滾尿流,為大軍撕開一條口子,順利進城。”
    燕華眉頭緊皺,看似低頭沉思,實則眼角餘光,已經將大殿內每一個臣子的神態都看在眼中。
    文武百官幾乎全都希望回援京都。
    這一點和燕華想象的差不多。
    百官的家眷都在都城裏麵,他們自然要選擇回去。
    哪裏又管得上建州的老百姓呢?
    燕華不一樣,他是齊王。
    是整個齊國的領袖。
    齊國所有的百姓都是燕華的子民。
    正是基於這一點,燕華才久久難以下定決心。
    “若是班師,建州怎麽辦?”
    燕華終於開口。
    一句話直接將大殿所有人問沉默。
    百官都不是酒囊飯袋,誰都清楚,大軍一旦離開建州,晉國的軍隊必將如猛虎下山般撲過來。
    屆時建州定會生靈塗炭。
    可對於百官來說,與其讓自己的家眷受到東匈奴人的羞辱和屠戮,不如舍棄建州百姓。
    而且保住了京都,名義上也就保住了齊國,然後還有翻盤的可能。
    燕華的目光看向眾人,眉頭輕輕一皺。
    “沒有一個人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嗎?”
    就在此時,一名小將突然站出隊列,神態嚴肅,“大王,末將願率五千精兵,留守建州,為大王去除後顧之憂。”
    不少人都把目光看向說話之人。
    一時之間,許多人的臉上露出些許輕蔑之色。
    說話的將領,隻不過是不入流的小將。
    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他的名字。
    這種人僅憑五千士兵,能守得住建州?
    但眼下,百官確實是內心高興的。
    這名小將讓他們看到了,勸誡齊王回京都的希望。
    “大王臣認為此法可行。”
    “大王臣也認為此辦法可以。”
    “臣附議。”
    燕華內心輕歎一口氣。
    燕華一直在等一個人主動站出來。
    隻要有人願意扛下防守建州這個活,燕華的內心多多少少就有了底氣。
    “本王問你,你叫什麽名字,哪裏人士,以何種方式成為的將軍?”
    拿魄耳心中露出些許激動,大王竟然主動問他話。
    來到齊國草堂已經半年時間,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大王和自己說話。
    “回稟大王,我叫拿魄耳,東匈奴人,去年年底京城比試中,奪得第九名,成為的偏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