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你一世塵緣06

字數:5870   加入書籤

A+A-




    又簡單和她客套了幾句,我就走了,在轉身準備離開前台的瞬間,前台旁邊的裏屋門開了,一個陌生的服務員走了出來,顯然她應該是白班服務員了,昨晚接待我的那個服務員現在應該還在睡覺吧。

    這個服務員見到我後,很有禮貌地問了一聲早安,我也禮節性地回複了一句,在她隨手關閉裏屋門的瞬間,我無意中看到門縫裏有個高低床,還睡著兩個服務員,睡在上鋪的正是昨晚那個服務員,當時她正從床上坐起來若有所思地盯著我在看。

    當她看到我也看到她時,又很自然地躺下了。原來這裏屋就是服務員的宿舍啊,我才明白,想想也是,這樣的高檔公寓,至少要三個服務員輪流倒班才行,總得來說我對昨晚那個服務員的服務態度還是很滿意的。

    離開塵緣公寓大門,來到大街上後,我便打了一輛車向南京大學趕去,在出租車上又給母親打了個電話,把新的手機號順便告訴她,簡單聊了幾句就掛了。

    來到南京大學後,根據曾經沈嘉琪寫的散文裏提到的一些細節描寫,直覺敏銳的我很容易就找到了她曾經上課的教室。

    可惜和她同一屆的學生都畢業離校了,我嚐試來到教務處,找到了她曾經的班主任,謊稱是她曾經的小學同學,已經失去聯係很多年了,隻知道她好像考入南京大學了,這次路過南京來看看能否再見她一麵。

    這位姓薛的老師很惋惜的歎了口氣,告訴我她半年前失蹤了,還給我講了許多有關沈嘉琪上學時候的事情,要不是她接下來還有課要上,我估計她能拉著我聊一天,可見她對沈嘉琪這個學生真的很在乎。

    通過這次聊天,我知道了沈嘉琪的一個特別愛好,那就是喜歡藏頭詩和文字暗語。了解她的人都被她用這種特別的方式祝福過。

    她會在某個同學生日那天發表一篇散文在文學網站,然後到了晚上深夜的時候發短信提醒對方去看這篇散文。

    起初大家都以為她是惡作劇,後來才發現如果用她發短信的那一刻時間數字,在去散文裏的每一行按照暗語對照的方式找出每一個字,連起來就是一句專門祝福對方的話。

    有點像是諜戰片裏特工人員傳遞情報的方式,每次都會令收到祝福的人倍感驚喜,這算是沈嘉琪最獨一無二的祝福方式了。

    離開南京大學後,我在肯德基簡單吃了一點東西,就匆匆趕回了塵緣公寓,打開電腦開始研究她曾經寫過的散文。

    因為一直以來,盡管每次她的散文我都要用心品讀五遍才寫留評,但每次我都有種直覺,沈嘉琪每周日十二點發表的散文似乎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融在裏麵,可惜我始終沒有發現裏麵的玄機。

    要不是今天見到她的班主任薛老師,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還一直蒙在鼓裏呢。於是我開始從三年前她發表的第一篇散文開始仔細研究起來。

    起初我毫無收獲,足足盯著屏幕八個小時,看了幾十篇散文毫無頭緒。無論我是用文中偶然出現的數字,或者是每篇散文最後的落款日期和時間,遵循暗語規則找出相對應的字連起來,都不通順。就連她的生日數字我也嚐試了,還是不對。

    顯然我的思路不對,確切地說,是破解散文的數字不對。我知道這麽盲目的瞎找不是辦法,我必須要首先找到準確的破解數字才行。

    可是這個數字到底會是什麽呢?想的異常頭疼的我一看時間到了該吃晚飯的時間了,於是,我決定出去吃點東西,回來再繼續研究。

    當我再次經過前台時,我看到昨晚那個服務員也上班了,於是我跟她開了個玩笑,說是昨晚她給我的光盤上的那部恐怖片拍得真不錯,忒恐怖了,以至於嚇得我昨晚做噩夢屋裏居然都停電了。

    原以為又會笑的花枝亂顫的她,卻一反常態,失神了幾秒鍾,但很快又恢複了昨晚調皮活潑的語氣和我開了幾句玩笑。

    盡管她掩飾得很好,我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了,之前的那一刻她似乎有一點驚喜,但很快又變成了失望。

    隨後我又問了一些有關沈嘉琪失蹤前的生活規律,和她有沒有什麽偏愛的東西,或者跟數字有關的偏愛是什麽。

    沒想到當她聽我問及沈嘉琪有關數字的偏愛時,我又再次捕捉到了她眼神裏的一絲希望,頓時我心裏有了一絲猜測,那就是她應該對沈嘉琪有所了解的。

    還有一點,那就是沈嘉琪的散文一定暗藏了什麽內容在裏麵,可是我又能感覺到這個服務員似乎即使知道,她也不會明著告訴我的,仿佛她有所顧慮,隻是不知道她顧慮什麽。

    原本還想再和她多聊會的,可是有客人來了,我就隻好暫時和她告別了。臨走時我特意留心看了一眼她的胸牌,才得知她的名字叫做沈玉兒。

    在看清楚她胸牌的一瞬間,我心裏一驚,居然也姓沈!哎,也許隻是巧合吧,自從知道沈嘉琪的名字後,每次看到沈字我都會覺得很親切,都會不經意間想起她。

    出了公寓在附近找了一家川菜館,點了一份石鍋牛蛙,又要了兩瓶啤酒,我邊吃邊喝,邊思索著服務員剛才的奇怪神態。

    兩瓶酒下去,我忽然有所頓悟,那就是沈嘉琪很有可能三年前發生了什麽她無法解決事情,但又不能明著告訴任何人,於是用每周日發表散文的方式留在了網上。

    似乎她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所以她的散文總是無比的憂傷,直到她留意到我的存在,又接受了我的表白後,似乎看到了希望,以至於她的散文風格也變得有了希望。

    那麽她為什麽不告訴我一切呢?為什麽還要一切隨緣,要求我在和她真正相遇前不再聯絡呢?

    又或者她已經通過散文告訴我了,隻不過我沒有看懂散文的玄機,所以錯失良機,以至於她到失蹤的那一刻也沒有把我盼來嗎?

    想到這裏,我心裏非常的自責,要是當初不是因為害羞和懦弱,直到她回複我了才敢表白,而是再早一年勇敢向她表白的話,也許她會對我更有我信心,那樣她可能早就有機會告訴我一切了。

    當然也不排除她的一舉一動是有人監視的,所以她不得不做得很隱晦,也許一旦被監視她的人發覺了,不但她自己出事,還會連累了別人,所以她一直在等待時機,等待一個和她真正有緣的人。

    而我的出現,又來到了南京,是否在她的預料之中呢?如果是,她應該會想辦法再次暗示我才對,隻是她會用什麽方式暗示我呢。

    不知不覺中,一頓飯吃了快三個小時,我知道該回公寓了,於是起身,結帳,之後我沿著馬路慢慢地向公寓走去,一路上我不斷地來回回憶著來到南京後所發生的一切事情。

    忽然間我想到一個細節,那就是沈嘉琪的所有散文裏除了那個獨眼老人外,再沒有很詳細地提到其它任何過一個人,也就是說,這個老人很有可能就是她刻意留下的提示。

    如果真的很有心讀她散文的人,一定會對這個老人印象很深,如果來到南京想要打聽她消息的話,很有可能會去找這個老人,那麽她完全可以利用老人來傳遞某種提示。

    難道說老人手裏的報紙就是她故意留給我的一種提示,而我正是因為看了老人的報紙才來到塵緣公寓的,那麽接下來她要想再給我提示就應該是在公寓裏麵才對。

    也許是思考的太投入了,在回到公寓經過前台時,都沒有聽見有人在跟我打招呼。

    直到對方說了幾遍,我才反應過來,抬頭一看,原來是夜班服務員沈玉兒在向我說晚安,我連忙不好意思的趕緊也向她問了晚安。

    就在我轉身走出十幾米時,沈玉兒又看似很隨意地遠遠向我喊了一句玩笑話,她祝願我今晚不要再做夢遇到停電了,還說在塵緣公寓就算是停電也包含著某種未知的緣分呢,希望我好好珍惜。

    我哈哈大笑著揮了揮手,就回自己房間了。也許是剛才餐廳太悶熱,身上都是汗,於是我簡單衝了個澡,就又坐在電腦跟前開始繼續研究沈嘉琪的散文了。

    看著眼前一百多篇散文,我心急如焚,冥冥之中,我知道沈嘉琪肯定有什麽話暗藏在裏麵了,可是我始終找不到能破解暗語的數字。

    有些心煩意亂的我在屋裏來回走動著,一遍摸著下巴思索著有可能被我忽略的細節。

    走著走著,我無意中看到客廳角落的電箱,想到昨晚燈全都滅了有點蹊蹺,就走過去,打開電箱仔細看了起來。

    這個電箱很先進,我看了一下裏麵的說明,這款電箱居然還是帶WIFI功能,也就是說可以用手機遠程控製這個電箱。

    假如出門了,突然想起空調沒關,燈忘了關,或者電視沒關,可以不用回家,直接用手機或者電腦登錄電箱官方網站,就可以關閉家裏一切電源。

    看到這裏,我把電箱上標注的電箱遠程控製用戶名和密碼抄了下來,回到臥室,用電腦登錄後,發現果然可以遠程控製,非常方便。

    當我無意中看到昨天電箱的使用日誌時,我心裏一驚,日誌上的確顯示昨晚兩點十分至兩點四十八分期間所有電源都被關閉了。

    也就是說,昨晚我聽見衛生間有腳步聲和水流聲後,害怕的鑽進被窩不久,屋裏的電源就被完全關閉了。

    之後過了四分鍾我的手機響了,所以當我把蒙著腦袋的被子拿開時,發現屋裏是漆黑一片的,隨後我把手機關機後就又把腦袋蒙在被子裏了。

    等我在被窩裏回憶了兩個小時再次把頭伸出來時,電源又已經恢複原狀了。

    看著這兩個關閉電源,又恢複電源的兩個時間數字,又回想起之前沈玉兒對我最後說的那番玩笑話,什麽停電也應該珍惜,也許也包含著某種緣分什麽的,我突然間反應過來,這也許就是破解沈嘉琪散文的數字也說不定。

    接下來,我用我這兩組時間數字開始從第一篇散文進行破譯,剛破譯完第一篇散文我就知道成功了,因為出來的句子已經不是雜亂無章了,於是我一鼓作氣,一直破譯到天亮終於全部翻譯出來了。

    看完這破譯出來的幾千隱藏文字,我終於明白,沈嘉琪在這一百多篇散文裏的確悄悄藏了一個秘密,一個聳人聽聞的秘密。

    原來她在三年前的一個深夜就被綁架了,當她在綁匪的大本營深夜醒來後,看到一個和她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孩在一個焚屍爐旁邊時,也是大吃一驚。

    之後那個女孩告訴了她一個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她倆當時所在的綁匪大本營是一個超級犯罪集團。

    這個犯罪集團的犯罪模式就是在全國大量拐賣很小的兒童,來牟取暴利,其中大部分孩子直接賣掉了,但也有一小部分機靈聰明的小男孩小女孩會從小用心培養。

    等到這些孩子懂事以後,就會給孩子們洗腦,告訴他們自己都是孤兒,是集團收養了他們,還花費重金培養他們,希望他們要知恩圖報,誓死為集團終生效力。

    等到他們高中畢業後,就會被賦予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冒充富家子女,最終繼承龐大的家產,而這些家產實際上最終都成為了犯罪集團的下屬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