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是我的明天01
字數:4848 加入書籤
這是一個極其風和日麗的日子,陣陣暖風夾雜著海水所特有的鹹味不斷地吹拂在每個遊人的身上,也滲入了每個人的心裏。暖暖的感覺、鹹鹹的味道非常令人迷戀。
看來,今天的確是個出來遊玩的好時光。尤其還是這座舉世聞名的跨海斜拉索大橋上,更是人聲鼎沸,遊人如織。
這座大橋名叫紫荊大橋,自從十五年前建成以來,已經吸引了海內外無數遊客慕名而來,因為這是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而大橋所在的海域也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海豚灣。
這座大橋將世界上最大的海島城市紫荊市和著名的海濱城市百川市隔海相連。站在橋上,不僅能遠眺美麗的海景,還能源源不斷地聞到紫荊花那特有的芬芳。
而橋下的海水裏,時不時還能看到海豚追逐嬉戲的矯小身影,更吸引人的是,偶爾還能看到身著泳裝的美女擺出各種優美的姿勢,站在海豚背上表演著令人眼花繚亂的花樣舞姿。
微微拱起的橘紅色時尚大橋橋身,猶如在海麵劃過天空的一條彩虹,令人歎為觀止。而那密密麻麻拉住橋身的一根根銀灰色的拉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張力,仿佛是一絲絲琴鉉從海麵一直沒入雲端。
天空中無數的海鷗排成整齊的陣列盤旋在拉索四周,時不時還發出極其歡快地鳴叫,再加上橋麵上來回走動的行人,以及過往的車輛,就像是一個個音符從琴鉉上溢出,正演奏著最動聽的天籟之音。
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溫馨和諧,賞心悅目。幾乎大橋上所有的遊客都麵帶微笑,時而尖叫,時而舉著手機自拍一番,似乎不將全身的快樂都盡情釋放出來,就會留下終身遺憾一般。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遊客都是如此,比如說此時此刻,一個中年男子就一臉憂傷地盯著遠方失神了很久很久了。
在他的身後站在一個很年輕的美麗女孩,臉上的表情也是同樣的憂傷,隻不過在她的憂傷裏還包含著強烈的不甘和同情。
這個女孩名叫倪娜,今年二十六歲,是國外著名學府畢業的高材生。她還是醫學和心理學雙學位畢業,畢業後在國外最好的醫院工作了兩年後,毅然放棄了優越的工作環境和豐厚報酬,回到了國內。
回國後,她沒有選擇在大醫院上班,而是在紫荊市最大的紫荊花海濱療養院當了一名善終服務人員。紫荊市不僅僅是全國最大的海島,還是全國唯一全市種滿紫荊花的城市,還擁有全國最好的沙灘,所以紫荊花療養院也是全國最好的私家療養院。
而她從事的所謂善終服務,其實就是陪伴患有絕症的病人在人生最後的日子盡可能過得愉快和幸福,讓病人最終沒有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
之所以她會放棄在大醫院當主治醫師的大好前程,選擇這個並不起眼的小職業,那是因為她心裏一直有一個遺憾,那就是未能在養父臨終的那段時光盡到自己作為女兒的責任。
她的養父在兩年前患了肝癌,由於平時不注意身體,又特別愛喝酒,等到身體極度不舒服,送到醫院時已經是晚期了,在醫院隻住了半個月就離開了人世。
當時倪娜正在國外讀研究生,正是快畢業前學業最緊張的階段,再有半個月就能畢業了。她的養父為了避免自己生病的事情影響了女兒的學業,強忍著思念沒有告訴女兒實情。
因為他深知這最後半個月是女兒忙於畢業論文最關鍵的時期,反正還有最多半個月,女兒完成論文答辯自然會回來看他的,又何必再刻意叫她趕回來呢。
雖然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但他還是有信心再堅持半個月,隻要再最後見一麵女兒,就死而無憾了。可是,就在半個月時間快到的前一個晚上,他剛和已經登機即將回國看他的女兒通完電話不到十分鍾,就病情突然惡化,腹部很快水腫得像個孕婦,沒多久就大出血,帶著深深地遺憾去了另外一個世界。
臨終前,他邊吐血邊委托護士轉告他女兒,如果想知道她親生父母的事情,就去百川市檢察院查詢一件二十三前的案件,案件編號BC19980526007號。
隻是他也不敢肯定通過這件案件一定能查出她親生父母的事情,但這也是他這一生唯一對她隱瞞的秘密了。原本他受人之托,應該要永遠保守這個秘密的,可是在臨終那一刻,他決定還是告訴自己的女兒,因為她有權利知道自己親生父母的事情。
由於當時倪娜的航班已經起飛,手機也關機了,醫院無法及時通知她養父已經去世的消息。等到倪娜剛下飛機,在打開手機的瞬間,就接到了醫院的語音留言,聽完留言的一刹那,她就瘋了一般衝出機場向醫院趕去。
在出租車上,她的腦海裏全都是養父的身影,在她的記憶裏,從小就是她和養父兩個人相依為命的生活著,為了避免後媽可能會做不到善待她,她的養父竟然終生未娶。
所以盡管後來她長大懂事後,知道把自己含辛茹苦養大成人的並不是親生父親時,她並沒有感到難過,因為有這樣疼她的養父此生足以。反而對當初狠心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沒有一點的思念。
當她悲痛欲絕地趕到醫院太平間,看到身體因為腫脹而扭曲變形的父親遺體時,揪心地跪在地上哭了很久很久。
要不是這段期間一直護理她養父的那位護士把她扶出太平間,她也許會一直哭下去。這位護士除了原原本本轉告了她養父的臨終遺言,還告訴她,她的養父住院期間,每次醒來都是長時間用一種最期盼的眼神凝視著病房門口的,之前在交代完遺言後,仍然不甘心地盯著病房門口很久才很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顯然她養父在人生的最後日子裏,是過得多麽孤獨和煎熬,想必他一定是度日如年,無時無刻都在盼望自己能夠回來守在他身邊,陪他一起走過人生最後的日子。
在處理完養父的後事,將養父的房子委托一個朋友照看後,她又去了國外,因為隻有在國外她心才不會那麽痛。也隻有在國外她才能自欺欺人地騙自己,養父還活著,還在國內好好地活著,也隻有這樣她才每天活得不那麽痛苦。
直到整整兩年過去了,她才從失去養父的悲痛中走出來。這兩年來,她隻有拚命工作的時候,才能忘卻痛苦。就算再晚回到家也是常常失眠,即使剛睡著又會夢到養父躺在病床睜著眼睛,伸出手努力召喚她的樣子,每次她都會大聲呼喊著養父從夢中驚醒。
沒能在養父最需要她的時候守在他身邊,讓養父最後的日子過得開心和幸福始終是她心裏的一根刺,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這根刺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尖銳,總是能將她全身刺得體無完膚。
所以她才在兩年後決定放棄國外的優越生活,再次回到了國內。來到了這家養父最後住過的療養院,她想選擇一個和養父年紀相仿的病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病人沒有任何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以此來彌補自己內心深處最大的遺憾,隻有這樣,她今後的人生才能恢複正常,否則她隻會永遠活在痛苦裏。
今天是她正式在療養院上班的第二天,而眼前的這位中年男子就是她善終服務的病人。這名病人名叫良劍英,身世也是極其淒慘。據說曾經也是國外名牌建築學院畢業的高材生,還是二十多年前最年輕的知名建築師之一。
這座舉世聞名的跨海斜拉索大橋就是二十多年前由他主持設計的,可是沒想到在大橋施工期間發生了一次嚴重的質量事故,導致數十名施工工人喪生。
最終查明事故原因是設計缺陷導致的這場悲劇。良劍英作為設計總負責自然是鋃鐺入獄,被判無期徒刑。原以為要在牢裏度過餘生了,沒想到在半年前他被查出得了骨髓癌,除非有人願意捐獻骨髓給他,否則就隻有等死了。
一個當年造成如此重大傷亡的罪犯,又怎麽會得到社會人士地支持和幫助呢。況且骨髓移植的條件非常苛刻,不是隨便有人捐獻就能移植,最好是要有血緣關係的直係親屬,尤其是子女捐贈才能加大手術的成功率。
而他入獄時還沒有結婚,根本沒有孩子,至於他的其它親人在他承認犯罪事實後,都與他徹底斷絕了來往,也就是說,他除了等死,沒有任何希望了。
而他自己心態非常平和,沒有去求任何人,也沒有責怪任何人,也做好了在監獄最終病死的結局。
隻是讓他出乎意料的是,在公安醫院判定他最多還能活一個月時,有好心人出麵為他辦理了保外就醫,並承擔了巨額費用,把他送到了這家全國最好的紫荊花療養院。
把他送到療養院的那一天,倪娜也剛好來到了這家療養院報道,在看了良劍英的資料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為他服務。
一來良劍英的海外學習背景和她相似,能有共同語言;二來他的年齡和她養父幾乎一樣大,長得也有點像,讓她莫名地覺得親切。盡管他還是一個罪犯,但他畢竟也坐了二十多年牢了,也承擔了應有的懲罰,何況現在還有最後一個月可以活了,倪娜也就自動忽略這個問題了。
今天是她第一天為良劍英服務,當她早上陪伴良劍英吃完早餐後,在良劍英地要求下,一起來到了紫荊大橋。既然要陪伴良劍英愉快地度過最後的日子,倪娜自然是盡可能滿足病人的一切合理要求。
畢竟這座大橋曾經就是他設計的,還是他入獄很多年後才建成的,他想親眼看看自己設計的作品完工後的樣子也是無可厚非的。
所以倪娜陪著良劍英從療養院慢慢走到了大橋上,來到大橋後,良劍英先是把大橋仔細查看了一遍,之後就一直就默默地站在欄杆前,遠眺著遠方的大海深處,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