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六脈神劍,仙人之說

字數:8918   加入書籤

A+A-


    保定帝隨即上前參拜“不肖子孫正明祝皇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出家人既不拘君臣之禮,也不敘家人輩行,你一國之君,不必行此大禮,起來吧。”
    段正淳見保定帝直身後待侍一旁,隨即與刀白鳳上前行禮
    “後輩子孫正淳偕發妻刀白鳳為皇爺爺祝壽,願您福壽安康,永享天年。”
    “有心了。”
    其餘人簡單上前祝福一番後自覺退下,隻留保定帝,段正淳夫婦,方丈本因和善闡後高昇泰進屋。
    “我已遁入空門,自無世俗牽掛,無須大費周章操辦壽誕節目,耗人費力之舉就免了,吃個便飯聊些家常足矣。”
    幾人麵麵相覷,知道段思廉本性如此。
    保定帝也沒有爭辯,低眉垂目
    “是,皇爺爺有此吩咐,正明定當遵從。”
    “喚我法號本源。”
    “是”,在場眾人開口應答。
    保定帝又向本源詢問治國要略以及朝堂政治的平衡之術,對方有執政經驗,又年歲不小眼見卓識自然不凡,高屋建瓴的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有些理論觀點讓保定帝茅塞頓開,收獲頗豐。
    保定帝還有意問詢段氏今後發展方向,本源避重就輕不願多談,隨後朝政話題畫上句號。
    也許是聊天喚起了對方的血脈親情,之後便像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暢談起來。
    “吾雖子孫不少,可重孫輩卻遲遲不見動靜,你們想讓我做斷種絕代的無後之人?
    四個孫子,大孫子延慶下落不明說不得,壽輝已在天龍寺出家指望不上他,正明,正淳你兩正值大好年華,身體強健應當發力。
    朝堂公務雖然重要,延續子嗣一事也至關重要不可拉下,你們不希望我抱憾而終吧。”
    “不肖子孫正明日後定當盡力,延續我段家血脈,不辜負皇爺爺厚望。”
    “單是盡力不夠,要記在心上才行。”
    段正淳見保定帝已然表態,他神色一動暫無出頭的打算,低眉垂目不語。
    “是”
    兩人齊聲答複。
    “也不讓你們幾個白忙活,誰能第一個誕下重孫輩,我有重賞。”
    本源見兩人不甚上心,開始循循善誘。
    “功法秘籍,武學指導,甚至是功力傳承都可,你們到時可自行選擇。”
    段正淳心裏一動,有了計較。
    保定帝苦笑不已,有的獎勵不是努力就能拿到的,腰腎好還不夠,得看精子活力。
    他不想在這個傷心的話題上被無意補刀了。
    保定帝打量一番屋內結構陳設,岔開話題。
    “您這屋子裏的陳設家具太過老舊,不日派人來修葺一番,有其他要求和具體裝修計劃您可以提前說,我這邊安排。”
    “你們的好意我明白,屋子粗糙老舊,卻甚合我意。
    鬆木去皮搭建構築,自然輕奢,這些家具雖然沒了新色,但都陪我過了幾十年。
    在我眼裏他們已不是簡單的家具,是可以和我交流解悶的夥伴,豈可輕易更換,不必再費這心思。
    有心的話,把寺裏的塔修一修,完了讓本因師弟帶你們轉轉實地去看一下。”
    “屋子年久失修,遇上刮風下雨,恐有閃失。”
    本源口氣一厲,“你懂個屁,鬆木結實著呢,再過幾十年都沒問題,就算我死了這屋也不會塌。”
    “是正明思慮不周了。”
    一個小沙彌趁此間隙通稟請示,打破氣氛。
    “本源師叔,齋飯已備,是否移步大堂用膳。”
    本源淡淡道,“不必了,午膳就在這裏吃,送點簡單的齋菜過來。”
    “是”
    很快仆從和沙彌進來收拾桌子,不久一桌簡單的齋菜就上齊。
    青菜、豆腐、蘿卜、幾菜雖然清淡卻勝在種類多樣,花紅柳綠看起來也賞心悅目。
    段正淳將一塊炸豆腐掬到嘴裏嚐了嚐感覺美味可口,雖沒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但飯桌上本源和保定帝不開口很少有人說話。
    方丈本因在一旁簡單吃了兩口,放下筷子招呼眾人用餐。
    “諸位覺得寺裏齋飯怎麽樣?”
    “我等今日來訪給寺裏添麻煩了,方丈多多擔待。”
    “不麻煩,招待各位是敝寺之幸。”
    “方丈有需要盡管開口,我們人多眼雜叨擾了貴寺清淨,正明應當為天龍寺盡一份綿薄之力。”
    “保定帝胸襟寬廣令老衲折服,既然陛下如此坦蕩,老夫也不藏著掖著了,厚著臉皮為寺裏求份布施。”
    “但說無妨。”
    “敝寺有五寶三塔、巨鍾、雨銅觀音、證道歌碑和佛都匾。
    三塔為五寶之首,大者千尋塔居中,高二百餘尺,十六級,空心直壁穹窿頂,二小塔高百餘尺南北拱位。
    三塔呈鼎足相立之勢,均為磚石結構,其始建於唐初,至今已有百餘年之久,曆經風雨,日益剝泐。
    三塔地基完好,隻是塔身已多處破損,急需維修與加固”
    本因早有腹稿,一口氣說完盯著保定帝隱含期盼。
    “正明,崇聖寺不但是段氏家廟,更是大理百姓心中的信仰寄托,寺中物產當由皇室維護。”本源開口插了一句。
    “三塔多年未修已多處破敗,實為不該,此次正好出資修葺一番。”
    “是,正明心中有數。”
    保定帝當即表態,本因見此也鬆了一口氣,臉上不禁掛了幾分笑容。
    本源聽到保定帝給了肯定答複,心裏滿意。
    考校兩人武學修煉進度。
    “我大理段氏以武立國,後輩子孫定當弘揚先輩遺誌,勤修武學,你二人一陽指功練到哪一層了?”
    “孫兒不才,資質魯鈍,勤練多年,一陽指功堪堪習到第五層。”
    保定帝也不藏拙,將自己武學境界如實相告。
    “嗯,你雖在帝位,卻不懈怠,武功進度沒拉下,實屬難得。
    我修煉多年還在三層徘徊,近期剛摸到二層門檻,但要突破還得苦練幾年方有一絲可能。
    一陽指功越到後期進度越慢,同樣每進一層,威力也會發生質的飛躍,萬不可小視
    正淳你現在修到幾品了?”
    “回皇爺爺,前日孫兒修煉時有所頓悟,機緣巧合突破至四品。”
    段正淳其實有所隱藏,當日打通任督二脈之時,一陽指功從六品突破到了四品,且是四品中期。
    以他如今超凡天賦相信苦練一段時間,便可突破到三品境界。
    “嗯,不錯,還需什麽?你已練至四品?
    你爺爺我現在才三品,你才多大已是四品,前途不可限量,照這樣修煉下去豈不很快就攆上我了?
    你小子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啊,難得有此喜事,趁我高興,你想要什麽獎勵。”
    聽到段正淳明言已突破四品,眾人無不瞠目結舌。
    五品到四品是個分水嶺,指勁可以外發三丈之外,且功夫威力也不可同日而語,一陽指功的難度逐級增加。
    修到後期難上加難,二品三品已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段正淳還如此年輕,打破前人記錄大有可能。
    所以本源心裏非常高興,決定賞賜他一番。
    保定帝懵了,本來以為他的修煉速度在段氏算前無古人了,不免有些小得意,說的時候才理直氣壯。
    沒想到胞弟不聲不響間,功法比他還高一品。
    “正淳能有今日成就,全仰仗家族提供的優質條件,生於段氏已是天大福分,常心有戚戚,不敢再有所求。”
    本源點了點頭表示肯定,笑著道
    “既然如此,等你想好再來找我。”
    “謝皇爺爺恩典。”
    不久午膳結束,眾侍仆立馬進來收拾妥當後默默退出去。
    “正明賢侄,我帶你們在寺裏參觀一番,順便看看三塔情況。”
    本因邀請保定帝去三塔實地考察,以爭取更多資金支持。
    “正明你們去吧,我想安靜安靜。”
    “是”
    隨後眾人不再叨擾退出屋子,留本源單獨在內。
    很快菩提苑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方丈在前麵領路,與保定帝並列而行,段正淳夫婦、高昇泰、三公四衛以及侍從眾人浩浩蕩蕩跟在其後。
    不多時,方丈的師兄本相、本觀、本參也過來陪同參觀,走到風景秀麗之處都要介紹幾句,很是熱情。
    據《敕賜祖庭少林釋氏源流五家宗派世譜之碑》記載,元代雪庭福裕禪師立下70個字輩。
    “祖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周洪普廣宗,道慶同玄祖,清靜真如海,湛寂淳貞素,德行永延恒,妙體常堅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鑒宗祚,表正善喜祥,謹愨原齊度,雪庭為導師,引汝歸鉉路”。
    供後來的僧人按照順序取法名,從而定輩分的高低。
    三僧與方丈屬第七代本字輩,枯榮禪師是幾人師叔,大他們一輩。
    一行人不多時已到三塔前,隻是隊伍中卻少了一人。
    段正淳剛脫離大部隊,單獨返回剛才離開的菩提苑。
    他一動不動立在木屋門口,盯著前方。
    “門外客人請進。”
    屋內響起本源蒼老的聲音。
    ‘吱扭’一聲屋門大開,屋外刺眼的光亮照的人眼前一暗,隨後漸漸恢複光明。
    本源看清來人,不禁一愣。
    “皇爺爺,我又來了。”
    “你小子鬼鬼祟祟的想幹嘛,不是和你皇兄他們去寺裏參觀去了麽。“本源奇道,”怎麽又回這來了?”
    “長者賜不敢辭,孫兒來領賞了。”
    “”
    “什麽?你想學六脈神劍?”
    “可有不妥?孫兒一陽指功已練至第四品,已達研習六脈神劍的條件。”
    “《六脈神劍》乃本寺鎮寺之寶,大理段氏武學的至高法要,此劍法隻有寺內眾人知曉,段氏俗家弟子未有人知。
    連正明都不知道,你是從何處得知其存在的。”
    “幼時曾聽爹爹說起,傳聞我段氏有一門‘六脈神劍’的武功,威力無窮。
    沒想到是真的。”
    “”
    “段氏先祖留有遺訓,段氏子弟須得剃度出家方可傳授這門劍法,此訓不可違背。
    你年紀輕輕難道就想遁入空門?“
    “您告知我劍譜所在,我去賞析一番自觀自學,不違祖訓。”
    本源見段正淳心性之堅,非一時起意,且應對自如顯然對劍法惦記許久了。
    今日見他小小年紀便修至一陽指四品,答應給他賞賜,其資質不俗給他瞧瞧,倒也無妨。
    不過,這劍法豈是那般隨意練成的,拿出來措措他銳氣也好,以免功力大進便不知天高地厚,小覷天下萬法。
    若有恃無恐,將來不免吃大苦頭。
    “木床的枕邊有一圖譜,你且取來。”
    段正淳知道此事成了,高興之情難以自抑。
    聽後疾步走向床邊,隻見枕邊有一個帛布卷軸,因年深日久,已成焦黃之色。
    “既然你對六脈神劍如此癡迷,簡單給你講講此劍法的淵源。”
    本源見段正淳抱著經卷不撒手,當即道。
    本寺雖藏有此經,說來慚愧,竟無一人練成經上所載神功,隻因這神劍功夫以內力為主。
    同時運使六脈劍氣,轉換如意,需要強勁雄渾的內力支撐。
    當此末世,人間武學衰微,非常人之力所能及,更不可一蹴而就。
    據說上古年間人族正興,武道昌隆,各種奇功異學層出不窮。
    甚有傳說,世間曾有仙人行走,傳下不少仙法道術典藏。
    參透古籍孤本便可摘逍遙長生道果,護身寶術威力奇大能焚山煮海。
    隻是時間逾久,仙法典藏早已湮滅人間。
    六脈神劍並非真劍,乃是一陽指力化作劍氣有質無形,可稱無形氣劍,虛無縹緲不可捉摸。
    如今寺內隻有寥寥幾人的內力達到修煉條件,而且隻修習一條經脈,即一路劍法。
    所謂六脈即手三陰。
    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手三陽。
    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
    共六條經脈。
    六條經脈的劍法由六指發出
    拇指少商劍。
    食指商陽劍。
    中指中衝劍。
    無名指關衝劍。
    小指少衝劍。
    左手小指少澤劍。
    五指之中,拇指粗壯矮短,少商劍縱橫依斜,氣象宏偉。
    食指最為靈活,商陽劍巧妙活潑,輕靈迅速,令人難以捉摸。
    中指長且筆直,中衝劍大開大闔,氣勢雄邁。
    無名指最為笨拙,關衝劍拙滯古樸。
    小指彎曲如鉤,少衝劍忽來忽去,變化經微。
    左手小指細且短小,少澤劍捷緩各半,奇正有別。
    “你手上拿的正是少商劍法圖譜。”
    本源淡淡說了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