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過個好年

字數:9484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2027年1月31日。
    農曆南方小年。
    汕美公交公司管理層剛剛去市裏麵開會回來,每一個人臉上都愁眉苦臉。
    “何總,現在怎麽辦?”
    董事長何靖光一臉無奈:“我能夠怎麽辦?涼拌!”
    總經理張華德也是滿臉無力:“沒有錢補貼了,公交線路又入不敷出,死路一條呀!”
    “今年市財政不是收多了二十多億?怎麽會沒有錢?”另一個管理層非常疑惑。
    何靖光都直接說出了心裏麵的氣話:“嗬嗬,前幾年的窟窿不用填?公務係統的工資不用發?醫院學校哪一個不比公交重要?”
    “老何,注意影響。”總經理張華德趕緊提醒道。
    “嗬嗬…”何靖光都有些破罐子破摔的表現了。
    然而了兩人並不知道,市裏麵確實也非常頭疼公交公司的情況,已經開了幾次會議,討論如何安置公交公司,畢竟市公交公司有兩百多員工,加臨時工大概有600人左右。
    這麽多員工,過年的工資是一個問題,但是問題不大,畢竟由於海陸豐公司的出現,讓當地財政獲得極大的緩解。
    但是後續經營情況,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如果不能解決後續經營問題,那今年就算是補貼了,明年還是繼續虧損,年年虧損,誰都受不了。
    更何況,市裏麵前幾天看到了公交公司的申請,那就是要更換公交車的電池,全市1295輛新能源公交車,有一大半需要更換電池,每一輛公交車的電池更換費用為40∽60萬。
    這筆更換費用為3.25億元。
    過幾年剩下的公交車電池也要更換,還要再拿出三四億。
    顯然這個情況,已經讓市裏覺得難以承受了。
    畢竟現在電池技術還沒有大突破,特別是公交車的電池,使用壽命普遍還是在5∽8年左右。
    這非常致命,現在第一批引進的電動公交車已經到了更換電池的年限,接下來幾乎每兩三年,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電動公交車電池需要進入更換年限,每年上億元的電池更換費用支出。
    加上這些年來,隨著打車軟件、租賃電動單車、共享單車的崛起,同時又因為人口老齡化,而公交車對於老年人是免費的,這些因素疊加在在一起,讓整個公交係統的收入越來越少,支出卻沒有減少多少。
    如此一來,公交係統隻能年年虧損。
    可是現在公交公司也是騎虎難下,之前引進電動公交車的時候有多高興,現在他們就有多難受。
    現在想改回柴油車已經太晚了,那個成本就不是他們可以承受的。
    更換電池又每年都要被割一次。
    基本就是進退兩難,橫豎都是死。
    就在這個時候,市裏麵有人想到了海陸豐公司,便派人過來拜訪江淼,看看能不能引進海陸豐公司的投資,緩解一下公交公司的資金壓力。
    江淼剛剛從書雅那邊的實驗室出來。
    就聽到這個消息。
    辦公室內。
    黎子軒給他倒著茶,而商務秘書劉德明則詳細匯報起情況,包括市公交公司的經營情況,還有需要更換電池的難題,這些情況市裏麵不敢隱瞞,其實也瞞不了。
    一旁的蔣海波眉頭緊皺:“老板,這公交公司簡直是無底洞一個,雖然每年用電才5300萬度電,但電池更換費用卻要上億,26年公交公司才營收7100萬元,員工工資福利加起來,也需要七八千萬支出,每年虧損至少1.2億。”
    江淼喝了一口茶:“德明,你說一下公交公司的詳細營運情況。”
    “好的,老板。”劉德明翻開文件:“公交公司目前營運的1295輛電動公交車,其中大部分公交車為比亞迪k7,保有量1000輛;剩下的295輛,有150輛是福尊電動公交車;剩下的都是麵包車類型的小型公交車。”
    江淼閉目養神著。
    “由於充電緩慢,加上電池性能日漸消退,公交公司采用換車不換人的模式,即一輛車開到電量差不多,司機隨即更換一輛車,加上一部分維修和報廢的車輛,實際上,在全市公路同一時間段內營運的公交車,數量大概在350∽400輛左右。”
    劉德明繼續補充道:“目前公交公司一共營運108條路線,平均每條路線,同一時間段內,差不多有3∽4輛公交車在運行。”
    “也就是說,有一大半電動車是待命狀態?”
    “是的。”劉德明點了點頭。
    江淼搖了搖頭:“怪不得營運狀況如此之差,你查一下k7和福尊的電池容量。”
    劉德明翻了翻文件,抬起頭來回道:“這兩種電動車都采用磷酸鐵鋰,k7電量都在114千瓦時,是最低配版本;福尊8.2電量在120千瓦時左右,兩個車型都標稱可以實現續航裏程240公裏左右。”
    “續航裏程240公裏?每公裏耗電0.47度?”江淼笑了。
    公交車又不是開長途,中間頻繁走走停停,每公裏耗電絕對不低於0.8度,加上每年電池效率衰退,一開始隻能跑140公裏左右,經過七八年的使用,現在估計充滿電,隻能跑六七十公裏。
    怪不得要頻繁換車。
    劉德明繼續說道:“其實公交係統從24年開始,就引進了一套換電係統,投資了六千多萬,但是運行了三年多,也就前期增加了120%的續航裏程,現在又不太行了。”
    蔣海波冷笑起來:“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靠換電換車,公交公司還是死路一條。”
    不過江淼倒是沒有說什麽,而是詢問道:“市裏麵打算如何引入投資?”
    “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將粵運公司持有80%股份全部出售給我們,價格為一塊錢,公交公司交給我們管理和營運,代價就是我們要承擔市公交的全部債務,同時要保證公交係統的正常運行。”
    “另一個方案,就是財務投資,我們注資獲得一部分股份,多少由我們決定。”
    聞言江淼搖搖頭:“拿下80%的股份。”
    財務投資?開玩笑才搞財務投資。
    要麽不投資,要麽就要拿下控股權和管理權,不然公交公司還是那個死樣子。
    而蔣海波卻急了,趕緊勸說起來:“老板,就算是我們使用自己的電,也攤平不了每年1.2億的損失呀!”
    “我知道,但是我有解決方案。”
    蔣海波倒是沒有懷疑老板的話,而是好奇地問道:“不知道老板要如何解決?”
    “書雅前段時間研發了一種電池,蓄電量是磷酸鐵鋰的兩三倍、生產成本則隻有磷酸鐵鋰的十幾分之一。”
    “真的?”蔣海波瞪大眼睛。
    “技術已經差不多開發完成了,過年之後可以開始準備量產。”
    蔣海波直接提議道:“老板,那還搞什麽公交公司?直接開電池工廠不是更好?”
    “海波,要考慮地方影響,而且公交公司可以做實驗,更何況公交公司還有不少地和配套設施。”江淼可不相信公交公司每年7100萬的營收。
    公交站和車身的廣告。
    公交場地的鋪麵出租。
    公交搭乘的收費。
    而且那一千多輛電動汽車,就算是去賣廢鐵,也價值不少錢了。
    實際上,整個汕美市並不需要1295輛公交車,雖然有108條路線,但是很多路線,一天到頭就跑幾趟車,核心路線就四五十條。
    這是典型的經營情況死板和管理問題,現在公交公司不能固守,反而要發起反攻。
    至少要將每天輛公交車一百多塊錢的營業額拉起來。
    隨著海陸豐公司管理層達成一致,收到通知的市那邊,也迅速安排。
    不到三天時間,完成了整個公交係統的交接,海陸豐公司以一塊錢的價格,購入粵運公司持有的80%股份。
    粵運公司也想將這個燙手山芋拋出去,因此才進行得如此順利,畢竟汕美公交公司在他們手上年年虧損,要不是找不到接盤俠,他們早就想跑路了。
    而海陸豐公司購入80%股份的同時,又宣布向汕美公交公司注資2億元,將股份提升到95%。
    這筆錢除了用於償還近7600萬的債務,還有一部分則是給員工發拖欠的工資。
    商務秘書劉德明代表江淼和海陸豐公司,帶著新管理層過來接管公交公司。員工大會上。
    劉德明先聲奪人:“大家想必都知道了,現在公交公司正式並入海陸豐公司,在宣布接下來的管理層更換之前,總公司承諾會給大家補上之前的工資,同時加一個月的工資。”
    啪啪啪…
    會議大廳內,過來參與會議的三百多人,趕緊鼓掌起來。
    同時不少人小聲地交頭接耳起來。
    老司機笑著向工友小聲說道:“今年終於可以過一個好年了。”
    “原來是海陸豐公司收購了咱們公司。”
    “真不愧是海陸豐公司,財大氣粗呀!”
    “嗬嗬,海陸豐公司又如何?咱們公交公司早就不行了,他們估計是看在市裏的麵子,才接了這個盤。”一個老司機一臉冷漠。
    “是呀!”
    “也不知道海陸豐公司可以堅持幾年。”
    “哎!能過一天算一天吧!”
    顯然這些司機都是明白人,汕美公交係統問題一大堆,他們並不相信海陸豐公司可以讓公交公司起死回生。
    “安靜!”劉德明嚴肅提醒了一聲。
    頓時現場鴉雀無聲。
    過了一會,劉德明繼續說道:“公司管理人員會在年後陸續到位,我們近期隻派監督人員、財務人員入駐,但是我醜話說在前頭,以前的事情我們老板不想計較,大家好聚好散,新管理層到位之前,各位是去是留,我希望你們要慎重考慮,畢竟我們公司的管理非常嚴格。”
    緊接著,劉德明便讓隨同過來的監察部副經理,播放了海陸豐公司是如何處理公司蛀蟲碩鼠的相關公告。
    頓時一部分心裏麵有鬼的人,立刻心虛起來。
    而不少知道情況的司機,或者基層員工,則似笑非笑地看著這些人。
    劉德明的意思非常明白,那就是既往不咎,但請他們自動離職,不然後果自負。
    麵對海陸豐公司這種過江龍,這些小蝦米還真反抗不了,他們或許有關係,但肯定沒有辦法左右海陸豐公司的決定。
    要讓公交公司起死回生,內部大清洗是少不了的。
    現在劉德明隻是先禮後兵,如果春節之後,他們不自動離職,那新管理層到位的時候,就第一時間拿這幫家夥開刀。
    會後。
    有人憂心忡忡離開。
    有人則拿著銀行卡,去海陸豐公司臨時派駐的財務室那邊,開始領取之前拖欠的工資。
    過來領工資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基層員工。
    老司機老劉拿了被拖欠了半年左的工資,加上一個月的獎金,一共是三萬五出頭。
    他剛想拿煙抽,才發現自己戒煙了幾個月。
    同樣領到錢的老司機林火州拍了拍老劉肩膀:“老劉,去林埔的大排檔吃一頓?”
    老劉也覺得可以去吃一頓好的,便提議道:“去高文麻魚粿吧!好久沒有去吃了。”
    “好。”
    兩人開著小電驢,路過冷冷清清的信利電子廠,來到了騰飛路的近乎關閉狀態的萬盛針織廠斜對麵。
    停好車,林火林是林埔本地人,看著蕭條的騰飛路,他感慨萬千:“以前這裏每天都被信利電子廠的廠妹擠滿,現在稀稀拉拉,還真是蕭條呀!”
    “別感慨了,老子都快餓死了,下午還要去換班,吃了好回去睡一覺。”老劉急匆匆來到大排檔門口。
    “咦?這不是火林和老劉嗎?好幾個月沒有看到你們了,要吃什麽?”老板高文拿著抹布擦了擦爐灶。
    老劉脫口而出:“老樣子,兩個麻魚春炒粿條,加一盆苦瓜鹹菜麻魚湯。”
    “好嘞!稍等,馬上好。”
    老劉在靠門口附近的桌子旁坐下來,林火林拿了兩瓶玻璃瓶可樂。
    遞了一瓶可樂給老劉,林火林小聲問道:“老劉,你說海陸豐公司的劉秘書剛才會上的話是什麽意思?”
    老劉吸了一口可樂:“什麽意思?就是讓有些人自覺地滾蛋唄。”
    “要開人嗎?”林火林對於這種彎彎繞繞有點想不明白。
    “開肯定是要開的,但是這件事和我們沒有關係,收購協議白紙黑字寫著,要維持公交係統的正常運行,我們都是司機,怕個鳥呀!”老劉一臉淡定。
    “也是哦,反正該滾蛋的人,也是那幫家夥。”
    兩人聊著天喝著可樂。
    不一會,麻魚春炒粿條就上來了。
    所謂的麻魚春,就是海鰻的魚子。
    拿了一碟子豆腐乳加辣椒醬,拌入粿條之中,兩人隨即動筷開吃。
    生意冷冷清清的店裏麵,就老板和他老婆兩個人,比起巔峰期請了兩三個服務員和洗碗工的時候,現在的生意顯然不好做。
    高文擦了擦額頭的汗,坐兩人一旁。
    “火林,你們公交公司聽說都大半年沒有發工資了?”
    咽下一口粿條,林火林拿紙巾擦了擦嘴巴:“是呀!”
    “現在各行各業都困難,電子廠那邊也沒有多少人了。”高文苦笑起來,又給兩人派了兩根煙。
    林火林接過煙,別在耳朵上:“還可以啦!我們公交公司被海陸豐公司收購了,現在我們在江總手底下討生活,日子應該好過一點。”
    “海陸豐公司?他們收你們公交公司做什麽?做慈善嗎?”高文開玩笑起來。
    林火林搖搖頭:“不知道,不過能過一天算一天。”
    “你們工資呢?”
    “海陸豐公司發了,還給多一個月的績效,接下來我要存多一點錢,免得以後喝西北風。”林火林低下頭扒著粿條。
    高文點燃一根煙:“呼…江老板大概是看市裏的麵子,你們確實要省吃儉用一點,以後公交公司能不能開下去,真是一個大問題呀!”
    “是呀!我還兩個孩子在讀書,老劉就好一點,他兒子都大學畢業了。”
    “放屁,別提了。”老劉一聽到兒子,臉上就非常無奈:“我家那小子今年在鵬城更換了三份工作,一年到頭就存了不到兩萬塊錢,我指望他養活,那要喝西北風。”
    林火林笑罵起來:“你兒子還有兩萬塊,我兒子和閨女還在讀書,我找誰說去?要不是我老婆做了一點小生意,這日子還真沒法過。”
    隨著臨近中午,大排檔的客流量稍微多了起來。
    而另一邊。
    還在公交公司總部的劉德明,一個上午時間,就收到了36封辭職信,他沒有一絲挽留的意思,直接大筆一揮,代表公司接受他們的辭職。
    顯然很多人都清楚,海陸豐公司可不是他們可以拿捏和對抗的。
    要是真給臉不要臉,一旦海陸豐公司查老賬,到時候就隻能吃不了兜著走。
    在不到兩天時間內,幾乎70%的管理層都遞交了辭職信,連帶還有十幾個店鋪租戶,也向劉德明提交了申請解除租賃合同的書麵告知。
    劉德明一邊批準這些人離職,一邊從公司調了十幾個管理人員過來,同時提拔了一部分老管理人員和基層員工,成為新的臨時管理人員。
    很快就穩定住了公交公司的正常運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