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晉級
字數:3295 加入書籤
最新網址:戰爭時期忍者的序列升級總是迅速一些的,年僅九歲的舒雲就於戰場上晉了級。
他因為軍功足夠成為了暗部的分隊班長,正要對調回村接受三代火影的親自受命。
這也意味著他和鈴鐺、颶風的小隊要解散了,他們軍功也差不多夠了,將要和舒雲一起回村敘職後轉調到其他地方去。
同他們一同回去的還有在這一年中立下過戰場功勳的忍者,和一部分因傷回村休養的傷員。
他們將在前線副指揮奈良鹿久的帶領下回村接受火影的嘉獎。
最後回村的時間定在了年關的半月之前,於新年前夕,在西部戰局略微平靜的時期,奈良鹿久帶著這些在戰場上表現優異之人出發了。
此時回村也正好能讓這些在戰場廝殺了良久的忍者們回家過個年,順帶著也能把戰死沙場的忍者遺體帶回村子。
這次帶隊回村的奈良鹿久沒用暗部的身份,而是以明麵上前線副指揮的身份帶領大家回村。
據說他們到時候還要從木葉村的大門前通過,接受木葉村民的祝福和獻花。
一路上的行程很是順利,這樣一隊規模不小的忍者隊伍自然沒有什麽不長眼的人敢前來阻擊。
隻是隊伍裏畢竟有著傷員和一些車馬輜重,他們的行進的速率難免受到影響,忍者全速前進三天的路程讓他們一大隊人們晃晃悠悠的走了半個月。
於新年的前三天,他們才終於是看到了木葉的影子,但是他們並沒有立即回村,而是準備在附近安營紮寨修整一晚上。
村子傳來消息,歡迎儀式在明天進行,他們要在明日早上八點左右,和著朝陽準時踏入村子裏接受村民的夾道歡迎。
這就不僅僅是村內要進行宣傳和準備安排,他們也要修整整理好自己的狀態,務必以良好的形態出現在村子裏。
畢竟他們是回村接受嘉獎的,要是一路風塵仆仆灰頭土臉的回去,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吃了敗仗回去的呢。
於是他們與木葉附近安營紮寨,該燒水的燒水該洗澡的洗澡,一個個都把自己的收拾的幹幹淨淨,就連傷員也給重新上藥纏上了雪白的新紗布。
雖然是有些作秀的嫌疑,但是木葉村裏確實是需要一些振奮的信息,而他們作為這次作為木葉的戰場功勳回村接受嘉獎,這無疑就是一次良好的宣傳。
第二天早上5點,天還沒開始放光營地裏就想起了軍號,舒雲起床收拾東西,在整理好著裝吃完早飯他們就列好隊形出發了。
打頭的是作為前線副指揮的奈良鹿久,一路上從來不騎馬的他竟然不知道從哪裏牽來了一匹高頭大馬騎了上去。
他昂頭挺胸的騎著馬,身後緊跟著的是一些久經沙場的上忍,上忍之後跟著緊著的忍族的忍者,再往後就是受傷有功的傷員群體。
舒雲和暗部的夥伴們在隊伍的後延,他們還是戴著麵具穿著黑衣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暗者無名,哪怕是領獎他們也要異常低調。
於清晨時分他們遠遠的看到了木葉的正門,木葉的大門顯然也經過了一番布置。
木質的大門早早的敞開,旁邊的街道也被清掃完畢,平常人來人往的大門此時顯得有些清淨,似乎專門就是為了迎接他們回村而進行了清理。
遠遠見到歸來的隊伍,村子頓時就響起了迎接他們樂曲。
奈良鹿久率先打馬而過,在他身後的忍者們則是排成一隊整齊的長龍,他們將要穿過街道接受所有村民們的獻禮。
當隊伍進門,早有準備的村民們點燃了禮花。
18道巨大的禮花於天上炸開,絢麗的火光在白天也顯得明亮,街道兩邊於禮花炸響時垂下了一條條寫滿祝福的紅幅,有人從樓上撒下鮮豔的花瓣。
隊伍剛剛進村,等候於前方的獻花隊伍一湧而上,把自己精心準備的花朵投入了回來的忍者手裏,街道兩邊還有人簞食壺漿夾道相迎。
忍者們隻要回村都能在第一時間喝到故鄉的水,吃上故鄉的糕點。
此時的木葉村中是一片熱鬧的景象,紅旗招展、鞭炮齊鳴,人們在街邊歡呼著,用盡全力為回來的人送上賀禮。
這是舒雲來到這個世界看到的最熱鬧的一次場景,上次熱鬧一些的景色還是在戰場上的新年裏。
隻是那是雖然也是熱鬧非凡,但畢竟是在戰場上,戰場蕭瑟,少了一些人間的煙火氣。
舒雲也被這熱鬧的場景感染,心情也不由的覺得舒緩,說起來這還是舒雲第一次正大光明的好好打量著這個叫做木葉的村子。
他前麵的視野都被束縛在了小小的地下基地裏,如今看到這繁華的場景不由覺得這個村子確實是有點順眼。
隻是現在是戰爭時期,在這繁華背後卻也有難掩悲涼,舒雲也發現了這熱鬧後的孤寂。
前來迎接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和一些等待丈夫親人們歸來的少女,放眼望去沒多少強壯的男丁。
除了前麵獻花的人群,後麵的隊伍裏還有著許多特殊的身影。
這些人身披黑衣,一手持著白幡,另一隻手裏則是拿著獻花,看起來像是要迎接親人,卻又打扮如同將要去送行。
她們眼神中包含著期盼緊張不安的在歸來的隊伍裏巡視著,看到了熟悉的人便心神雀躍、拍拍胸腹放下了哪顆一直懸著的心。
隨後便脫去黑衣折斷白幡,給歸來的親人送上獻花和熱情的擁抱,臉上綻放的是幸福的笑容。
隻是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那麽幸運,有人等到了想要的答案,也有人的等待注定是個悲劇。
前麵的部隊走過,那些沒有尋到等待之人的大多都是麵色晦黯,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人群生怕有所錯落。
直到最後,在那托運屍體的車馬上看到了熟悉的名才終於放聲哭泣,隨後他們舉著白幡穿著喪服,把那小小的盒子領回了家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