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強留
字數:3588 加入書籤
明夜挨個蓋完了章子,就有些無聊的把腦袋趴在桌子上看明帝批閱奏折。
他的腦子裏想的都是自己看到的,彈劾太子的那個奏折。
其實,現在他倒很想見一見裴書臣,但是,現在可沒有什麽機會。
現在明夜一直都在明帝寢宮住著,又正值現在這個時候,如果明夜說要編纂典籍也不是一個好的理由。
文官彈劾太子,大多數還都聚集在直隸部分,以那位被打死的官員周邊為一個圈子,彈劾的暫時隻有這些人。
消息傳不了那麽快,朝中的文臣們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知道。
明夜看到的就是一份聯合上書,基本上就是那位被太子處死的官員,周圍大約是**個直隸所屬的官員們在一起聯合上書。
也是因為知道朝中幾個比較得寵的皇子,除了明夜都為庶出,所以,大家彈劾起來也才更加隨意。
因為不管哪位皇子繼位,都是陛下的親子。
對於皇後也沒有什麽影響。
明夜其實也在心裏想過,明帝會怎麽處理太子。
但其實在他心裏倒覺得這一次在他這裏有辦法可以撼動太子在明帝心中的地位。
“無聊了?雖然你這邊大部分的編纂都被借調走了,不過裴書臣還是在的,朕記得你以前也沒看過多少書,對於咱們大乾的曆史或者對於漢隆聖德皇帝知道的都不算太多,叫裴書臣進來與你講講吧,就在旁邊給你擺張桌子,朕也看看你學習的時候是個什麽狀態。”
明夜邊思索,一邊也有點在點豆豆的狀態了,也是因為沒有什麽事兒,他就有點想瞌睡。
就在他的頭快要撞到桌麵的時候,腦袋忽然被明帝托了起來。
也正是瞌睡遇到枕頭,明帝居然主動說讓裴書臣進來給他講書,明帝一定不知道裴書臣會主動靠在他這裏,並且,已經成了他的盟友。
很快,就按照明帝的吩咐,書房裏有了明夜的小桌子,裴書臣也帶著典籍過來講學。
“七皇子,您上次托老臣給您尋得字帖已經帶來了,隻是篆書隸書過於工整,您作為文壇新秀,還是草書更適合您。”
說著,裴書臣便把手裏的字帖遞給了過來伺候的小太監,不是清貴,是守在門口攔了明夜一道的那個,秦天財,白天也徒弟。
這東西必定會被檢查,明夜知道,裴書臣也知道,所以,兩個人都不會蠢到用字帖傳信。
在這之後,秦天財也一直站在明夜身側,伺候筆墨,一直聽著兩個人談天說地,從漢隆聖德皇帝聊到了山洪之後的賑災轉移。
聊的一直和朝政息息相關,卻又半點不碰時政。
在這中間,基本上是裴書臣指點明夜的時候比較多,畢竟裴書臣有那個閱曆,而明夜確實跟明帝想的差不多,就是在寫詩方麵知道的多一些,其餘的懂的確實不多。
明帝也時不時的朝著明夜看一眼,每一次看過去,明夜都是笑著的,好像比起和他一起,快樂多了。
也與之前差不多,明夜雖與他共枕了幾日,但每天也都是小心翼翼的,如果他的腿好,能夠自己行動,恨不得跪在他的床角,默默的守夜。
是夜,明夜再次與明帝一起共寢,明夜這幾天下來也已經習慣了。
明夜躺下,就自動靠著腰力慢慢的挪到角落裏縮著,不與明帝接觸,也是奇怪,明帝這段時間一次後宮都沒進過。
“明日,張揚一些,繼續你的狀態,烏斯藏的使臣這次送過來幾個姑娘,有個次仁洛桑,有個入鄉隨俗的名字,索雲微,是烏斯藏一位小將軍的庶妹,朕給你看過了,長得也還可以,已經送到你的明華堂,給你做侍妾。”
“也算是彌補之前讓你收了樓蘭那兩位格格吧。”
上一次,給明夜挑選格格的時候,明帝太過於不在意,所以,他這次給明夜挑選侍妾的時候就格外在意了起來。
美貌是一等一的,人也是他特意見過的,如果不是送來的時間不巧,這位也是能當格格的。
明夜實實在在的把這話聽到了,他麵上沒有太多笑容,也沒有驚喜,就隻是轉頭,認真的說了一句
“多謝父皇。”
“讓你在朕的寢宮多住幾日,也是怕再有邪祟來犯,等明日各國使臣辭行之後,就送你明華堂。”
“多謝父皇。”
剛剛的明夜,根本沒有任何開心之色。
現在一聽說要送他回明華堂,臉上的開心那是抑製不住的。
也讓白天就有些受打擊的明帝,心裏有些更不舒服了,這孩子打小便不跟他親近。
“說送你回明華堂就這麽開心,若朕現在收回成命,還叫你住在這裏呢?”
明帝是故意的,他剛說完就看見明夜這裏垮下了小臉。
看著明夜不高興的眼神,他也更能確定他的判斷,這孩子就是不願意和他親近。
明夜也被明帝這忽然改變的提議,搞得愣了一下。
不過他並沒有就此被困住,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宴會之後,還是沒有辦法回到自己的明華堂,那麽裴書臣就會帶領一陣朝臣好言勸組加上彈劾他。
總歸還是會讓他如願的。
他也並沒有跟裴書臣商量過,不過,這就是裴書臣本身的性子。
他是要與裴書臣為友,但並不會讓裴書臣每件事情都聽從於他,不管他是錯是對。
首先,明夜就不喜歡這樣。
還有,偶爾一次正當的場合也能更讓明帝清晰裴書臣的立場。
就算是裴書臣作為宮中編撰,又或者說裴書臣作為大乾文臣之首,這段時間走的和明夜近了一些。
但是他不會站在明夜這裏。
“父皇想要留著兒臣,那兒臣就留下好了,想必兒臣留下過不了幾日,後宮妃嬪各家的父皇兄長就要上折子彈劾您了。”
“您每日裏都與兒臣待在一起,說是過度寵愛也是可以的。先是後妃們的父親兄長彈劾,如果您還不聽,還讓兒臣住在您的寢宮,那母後就該教訓兒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