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字數:3236   加入書籤

A+A-


    一連幾日,一行人的路程都極為順利。
    為首的正是趙和的馬車,他坐在馬車中看著輿圖,算著馬車的行伍速度,不走夜路,是以夜晚約莫會在太平鎮歇下,再算算日程,約莫還有四日就到京城了。
    心中正是期待著與賀欣的重新相聚,就聽見外麵傳來一陣喧鬧,馬車停了下來,趙和蹙眉,掀開車簾,隻見烏泱泱的一大群人跪倒在馬車前。
    “主子,前麵這些人自稱是附近的村民,想要尋郭羲公子告狀的。”
    趙和不解:“告狀當是找地方官,找一位隻有秀才之名的公子有何用?他身上又無官身。”
    後麵的郭羲等人也發現了情況不對,郭羲與賀將軍走上前:“這是怎麽了?”
    不遠處參差不齊的哀求聲逐漸入耳,小兵的解釋也適時地跟上。
    郭羲見百姓們手中皆無利器,又望向他們的粗布麻衣,黝黑的皮膚,,心中對他們的身份更是確認了,便朝他們走去:“你們為何要找郭公子?”
    為首的農婦見是一個俊俏公子,周身氣度不凡,一瞧便是個書生,便開口:“草民是附近田家村的村婦,亡夫是田家村的裏正,今日找郭公子是想要求他為我們主持公道,那太平鎮上的官老爺簡直欺人太盛!”
    郭羲一怔,雖然他近來確有在村莊曆練,為不少村子的百姓處理過冤情,可是若是涉及告官老爺的還從未處理過。
    而且這裏距離永安縣下麵的村子也有六日之久了,他的名號又怎麽會如此快地傳到了這裏?
    為首的農婦見郭羲沒有接話,反而是一臉疑惑,又繼續哭喊:“公子,請你前去通報一聲郭公子吧,他定能為我們主持公道。”
    郭羲:“官老爺如何欺壓你們了?”
    農婦:“三年前年景不好,官衙本應發放一定數量的鎮濟糧,可是官老爺他貪了大半,也因此我們村死了大半人。這也就算了,今年瞧著是一個豐收年,本以為村裏的百姓能夠過上一個好年,可是那鎮上的官老爺為了一己私欲,居然同我夫君和村長說,要我們今年多收每戶兩成的糧食,以入他的私庫。”
    聞言,郭羲的眉頭緊皺,趙和也不知何時來到了郭羲的身後。
    “草民夫君不從,那官老爺便以全村下半年的生計要挾他,最後把我家夫君逼死了!”農婦說到這裏,掩麵哭泣。
    村子中的百姓雖是以種田為生,但是在農閑之時家中空閑的勞動力都會前往鎮子中尋求謀生,販賣些小玩意或者到酒肆等地方做些散工。
    可若是鎮官刻意刁難這些百姓,隻需通知鎮中的各處的管事,那些百姓便失去了
    趙和沉聲道:“你所說是否屬實,可否有人作證?”
    農婦哽咽,望向明顯貴氣逼人的趙和,正欲喊其為郭公子,又想到鎮上的官老爺都沒有如此氣質,定不是郭公子,便指著身後的眾人:“大人,他們都是我們村子的,皆可為我作證。”
    身後眾人七嘴八舌道:“我是裏正隔壁的,那天他們說話我聽到了。”
    “可不是,裏正向來對我們最好了,聽到”鎮官要挾,還為我們爭取。”
    “對啊,隻是鎮官逼得愈發狠,說是若是不能讓全村百姓同意多交兩成,就尋個由頭將裏正他們關起來,打個半死不活再扔回來。”
    ……
    趙和將百姓口中的拚湊起來,心中對事情有了大概的了解,揮了揮手,身後的小兵立即取來紙筆和印泥:“你們的事情我知道了,隻需在這裏寫上你們的訴狀,並在紙上簽字畫押即可,剩下的事情我自會解決。”
    農婦看著趙和有些猶豫,這位大人到底是誰,說出來的話是否會誆他們,若是這位大人要了他們的名單之後轉頭便朝鎮官告狀那可如何是好?
    郭羲適時地站出來:“我正是你們想要找的郭公子,這位大人說的話諸位盡可放心。”頓了頓,又道:“隻是,不知道你們是從何得知要尋我告官的?”
    農婦看著郭羲,心中再三對比,發現與聽來的傳聞對比發現基本不差後才道:“三日前,在咱們這些境遇相似的村子裏都流傳著您的傳言,說是隻需找到你,定可是萬事大吉。”
    郭羲微微頷首,這件事情或是沛林授意的。
    他不過一介書生,還僅僅是一個秀才,即使身後靠著驃騎大將軍,也並不能替代所有的百姓處理冤情。
    而方沛林的祖父雖然已經退了下來,可是在朝野之中還是有著不少的影響力,若是蜀王一行人從邊境動身回京,他們必然會收到消息。
    再經過計算,定是能夠知道蜀王最後能夠與他一道前往京城。
    趙和示意郭羲跟著一同上馬車:“貪墨案牽扯甚廣,想來也不是你主動提出解決。”
    郭羲瞬間明白其中之意,將齊王的來信與方沛林的事情一並說出,又道:“隻是不知王爺如何看這一件貪墨案?若是將這些官員一網打盡,新提拔上來的一定是清官麽?會不會又重蹈覆轍呢?”
    趙和沉默不語,這些事情是必定的,有些事情不是人所決定的,是位置所決定的,一旦在那些位置久了,很難不動心,且為了合群,坐在位置上的人即使一開始保持著初心,後麵也很難不動搖初心。
    良久後道:“你還記得三年多以前你同欣兒為了讓陛下徹查貪墨案所做的策論嗎?”
    郭羲愣住,那策論雖說是同二姐一同所作,但是時日已久,他早已忘記了大致內容。
    趙和見郭羲的反應,解釋道:“策論中其實有一個很好的建議,那便是建議每隔幾年便要定期打壓貪墨的官員,以防止貪腐的嚴重程度達到致使百姓難以生存的地步。”
    見郭羲還是一臉木然,便知曉這一條或是欣兒所寫,思及此,心中微酸,三年未見,不知欣兒如今已經長成什麽模樣了,是瘦了還是胖了,高了沒有?
    喜歡農家二姐的誥命之路請大家收藏:()農家二姐的誥命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