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確定目標

字數:3836   加入書籤

A+A-


    武川鹽行位於江都城東武勝橋,麵前的江都縣繁華熱鬧的東大街,背後是漕河,鹽行占地約五畝,店鋪內沒有倉庫,也沒有店堂,雇傭了二十幾名小管事,每人負責三個縣城,包括補貨、調貨、收錢,另外還倉庫主事,貨運主事,以及跟單夥計。
    上麵是兩名大管事,管理著整個鹽行的運轉,但最上前卻是鹽行的真正的主管,元文真。
    元文真是洛陽少尹元師都的兄弟,年約三十餘歲,身材高大強壯,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頗有頭腦,考慮問題冷靜理智,他作為關隴貴族的代表,在江都郡創立了武川鹽行,同時效仿蕭夏,直接將鹽賣給百姓。
    武川鹽行賣的依舊是粗鹽,每斤隻要五文,這個價格比二十文每斤的精鹽低了很多,還是很吸引最底層的百姓,生意也非常不錯。
    元文真當然也想賣精鹽,精鹽的利潤要豐厚得多,一鬥粗鹽的獲利是五十文,而一鬥精鹽的獲利高達一百九十文。
    隻是元文真很擔心,他們賣精鹽會遭到蕭夏強力反製,他便將他們已經煉製好的一千五百石精鹽,以每鬥百文的價格賣給萬、曹、於三家,如果他們能順利賣出精鹽,不被蕭夏反製,那麽元文真也就同時賣精鹽了。
    這時,大管事唐宇匆匆走到堂下,抱拳失禮道:“啟稟公子,發生了一件蹊蹺之事?”
    “什麽蹊蹺之事?”元文真走上前問道。
    “我們的一名船頭失蹤了!”
    武川鹽行目前有七支船隊,每支船隊的船老大便是船頭。
    元文真眉頭一皺,不解道:“失蹤是什麽意思?”
    “從前天晚上到今天,船頭就一直找不到,我們要運貨也隻能安排臨時船頭。”
    元文真不耐煩地擺擺手,“他大概呆在哪家妓院不想出來了,不要管他,換個船頭就是了,以後這種小事情不用向我稟報。”
    “卑職明白了!”
    大管事轉身要走,元文真又叫住他,“我讓你問萬家,他們的鹽店什麽時候開張?”
    “卑職已經問過了,明天上午,在江都縣先開三家,萬、曹、於各開一家。”
    “我知道了,去吧!”
    大管事匆匆去了,明天上午就知道答案,元文真心裏充滿了期待,同時也充滿了擔憂。
    入夜,蕭夏正在書房裏看書,小青出現在門口道:“殿下,李大姐有急事求見!”
    “她現在人在哪裏?”
    “在內堂,正和夫人說話呢!”
    蕭夏起身,快步向內堂走去,不多時便來到內堂,果然看見李鹿鳴在和妻子崔羽說話。
    看見蕭夏進來,李鹿鳴連忙起身行一禮,“這麽晚,打擾殿下了!”
    崔羽笑了笑,起身坐到一旁,把主位讓給丈夫
    蕭夏坐下問道:“你說吧!什麽急事?”
    “我們找到了對方的精鹽煉製工場!”
    蕭夏大喜,連忙問道:“是怎麽找到的?”
    “就是給萬家運送精鹽的船隊,卑職找到了船隊的船頭,根據他交代,對方煉製工場和倉庫是在一起的,在海陵縣黃橋鎮,緊靠長江邊。”
    蕭夏想了想又問道:“那是誰的精煉工場?”
    “原本是萬家的工場,但估計很快就會歸武川鹽行所有,就像船隊一樣,原來也是萬家船隊和曹家船隊,前兩天就被武川鹽行強行拿走了。”
    “現在還不是武川鹽行吧!”
    “船頭聽說雙方正在談!”
    蕭夏沉吟片刻,便從懷中取出一麵金牌,遞給李鹿鳴道:“你去找尤俊達,讓他派五百騎兵和你們一起趕赴黃橋鎮,今晚連夜把精鹽工場徹底摧毀,倉庫裏的精鹽全部扔到長江裏去,但粗鹽不要動,倉庫也不要燒,如果對方有武士反擊,那就好好收拾他們!”
    “遵令!”
    李鹿鳴接過金牌匆匆走了。
    崔羽在一旁笑道:“好像夫君最近兩個月一直在忙鹽的事情?”
    蕭夏微微笑道:“我想做很多大事,比如增加采礦量,增加銅鐵冶煉,建立畜牧基地,維修戰船,我還想在府兵中建立一支準募兵,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錢,但朝廷不會給我,那隻能自己想辦法!”
    “所以鹽就是最好的辦法?”
    蕭夏點點頭,“賣鹽來錢最快也最豐厚,一年有上百萬貫,恰好江都是天下四大產鹽區之一,有充分的條件,唯一麻煩的是,我是要從關隴貴族手中奪食,我盡量不翻臉,但得罪他們肯定不可避免了。”
    “他們會不會刺殺夫君?”崔羽想起了太子,心中著實擔憂。
    “很有這個可能,所以我要加強防衛,在內宅部署上百名女護衛,在外圍部署軍隊,把這些安排妥當後,我才會進京!”
    四更時分,郎將辛濟率領五百騎兵和兩百名武士一起趕到了海陵縣黃橋鎮,這裏緊靠長江,而萬家修建的精鹽煉製工場正好就在長江邊一個天然凹陷處,修建了碼頭,之前武川鹽行的船隊就是從這裏將一千五百石精鹽運到萬家的鹽庫中。
    船頭的失蹤就是信號,可惜無論武川鹽行的大管事,還元文真都沒有重視,所以才導致精鹽工場毫無防備地被偷襲了。
    幾百名勞夫和三十名武士跪在工場外的空地上,手放在頭頂,李鹿鳴親自率領兩百名武士衝進工場,將堆積如山的過濾布一把火燒掉,幾百個過濾大木桶、鹵水沉澱池,熬鹽大坩堝等等,統統被鐵錘砸得粉碎。
    按照晉王的指示,倉庫沒有被燒毀,成品精鹽全部扔進了長江,隻剩下幾千石粗鹽沒有動。
    這就是留給關隴貴族的警告,你賣粗鹽沒事,但絕不允許賣精鹽。
    黃橋鎮鹽場被毀是半夜四更時發生的事情,傳導到江都縣,至少要到第二天下午了。
    但就在第二上午,江都縣的三家精鹽店也開業了,敲鑼打鼓,張燈結彩,看熱鬧的人圍得裏三層外三層,店門前還貼出布告,前百人每人十文錢一斤,每人限購一斤。
    這個消息讓店鋪前排滿了長隊,每個人都笑逐顏開,前麵百姓占到了便宜,萬家、曹家和於家的人也同樣笑得合不攏嘴,居然排出了兩裏長的隊伍。
    但這種喜悅的氣氛不到一個時辰便消失了,店鋪鹽賣完了,補鹽的大車卻遲遲未到。
    坐在對麵酒樓裏查看情況的元文真心中一沉,他忽然有一種不妙的感覺。
    元文真很快得到了消息,存放著一千五百石精鹽的萬家鹽庫被江都郡官府查封了,原因是他們沒有交稅,需要從八年前開始補稅。
    鹽稅這把鋒利的大刀終於在最關鍵的時刻從頭頂上落下來了。
     本章完